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陵互易之我见(德陵互易之我见)
文|马惠彬
说到德城区的历史,陵县它与德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所谓的“德陵互易”这一人为问题。下面简要的讲述一下我对此事的看法:
一、陵县之名来历
我们先说今德城区的一个叫赵虎镇的乡镇驻地,它原来是一座名叫岳庄城遗址,这里便是我们要说的“陵县”的起源地,即原“将陵县”的县衙遗址。
汉武帝曾孙刘询(原名刘病已)当皇帝之前,生活得很艰难,被其祖母史家精心照料,登基后,感恩于史家人的恩德,于是便分封史家三兄弟史高、史曾、史玄为候,其中史曾被分封为将陵候,因当时的“候”分县、乡亭的不同级别,史曾被封的“将陵候”是乡亭级的,与现在的乡镇级差不多少。
因这里原来就有个乡亭级的将陵乡,然后史曾才被分封为“将陵侯”的,至于“将陵乡”的来历今已很难考证了。可在那个时代,有了封地就应建邑城,以起保护自己的封地和威严作用,故这里原有个土城池。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析安德县置将陵县,所在范围大致为现德城区北部,陵县西北部、宁津西南部、吴桥南部地区一带,因此地系汉史曾的将陵候所在地,故取县名为将陵县。
隋朝为何在此设置一新县,查不到相关资料。隋炀帝继位后,为了征伐高丽,而进行了开通“永济渠”的工作。因挖河需要强有力的管理部门,可当时的安德县驻地,离开挖河道区域较远而不利于此工作的管理,估计他们是为修“永济渠”而设立的将陵县。
到了北宋景祐元年(1034)“将陵县”县址徙到长河镇。元朝宪宗三年(1253)升将陵县为州,定名为陵州。到了元至元二年(1265)又将陵州降为县,而直接改名为“陵县”,三年后又改为“陵州”。
二、德州城的历史变迁
安德县始治于西汉初,它原是平原郡的驻地,后改为“德州”,这段历史是比较清楚的,可诸多史学者却认为这里面有一段“德陵互易”之迷,这到底为何哪?
隋开皇六年(586),即原广川县被废20年后,朝廷在原广川县东八十里处又设置了“广川县”,即今德城区运河西一带。仁寿元年(601)为避太子杨广讳而改名为“长河县”。唐元和四年(809),因县城被大水所毁,故县治东迁十三里移至白桥。唐元和十年(815),又将县治移至运河东,即今天的德城区一带。故“长河县”便成了德城区最早的县名了。
周显德年间(954—960),德州防御使张藏英等废长河县为镇,结束了长河为县治的十九年的历史。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将其划归“将陵县”,故长河县的称谓便消失了。
《明史·地理志》载:“元德州治安德县,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省安德县入州。七年七月移州于故陵县,十三年十一月置陵县于此。”
明洪武元年(1368),将陵州降为陵县;同时把德州州治移到陵县废城(今德城区)一带。从此德城区一带就成了德州州治之所在地,当时德州领德平、平原二县,属济南府。
德州的各本州(县)志和《陵县志》都记载了,洪武七年(1374)德州州治移址原陵县(今德城区)一事,可多把洪武元年裁撤的安德县,也写成了洪武七年,从而模糊了德州的这段历史。给人们造成了“互易”的错觉。
再说,明洪武七年(1374)将德州的州衙移址到老陵县(今德城区)的位置,这是朝廷为了利用运河之威的较明知且正常的举措。明洪武十三年(1380),即十三年后在原安德废县处又设立了陵县,在历史上朝廷的这种做法是很正常的。故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直接的关联,移址德州州治、设置陵县都是朝廷的正常作为,而且历史上这种现象及其普遍,根本谈不上、也不存在什么“互易”之说。
不知德州的文史研究者们,为何经常提及此事?
马惠彬,男,1944年生于德州市德城区桥口街,大学文化,企业退休员工。由于我生在运河边,长在德州城,对运河、对德州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后,便介入了对德州地域历史及德州运河文化的研究,先后写出了有关德州历史和运河文化的文章350余篇200万余字。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上发表了260余篇。写出了各种类型的诗词歌赋等近300余首,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里发表了百余首。已出版《德州史话》 一、二集,《北厂志》《桥口街志》《水兽旱船》等书籍。
壹点号玉河微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