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好在哪里(复旦四川两地书)

1978年春,入复旦新闻系念书,每天紧张学习,过得倒也充实。

然而,毕竟是成了家的人。妻子杨乔勋(昵称杨乔),带着4岁儿子詹越,远在四川金沙江边,相依为命,艰苦度日。

娘儿俩成了我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

记得临别之际,杨乔背着儿子,到车站送行,眼圈红红的,泪水随时就要落下。我的心也十分酸楚,说不出的难受!杨乔说,到了上海,注意身体,莫要怕花钱,记得给我写信……我点点头,还未开口,车已经开了!

到了复旦,分了宿舍,安置妥贴,便伏在桌上,给杨乔写信!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心中又是隐隐作痛!不由有些后悔,唉,干嘛要远隔千里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跑上海来读书呢?一家人在会东,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多好!

转念又想,能上大学,已经企盼多年,多么难得的机会!杨乔尚在病中,却义无反顾支持我!她的一片苦心,我岂能辜负!

好的,不多想了,写信吧:勋,亲爱的……

自此,复旦-四川,四川-复旦,鸿雁传书,每逢隔周星期四,总会收到杨乔来信!同样时间,下周星期四,杨乔总会收到我的回信!

宿舍里的同学习惯了,凡有信来,总是第一时间交给我,笑笑,喂小詹,幸福时光到啦!杨乔也会定时到邮局取信, 她说,收信的那天,心儿在歌唱!老远就会听到邮局门市王大姐高喊,乔娃,你的长篇小说到了!

就这么着,复旦四年,我俩通信四年,逐渐形成了长年不变的“法定日”。那年到南昌日报实习,原本应该中午收信,结果下午4点才到!给杨乔回信,便以此开头:

复旦好在哪里(复旦四川两地书)(1)

勋,亲爱的!

今天您的来信晚了几个钟头,这里报社一天有几班信到。往次是法定日中午饭前可以收到信,今天直到下午四点才收到。这四个钟头,我到收发室去问了三次。看来,连我这个自称“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的人,事到临头也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哪叫我们感情这样好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像我们这样心相印情相融的伴侣,我自信是不大多的……

到了“法定日”,杨乔与我心情一样,甚至更为迫切!且看1981年春节她的回信吧:

复旦好在哪里(复旦四川两地书)(2)

……没有想到,到县革委看电视的儿子回来对我讲,广播局王伯伯叫我去拿信。我一猜便猜到是我的枢寄来的——因为明天则是我们的“法定日”,他们放了假,也许是提前抽空复信来了!我连忙跑到广播局去拿!果然是枢寄来的信!枢,如果不是有不少人在场,我一定会哭的!在自己最思念亲人的时候收到了他的信,并从他的信中得到了应得的幸福!今年过年,我什么也没有弄,但是我还是过得很好的,那就是:枢来及时地陪伴我了,给了我最美味可口的精神食物。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枢,真是太谢谢您了!看了枢的信,我又几次流泪了……

鸿雁传情,从未间断。南昌日报实习四个多月,写给杨乔的信,整整十二封:

复旦好在哪里(复旦四川两地书)(3)

定时通信,互诉衷肠,谈学习,谈工作,谈家庭,谈未来,谈人生,谈哲理……总有说不完的话!一般写信,也有一页两页,我们写信,起码五六页,有时甚至十几页!

咋会有那么多写的呢?酒逢知己千杯少嘛,只要感情有,哪能没得写?记得有次看了部外国电影,相当感人,心想,杨乔在会东不一定能看到吧?便详详细细,将电影复述一遍(大约1000多字)!既给心上人讲了故事,又锻炼了写作能力,一举两得,何乐不为?杨乔呢,家中的大情小事,她都愿意讲给我听,哪天又背着越越下乡“搞中心”,一路哼着“唐僧骑马咚那个咚”的儿歌啦!哪天儿子上学,看到同学们都带吃的,赌气不走,只好抓一小撮泡菜给儿子,他才高高兴兴上学去啦……

仔细想想,生活,不就是由这些点滴小事组成的吗?随时盼着收信,随时琢磨回信,心中满怀希望,让离别的日子充实而美好,感觉不再漫长!

写着写着,我俩的语言风格越来越接近(到北京后,杨乔开始发表文章,有同事甚至分不清是谁写的)!后来,连字体都越来越像了!接到杨乔来信,宿舍同学觉得奇怪,咦国枢呀,怎么你爱人写的字,同你的简直一模一样?我笑笑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以才结为夫妻嘛!

复旦好在哪里(复旦四川两地书)(4)

有意思的是,儿子詹越受到感染,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他,妈妈回信之际,也给爸爸写了封信。而且,詹越真是“超越”呢!竟挑出爸爸两个错别字!

复旦好在哪里(复旦四川两地书)(5)

爸爸,你好!

你的来信我已收到了。我已 jing dang了班长。半 qi kao shi 得了小红花和小本子,我上课的时候爱讲话,我一定改正缺点,听老师的话,不讲话了。

爸爸,你把天字写成了无字,你还把了写成了“3”。

你的儿子 詹越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看着詹越来信,心里非常温暖,竟给老爸挑错,令人忍俊不禁!儿子呀儿子,你咋个这么像你妈呀?当年我们谈朋友时,你妈妈就曾在你老爸日记本上又是批示又是挑错字的!

1982年春,大学毕业,分到北京。第二年冬,承蒙组织关心,杨乔詹越调到北京,从此家人团聚,结束两地分居!

从不间断的“两地书”,终于划上句号。

我给杨乔的信,杨乔给我的信,至今我们还保留着,数了数,二百多封!专门装在两个抽屉里,有时拿出来看看,思绪,便又回到当年,

回到那个永远单纯、永远朴实,永远牵挂着彼此的年代。

复旦好在哪里(复旦四川两地书)(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