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教师常用的3种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策略有主导性教学认知激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三种。

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教师常用的3种教学策略(1)

一、主导性教学( Teacher-Directed Instruction)

指教师基于讲课、背诵熟记和重复练习的策略,发挥向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传授知识的作用。这类教学策略包括明确陈述学习目标,让学生反复练习相同的任务直到每个学生已经理解主题,当学生致力于特定任务时观察学生并给予及时反馈,询问短的、事实依据性问题,对近期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依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布置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设计关于日常生活或工作的问题来阐明为什么新知识是有用的等。

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教师常用的3种教学策略(2)

二、认知激活( Cognitive Activation)

指教师挑战学生能力的策略,以便于激励他们并刺激高层次技能,如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等。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发现创新或多种方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将所教的数学概念与校外的使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反思对复杂问题的思考并要求学生解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和同伴及教师交流思考过程和结果。

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教师常用的3种教学策略(3)

三、主动学习( Active Learning)

指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学习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对其认知、情感、动机和环境等因素进行自我监控与调适,更需要外部环境的创设及学习条件和策略的提供与支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仅要分析学习任务和材料,还需把握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习性,为学业成就或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与偏低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持策略,同时还应注意提供支持条件与策略的时机与度。在这种策略下,讨论、小组活动、自我评估、合作反思在学习活动占中心地位,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培养一个互动的和个人的学习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