汉武大帝讲解完整版(汉武大帝)

汉武帝 刘彻 前141即位,在位54年 年号建元(前140---前135)、元光(前134--前129)、元朔(前128--前123)、元狩(前122--前117)、元鼎(前116--前111)、元封(前110--前105)、太初(前104--前101)、天汉(前100--前97)、太始(前96--前93)、征和(前92--前89)、后元(前88--前87)

汉武大帝讲解完整版(汉武大帝)(1)

刘彻(前157--前87年),景帝第十子,初封胶东王,其母为王皇后。前150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时年7岁。前141即位,时年16岁。汉武帝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杰出的君主,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治理使汉朝成为与西方罗马帝国相媲美的东方最强大的国家。他还开辟了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两千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即位后,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6年后病逝),尊母王皇后为王太后。汉武帝是一名具有双重意义的幸运儿。第一重幸运即是“女权之战”这一与他毫不相关的现象,却把处于不利地位的他送上皇帝的宝座。第二重幸运则是他成为汉国力最充实时期的皇帝。而他巧妙利用了这双重幸运,开发西域,讨伐匈奴等,汉朝的威仪震慑了东亚,获取了前所未有的版图。即位初年,汉朝仍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其中最难处理的是诸侯坐大、豪强横行和匈奴犯边三大危机。首创年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奠定中华2000年帝制格局。然而,他又迷信方术、穷兵黩武,几乎将汉王朝推到崩溃的边缘。统治期间,进行大刀阔斧地厉行改革,政治上废藩置县,打击豪强,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尚书台在这一时期出现),采用内外朝制及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酎金夺爵”),平定三王(江都王、淮南王及衡山王)叛乱。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削弱割据势力。后又以诸侯献上的黄金成色不纯为由,取消百余位列侯的爵位,即史书上所称的“酎金失侯”事件。设十三郡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京师七郡另设司隶校尉监察,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思想上独尊儒术,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将“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这是一个影响后世两千年的重要决定,其实质为“外儒内法”治国理念),中国文化主干确立,“万岁”也被儒家定于皇帝一人。从此,“万岁”成了最高封建统治者的代名词。采用法术、刑名,使用酷吏加强统治;教育上建太学、立乐府,广开用人之路,前124年,刘彻接受大儒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正式建立太学,专门研究学术,传授学问,是帝国的最高学府。这是世界教育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经济上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和场输平准等措施,并打击富商大贾,实行“代田法”,移民西北屯田。前119年,汉武帝连续出台了四项暴政,即:发行白鹿皮币、推出白金三品、发动算缗告缗运动、启动盐铁官营(前119年,武帝接爱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在桑弘羊主持下“笼盐铁”,宣布盐铁官营,以盐官、铁官来管理,实行专卖。)。前113年,汉武帝更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所谓上林三官是指设在上林苑中的水衡都尉下属的三个机构(钟官、技巧、辨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国家造币厂,下令铸五铢钱(亦称“上林三官钱”),成为唯一合法货币, 汉朝规定“三官钱”为中国通行的统一货币,旧时的货币一律作废。五铢钱沿用了七百多年,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最久的货币;军事上东征西讨,远击匈奴,吞并朝鲜,用卫青、霍去病为将进击匈奴,屡次大败匈奴,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外交上凿空西域,开启中西交流丝绸之路,并先后以两位公主刘细君、刘解忧和亲西域大国乌孙,达到离间西域和匈奴关系,进而联络西域的目的。建元三年(前138年)和元狩四年(前119年)两派张骞至西域,加强对西域统治和经济文化交流。元鼎六年和元封元年之际,在东南和南部沿海设立十个郡。元封二年,将西南夷纳入版图,设立了七郡。这一系列的措施使秦制变为汉制,化夷狄为华夏,成功地完成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型,为今后的中华帝国奠定了万世基业。在他晚年也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对外扩张、个人的奢侈、用法的严苛,使得国库空虚,社会矛盾尖锐,人口减半,使得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衰落。另一方面,汉武帝与太子刘据之间因个性及治国理念的差异潜伏着矛盾,加之武帝晚年身体不好,于是奸臣江充从中挑拨,认为是有人利用巫蛊作祟,酿成了“巫蛊之祸”。最终,戾太子及卫皇后自杀,卫氏均被诛杀,唯一的幸存者仅有太子之孙,汉武帝的曾孙,即后来的汉宣帝。是继秦始皇后又一位千古一帝,人们往往把汉武帝的功业和秦始皇相比,史称“秦皇汉武”。武帝时期全国人口总数,大致在3000万-4000万之间。前130年,为后11年的陈皇后(陈阿娇,馆陶公主之女)于秋七月乙巳日以惑于巫祝被废于长门宫。前128年春,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三月甲子被立为皇后(汉武帝立其为皇后前大赦天下,而自卫子夫之后,大赦天下立皇后也成了汉家制度)。前122年刘据被立为皇太子。前117年九月,霍去病(卫青的外甥,卫青的二姐卫少儿之子)去世。前116年,馆陶公主(名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窦太后之女,称窦太主,嫁给世袭堂邑侯(食邑1800户)陈午为妻。)去世。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封禅,先在梁父山祭地,到泰山东麓祭天,又到泰山山顶第二次祭天,到肃然山再一次祭地,完成封禅仪式。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去世。前91年,江充等人制造的巫蛊案牵连到太子,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因牵扯在内、不能自明而自杀。征和三年(前90年),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夫人之兄)与亲家丞相刘屈氂密谋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前89年,桑弘羊等人上书于西域轮台驻兵防备匈奴、控制西域。汉武帝刘彻此时不但拒绝了,而且还出人意料地下诏发布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轮台罪已诏(第一次皇帝下诏承认错误罪已并加以更正,个人认为评这一点足以成为千古一帝),其核心内容为“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田千秋做了武帝朝最后一任丞相,封富民侯。对其前期的一系列政策进行调整,国策由对外战争转为对内进行调整。为提振经济,武帝将铸币、盐铁收归中央管理,加强农业生产,实行和籴法,开凿白渠,并创立均输、平准政策,统购统销,干预物价,与民争利,加强国家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此一系列政策使汉朝得以避免步入衰败。前87年,病重中的汉武帝刘彻为求康复,下令大赦天下,长安官狱中的死囚尽数获释,当时牢房中年龄最小的死囚只有4岁,即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汉宣帝),并恢复了这位命途坎坷的曾孙的皇室宗籍。前87年二月乙丑日,刘彻下诏立刘弗陵为太子,翌日以霍光(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为大司马大将军(首辅大臣)兼尚书事,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匈奴贵族,休屠王之子,被汉武帝赐姓金)、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汉武帝经济政策主要助手)为御史大夫,受遗诏共辅少主。第三天(丁卯日),汉武帝病逝于五柞宫,享年71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帝”,庙号世宗。有六子,其中次子齐怀王刘闳早逝。前88年正月,昌邑哀王刘髆(其母为李夫人)去世,谥号“哀”。刘髆有子刘贺,汉昭帝去世后当过二十七天皇帝。后世一位学者评论:中国之教始于孔丘,中国之政始于秦始皇,中国之境始于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雄才大略也是最为好大喜功的皇帝。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的政治上的大一统,而汉武帝是继承这个政治上大一统的同时推进经济上的大一统。 “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 “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汉武大帝讲解完整版(汉武大帝)(2)

