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华北方言怎么来的(包头方言词汇概况)

包头方言

包头方言总体上属于晋方言的一支,大包片,分布于山西东北部,内蒙古西部黄河以东和陕西北部,共三十七个市县旗。其中山西东北部,东部十三个市县:大同市,大同县,阳高,天镇,左云,右玉,山阴,怀仁,阳泉市,平定,昔阳,左权,和顺。内蒙古西部黄河以东二十二个市县旗:包头市,固阳,武川,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和林格尔,托克托,清水河,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五原,杭锦旗,乌审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子王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鄂尔多斯市(东胜)。陕西北部两个市县:榆林市,横山。但是在此要澄清一个误解,人们以为包头地区内的人们都是在说晋方言,其实不是这样的,由于包头地区的范围比较大,而且所涵盖的民族也较多,所以包头地区除了有晋方言以外,还有一部分河北人在说河北方言,有大量的赤峰地区的移民,他们说的是赤峰方言,与东北话相似,而且由于包头有大量的外地移民,最重要的是由于建国以后包钢在包头建立,迁入了大量的东北人,所以在包头市内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在说东北方言,而且主要集中于昆都仑区(包钢所在区),其他区县都是以晋方言为主要用语,最正宗的晋方言集中在包头市东河区,因为东河区就是走西口时候山西人所到的包头镇,虽然现在包头地区有四面八方的人口迁入,但是东河区还是保留了最纯正的晋方言,作为包头人,我可以很明确地分辨出东河区的晋方言,有一些很明显的差别,这个问题在下文中会有涉及。

  • 声调

包头方言的单字调有5个,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调类调值例字
阴平32班猜甘锅
阳平44博才唐平
上声214板采党果
去声52伴菜到盖
入声43/21贴歇说学袜月黑
  • 词汇

包头方言属于晋方言区的大包片,其具有晋方言的特点,不仅在语音上,在词汇也同样拥有晋方言的特点,且在用词上,包头东河晋方言与山西晋方言相同的部分多,不同的部分少。例如,包头东河晋方言说玉茭茭(玉米)、滚水(开水)、暖壶(热水瓶)、揹锅子(驼背)、炭(煤块)、小子(男孩)、女子(女孩)、衫子(单上衣),山西晋方言也如此说。例如,“拳头”,在包头东河晋方言中说“捶头”,而几乎不怎么说“圪都”,而在山西晋方言中都说“圪都”;包头东河晋方言说“头”是“脑袋”,而山西晋方言流行的说法是“得脑”、“的脑”。不仅如此,包头东河晋方言在晋方言词汇的基础上,也吸收了许多蒙语词汇,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如包头东河晋方言说“脑包”,也叫敖包、鄂博,这是蒙古语音译,意为石堆。包头地区有许多以脑包或敖包为地名。“忽洞”也作胡同、呼都格,也是蒙古语音译,是井的意思。在包头地区也多作地名。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 分音词

  • 包头华北方言怎么来的(包头方言词汇概况)(1)

    分音词是指把一个字音分成两个音节来读,从而产生新的词语。如普通话里的“孔”分音为“窟窿”。分音词在晋方言中普遍存在且使用频率高,这也就成为

    了晋方言的特点之一。包头东河晋方言当然也不例外。赵秉璇先生(1979)概括它们的的特点为:

    ①都是双音节的联绵语,属于复音节单纯词;

    ②复音词的第一个音节,大部分是入声,带有促音韵尾闭塞喉音;

    ③复音词的第二个音节的声母都是边音[l];

    ④复音词大部分可以推断出一个与其意思相同的单音词。赵秉璇先生也称此类词为“嵌 l 词”。如“圪懒”就是“杆”的分音词。一般来说,分音词的第一个音节和对应单音词(字)同声母,第二个音节同对应单音词(字)同韵母。如上例的“圪”和 “杆”的声母都是[k],“懒”和“杆”的韵母都是[aŋ]。不过,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有些分音词并不能严格对应,甚至有些分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对应单音词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特别是由于普通话影响已经越来越广泛了。如“忽拦”是“环”的分音词,而“栏”和“环”的韵母并不相同。 [an]和[uan]只有韵腹和韵尾相同。例如:

    薄浪:“棒”的分音词。名词。意思是棍子;或者形状像棍子的东西。常用于口语。例如:再闹我,看我一薄浪抬死你的。(再惹我,我就一棒子打死你。)

    薄拦:是“拌”或“绊”的分音词。动词。意思是搅拌。例如:不要瞎薄拦,菜都让你给薄拦烂了。(不要胡乱搅拌,菜都被你给搅拌烂了。)

    薄楞:是“蹦”的分音词。动词。意思是乱踢乱动,多指动物死之前挣扎,有时可以指人行走,带贬义色彩。例如:你看,那条鱼快死了,还在那儿薄楞了。(鱼快死了,还在那里挣扎了。)你往哪儿薄楞呀。(你往那里蹦跶呀!)

    得楞:是“瞪”的分音词。意思是瞪人;撑起来。例如:咋呀!你还给我得楞起来了。(想怎么样啊,还长翅膀了啊你。)给我得楞住一下,我马上就过来。(帮我撑一下,我马上就回来。)

    特勒:是“拖”的分音词。意思是拖拉。例如:能不能把鞋抬起走,不要特勒了。(用脚把鞋拿起来走,不要拖拖拉拉地烦人了。)

    郭拉:是“刮”的分音词。例如:你把剩下那点儿菜都郭拉了哇。

    圪劳:是“角”的分音词。常用形式“圪劳劳”例如:你在那个圪劳劳干甚了?(你在那个角落做什么了?)

    圪老:是“搅”的分音词。例如:你在那儿瞎圪老甚了?(你在那里乱搅什么了?)

    圪溜:是“钩”的分音词。意思是弯曲、蜷缩、屈服。看你圪溜成什么样了?(看你蜷缩成什么样子了?)他啊!宁死不圪溜。(宁死不屈。)

    圪料:是“翘”的分音词。意思是翘起来;闹别扭。例如:咋啦?你还给我圪料起了。(怎么了?你跟我闹什么别扭。)打圪料:指打结了。

    圪懒:是“杆”的分音词。意思是指杆子或者人的身高。例如:可乃长了个灰圪懒,甚也干不了到。(可是长了一个高个子,什么也不会干。)

    圪梁:是“岗”的分音词。名词。意思是山岗;土丘;地边土塄。例如:你站在圪梁上干甚呀?(你站在地边土塄上干什么呀?)

    圪塄:是“埂”的分音词。意思是指田埂;土埂或地边不平的地方。例如:不要站在那个土圪塄上,看闪给一豁的。(不要站在那个土埂上,看不小心摔出去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