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七天游玩(国庆七天乐旅游)

国庆节七天游玩(国庆七天乐旅游)(1)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72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祝福祖国母亲:生日快乐!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 28 年浴血奋战,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读史可以知兴替”,想要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读一读这本《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很有必要。

这本书于2012年出版,是著名军史专家徐焰将军写给新一代看的军史,该书以解放军八十五年辉煌历程为主线,系统地讲述了解放军的建军历程,以及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历史时期,解放军如何一次次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用落后的武器战胜了强大的国民党各派军阀,以及世界上最强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的军队,乃至周边的印度等国家的军队。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答案就这里——《解放军为什么能赢》。

国庆节七天游玩(国庆七天乐旅游)(2)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 徐焰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

仅仅是靠苏联的支持吗?不,相比之下,国民党获得的美国的援助力度更大!

难道是因为共产党的间谍厉害?不,不要让火爆银屏的谍战片蒙住了双眼,共产党的特科有着严明的纪律,获得情报只是任务之一!

那么是像蒋介石所说,共产党是靠“诱惑”民众取得的成功吗?当然不是,如果这招有效,国民党为什么不用呢?

那么,解放军为什么能打败一个个强敌呢?

因为解放军是一支有着无限忠诚与坚定信仰的军队,赢就赢在精神因素这个“软实力”上!

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

觉悟不是抽象的,不是靠说教而是靠物质利益来保障的,按现在的习惯语言就是“利益驱动”。

第二章·唤起群众觉悟,靠正确的“利益驱动”

马克思通过研究社会发展史,曾精辟地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唯物主义原理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变精神。如果离开物质基础空谈觉悟,那就是“空头政治”,当年在战争中被讽刺为“卖狗皮膏药”。

也就是说,军队也要讲利益驱动,其中的区别在于:有的军队只讲浅薄的眼前之利,或是少数人之利,如国民党的军队,当兵为的是军饷;有的却注重长远利益,强调为自己的家庭、乡亲、阶级的利益,如解放军是为整体利益而战。

认识到这一点的毛泽东同志创立了一套激励官兵的制度,一是通过土地革命让贫苦农民摆脱压迫并获得最想要的土地,让翻身农民愿意参军参战,去保住田地;二是通过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实行政治民主,官兵平等,让战士得到尊严,这两大举措很快使广大官兵把个人利益、家庭利益、阶级利益相结合,这支不发饷的军队的勇气远远超过自己的对手。

利益驱动的方式随着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在思想政治的教育引导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抱负和坚定的信念根植军心。

所以说,解放军也不是天生就自带忠诚和信仰的气质,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才有了这支威武之师。

历史经验固然重要,但成功经验也不能照搬照抄

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中国一直在学着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却屡屡失败,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中国先进分子新的启示。但是俄国的成功经验能不能照搬呢?答案是否定的。

俄国十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是靠着起义的工人,以及同情革命的士兵支持,以暴动夺取了政权,建军则是有了政权之后的事。但是中国工人的情况与俄国不同,中国的工人没有经过军队训练,单纯的民众武装难以同正规军对抗,没有军队就没有战斗力。

大革命失败后的上百次暴动证明,在中国打仗,必须靠真正有战斗力的正规军队作为骨干,广大的工农武装才能起有力的配合作用。中国共产党开始思考建军需要哪些力量,要什么样的纪律,建军后怎么统一思想,走出一条与俄国不同的建军道路,创造了建军奇迹。

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几十年战争史,在国内战场上曾根据战争形势变化,有过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由运动战又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其后又改为以运动战为主,临近全国胜利时还组织过许多阵地攻坚战。到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先是设想打阵地防御战,随即确定打运动战,后又改打阵地战。总之,战法是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而随机应变,实事求是,一切从战场实际出发的精神却是始终一贯的。

第十章·共产党打仗,没有什么老样

即便是解放军自己的成功经验,也没有照搬照抄,如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战,成为平原游击战的创举,在与日本鬼子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华北平原地区因土质松软,便于开展地道战,广大山区不适合挖坑道,就不能采用地道战的形式了,所以山东海阳县的兵民就研究出了地雷战,狠狠打击了敌军。

要学会吸取失败的教训

解放军就是在不断吸取教训中一步步成长的。

陈毅同志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曾经同黄克诚谈起对毛泽东的印象,特别联系到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两次返回湘南均招致失败的教训,深有感慨地说:“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二过。”,有着不二过、擅长吸取经验教训的精神,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章·伟大在于“不二过”,从失败中学会打胜仗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则由安顺场沿大渡河西岸北上。而这个安顺场在历史上是个有名的地方,太平天国时候的翼王石达开,就是在这里被俘的。

当时天气恶劣,后有20万追兵,红军的处境和石达开差不多,蒋介石激动的不得了,以为历史要重演了。没想到,毛主席也是懂历史的,当年在北京当图书馆管理员的时候,看了很多史书,关键是,他不仅知道石达开在这里战败,还知道战败的原因。

红军就吸取了石达开的教训,把少数民族当兄弟,刘伯承将军还和彝族领秀小叶丹歃血为盟,取得了少数民族的支持,加上红军战士能吃苦,西岸的红四军团创造了一天一夜行军120公里的奇迹,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最后突破了国民党的包围,这一场生死之战,为红军会师铺平了道路。

在《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这本书里,作者就指出,中央苏区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战争的频繁爆发,苏区的经济遭受严重的损耗和破坏,在物力人力的补充上,不得不采取近乎竭泽而渔的政策,这样就加重了苏区的困境,和农民的外流,也就加速了失败。

在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和苏区的情况差不多,一直处于财粮高度紧张状态,但山东解放区就吸取了苏区的经验,不管财粮及军需紧张到何种程度,共产党都始终能够注意到农民的实际承受度,当征收力度太大导致农村陷入危机时,总能发现并能够及时地调整政策,或减免或救济,以恢复农民的信心,避免了苏区时期所犯的错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今天读这本《解放军为什么能赢》,你还获得怎样的启示呢?欢迎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