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讴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册立为皇后。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于是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刘据长大后,武帝除了派德高望重的太傅辅导他学习《觳梁春秋》、《公羊春秋》外,还为他建了一座苑囿接待宾客,称为博望苑。皇太子的确立,自然更加巩固了皇后的地位,因此,卫皇后的荣宠也达到了极点。然而,作为宫廷妇人,随着容颜的衰老,卫皇后受宠程度也在逐渐下降。元朔元年后,卫子夫在汉武帝面前的宠幸地位被王夫人所代替,之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夫人、赵婕妤(钩弋夫人)。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至此,母仪天下38载,陪伴汉武帝49年的卫皇后溘然长逝。卫皇后自尽后,葬于覆盎门外、长安城南的桐柏亭。其曾孙汉宣帝即位以后,原地改葬卫皇后,追赠谥号为思后,宣帝仿汉文帝追尊其外祖父母的旧例,为曾祖母设置陵园及三百户人家,并设周卫供奉守护。其陵园亦因此称为“思后园”。卫子夫为武帝皇后38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在位第一长的是明神宗王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自谥号的皇后,自她之后,历代皇后在丈夫的谥号之后也开始有了形容自己的独立的谥号。育有三女一男,其中只有卫长公主及卫太子刘据因母姓“卫”可确定由其所出。卫子夫一生恭谨克己,尽心尽力执掌宫掖数十载,令其夫汉武帝得无扰于省中琐事,为开创汉武盛世减轻了负担。其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则在汉匈战争中做出伟大贡献。卫子夫的出现也将卫青、霍去病、霍光引向历史舞台。武功则卫青霍去病抵御匈奴内侵、拓宽汉朝版图。文治则霍光佐八岁幼主,废昌邑昏乱,立孝宣中兴,匡国家,安社稷。卫子夫一生虽未插手政事,然因她所兴之人却对孝武、孝昭、孝宣三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及深远的影响。卫长公主(当利公主),卫子夫之长女。是武帝最宠爱的公主。封地当利为盐邑,非常富有,是西汉所有记载封地的公主中唯一受封盐邑的公主。卫长公主长到婚配之龄时,武帝将她嫁予西汉开国功臣排行第二的平阳侯曹参之后,时袭侯爵的曹襄。

年号,作为华夏历代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自汉武帝登基后首用“建元”来纪年以来,直至宣统退位,年号的使用在历代从未间断。年号实在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在位合法性的重要标志。年号具体的文字选择,往往表达了在位帝王对于国家未来走向的美好愿望。

古代多数时间里,中国是分权的社会,有“治统”和“道统”之分。皇帝掌握治统,读书人掌握道统,即:“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其中,读书人群体的最大代表就是“孔家王朝”!孔家王朝虽然没有一个实体,但孔子的儒家思想、先圣地位和读书人中的巨大影响力,决定了孔家王朝的存在!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开始了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开始统治了中国!每一个新王朝,都会册封孔子后裔,最典型的爵位是衍圣公!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北宋年间,终于1935年。前195年,刘邦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

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和征辟,与考试相结合,伴以比较严格的选举法令,如果政治清明,政府还是可以选拔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汉武帝正式确立察举制,在他统治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有所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财家、科学家和文学家。毫无疑问,这种选官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宰相公孙弘、政治家晁错、思想家董仲舒,都是通过察举脱颖而出的。但是,到东汉后期就变形了,走样了,在荐主与被荐人之间形成一种名为“门生故吏”的特殊政治关系。被荐人靠走权贵的门路爬上去,爬上去后再对荐主报恩。于是培植私人势力成为目的,至于所荐者是否真是人才则不管了。因而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到了魏晋时期,随着士族势力的兴起,出现了门阀士族政治。

汉武大帝讲解完整版(汉武大帝)(3)

前194年西汉疆域

汉武大帝讲解完整版(汉武大帝)(4)

前89年西汉疆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