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民间风俗(锡山区民间习俗)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闽北民间风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闽北民间风俗(锡山区民间习俗)

闽北民间风俗

  • 无锡风俗称正月初七为人日,初八日为谷日,初九日为天日,初十日为地日。人们常以这四天气候的阴雨天晴来预卜一年的灾祥。正月初九日,民间相传为玉皇诞辰,故称天生日。这天早晨家家吃糢糕,并把第一碗糕供在厅堂的长台上(所谓“天前”)。这一天洞虚宫玉皇殿(在今市老图书馆处)有朝天典礼,名“斋天”,也叫朝天会、朝王会。到时无锡各庙都得前来朝贺,从正月初八夜晚起,一些相信迷信的老妇就来坐夜念佛。这些陋习在民国以后即全部废除,这天又相传是吴泰伯的诞辰。一年一度在梅村举行泰伯庙会,近几年每年前来赶庙会、节场购物游览的常在十万人次以上。二月初二,称梅日。早晨吃糢糕,名“撑腰糕”,传说吃了可治腰部酸痛。农村习俗在这天用红纸做成圆封套在梅树上,认为假使不这样,梅花树要气死。又传说这一天是土地公公的生日,这天在西乡有秦巷(在石塘湾乡)的庙会、节场,如今每年参加的人一般也有三、四万人左右。二月十二日,民间传说是百花生日,称“花朝”(也有称二月十五日为“花朝”的)。这天人们在花卉树上都用红纸贴上,称为“赏红”,以祝草木花荣叶茂,生机勃勃。无锡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气候晴朗,则百物丰收,所以谚语说:“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二月十五日,无锡各乡在这一天常有采茶灯等文娱活动,俗称“掉采茶”。以惠山和北乡士桥等为最盛。无锡谚语有“二月半,采茶看”说法。二月十八日,俗称这一天为马和尚过江的日子。马和尚是一个凶神,如吹北风,马和尚到江南,江南就要灾荒。假使吹南风,则马和尚到江北,江北则有灾祸。所以民间常以这一天的风向来占卜当年丰收与否。二月十九日,传说为观音菩萨生日,又说六月十九日是观音成道之日。无锡民间妇女在二月、六月、九月三个月中自初一到十九日都吃紊斋祭,俗称“吃观音素”。二月十九日南乡新安镇静慧寺有庙会、节场。二月中还有惊蛰节,相传这一天听到雷声响则年岁丰稔,所以谚语有“源蛰闻雷米似泥”之说。假如,未交惊蛰就打雷,则年成不好,要歉收,以后的气候也会阴阴湿湿,所以谚语说:“未蛰先蛰,阴湿一百甘日”。四月初八日,旧时无锡各寺院在这天皆举行传经会,传经对象以妇女为多,所以这天传经寺院也以尼庵为最盛。其中最著名的寺院是西乡的华藏寺,东乡的衹陀寺。每逢四月初八日,这两地的居民,也都家家置办酒席,招待亲友前来游寺。华藏寺的来历系南宋绍兴年间(1131一1162)敕葬张俊在这里,又在墓的左面修建了一寺,赐名华藏。相传寺里有平底丝螺,据说人们把丝螺剪去尾部后又被放生在寺里池中,以后这里产生出来的丝螺都是平底的。传经会的仪式先在广场东西各设一座高台,受经者分立广场面旁,僧尼用铜盘盛满水,水中放释迹牟尼小铜像,挨次把水浇在受经者的头顶,浇完后,受经者就向盘中投钱财,故传经又称“浴佛节”。接着僧尼又将佛教经典挨个传与,第一个传经的称,“传首经”,必须加倍投钱。。无锡民间还认为四月初七、初八不能下夜雨,否则对小麦不利。无锡谚语就说:“小麦不怕神共鬼,只怕七、八日夜雨。”四月初十,无锡俗称“难日”,这一天常在城中崇安寺设坛恤孤魂野鬼。清朝时设无锡、金匾两坛,把两县城隍也紊服抬来,其余大街小巷也都烧纸陌。四月十六日,俗以这一天的晴雨来占卜当年的灾害,认为晴有涝灾,雨有旱灾,以天气不雨不晴为最佳,谚语说:“有谷无谷,但看四月十六日。”立夏日,立夏这一天无锡常有“立夏见三新”,即立夏尝三新的习俗。三新有树三新、地三新,树三新为樱桃、青梅、枇杷;地三新有青蚕豆、苋菜、蒜苗。无锡在这一天有秤人的风俗,家家户户、村村巷巷常用大秤秤人的体重。五月十三日,俗称是关云长(关羽)的诞辰,该日有时飘几点毛毛雨,称为“关老爷磨刀雨”,如这天有雨就认为人口平安。六月初三日,俗称这天晴主旱。若这一天傍晚有雨,则六月份每日黄昏会下雨,称“黄昏阵”。谚语说:“六月初三打个黄昏阵,上昼(上午)耘稻下昼(下午)困。”意思是六月份多雷雨有利于水稻生长。又认为六月份应该炎热。所以无锡也有谚语说:“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廿三,旧俗相传此日为天将灵官将军的诞辰,灵官三眼,执钢鞭,民间常在这一天斋祭,又抬着神象在各村飞奔狂跑,俗呼“谢黄灵宫”(谢在此处作动词用,解释奔、跑)认为这样可驱灾避疫。八月初五日,为社神(俗称大王)诞辰,其实各地奉祀的社神并不一致,强行把他(她)们的诞辰统一,殊为可笑。各地在这一天都募集钱财设祭。各地奉祀的社神有的有姓有名,且大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如春秋战国时吴国的伍子胥,战国时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秦末楚霸王项羽,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三国时蜀汉宰相诸葛亮,以及隋朝第二代君主隋炀帝杨广等。也有没有姓名而只称司徒、大夫或郎君的。社神中也有女性,称为姑或夫人。十月十三日,这天为南门外保安寺香节,保安寺供秽迹大士象,相传这一天为其诞辰。保安寺在南门外伯读港(今南站乡),始建于南朝萧梁大同年间(535一546),当时系江南十大名刹之一。保安寺内有一无梁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全部砖砌,不用梁架,屋顶也是用砖砌成的穹窿券洞。无粱殿原有三间两进,现存正中一间两进。无梁殿的建筑形式流行于明代。目前江苏这一古建筑已不多。除无锡保安寺外,在南京、苏州、句容还各有一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