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拥堵的四个创意方案(牛人提出交通拥堵解决的新方案)

彻底解决北京等城市交通拥堵的设想

Solutions to city traffic congestion

摘要: 新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将现在小型隧道的技术用到市中心的主干道上。相当于在市中心建立起高架快速路,可以将市中心道路的汽车通行量提高三倍以上,非机动车通行量也提高3倍以上。此方案应该可以解决所有城市的交通拥堵。如果北京长安街采用小型汽车直行快速道的设计,通行量可提高3倍以上。

关于交通拥堵的四个创意方案(牛人提出交通拥堵解决的新方案)(1)

深绿色车道为小型汽车快速道

(0引言) 正常行驶时,交通拥堵都是从红绿灯路口开始的。按汽车通过一个红绿灯的平均时间20秒计算(估算数值),通过路口的距离按30米计算,得出汽车通过红绿灯的速度为每小时5.4KM。而城市里汽车正常行驶速度在每小时50KM左右。在红绿灯处,汽车速度降为正常速度的1/9,形成拥堵很正常。

(1新方案) 新方案是对现有的红绿灯路口进行改造,引入2.5米高的小型隧道。

具体如下:将双向四车道道路的内侧车道设为小型汽车直行快速道。小型汽车直行快速道在经过每一个路口时,在路口下方设置2.5米高的小型隧道。路口间距为500米左右,多余的路口封闭。(请注意,是2.5米高的小型隧道,不是现在常用的5米左右的大型隧道)路口间距为500左右,多余的路口封闭。使直行的小型汽车不经红绿灯控制,直接通过路口。而双向四车道的外侧车道上行驶的汽车仍然在地面行驶,在红绿灯控制下通过路口。即,左转及右转的小型汽车,和所有的大型汽车都在外侧车道上,经红绿灯控制通过路口。

对于双向六车道及更多车道的道路,可设置多条小型汽车快速道。小型汽车快速道的设计时速为60KM每小时,隧道内设计时速在40KM每小时。在市中心设小型汽车快速道,相当于在市中心设高架路,可以使小型汽车无障碍地通过市中心。非机动车快速道设置在小型汽车快速道的中间,即在两个方向机动车道的中间,其也采用隧道通过每个路口,非机动车隧道与机动车道隧道连在一起或共用隧道。

(2新方案可行性) 如果将新方案中2.5米高的隧道改成5米高的隧道,那这样的交通系统现在很常见,新方案与现有成熟方案的唯一区别在于隧道高度不一样。所以,只要证明2.5米高的隧道可以用于主干道,这个方案就是可行的。

(2.1主干道能不能设置小型隧道?) 现在,中国及其它各国的交通建设法规上,一般不允许小型隧道用于城市主干道。小型隧道不用于主干道,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是会引起大小型汽车强制分流,二是大型车容易撞到隧道顶部。对于第一点,因为只有在第一个隧道口才会发生强制分流,其余的隧道口不会发生强制分流,相对于小型汽车快速道带来的交通效率改善,强制分流的缺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第二点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一;在地面设置小型汽车快速道专用标志及专用颜色。二;引道口设限高杆。三;每隔50米悬挂式软式限高板,板用钢丝绳吊着。限高板连接电子报警装置,超高车碰撞会报警。四,激光等各种电子测高报警装置。现在的电子装置很强大也很便宜,甚至可以支持汽车的自动驾驶。一旦大型汽车进入小型汽车专用道,电子装置会立即检测出来,并发生声音来警告大型汽车。因此,杜绝大型汽车撞到限高杆是可以做到的。以上两个主要缺陷都已完美解决,那小型隧道自然可以用于主干道。

据本部所知,有部分城市在个别路口的主干道上,有采用3米高小型隧道或3米高限高架的先例。比如,苏州工业园区中心商业区的星港街隧道,其主隧道限高为3米,运行至今已有三年。现正常使用中,未发生过重大的事故。星港街隧道采用一道普通限高杆及一道悬挂式限高板来防止大型车进入隧道。本部方案与星港街隧道的区别只有数量不一样,星港街只设一个小型隧道。一个小型隧道可以用于主干道,那多个小型隧道当然也可以用于主干道。另外,中国澳门的主干道上也有限高3米的隧道。还有,现在很多城市的高架道路入口处,设有3米高的限高架。而高架道路绝对是城市主干道。所以,3米高的隧道是可以用于主干道的。那么,2.5米的隧道应该也可以用于主干道。

综上所述,在城市主干道是可以设置小型隧道的。文章至此已证明了新方案是可行的。至于在主干道大量设置小型隧道有没有必要,将在下面的章节中叙述。

(2.2从汽车构成及汽车行驶方向来考虑可行性) 在城市中,小型汽车占总量的90%以上。而且,城市越是发达,小型汽车的比例越高。在通过红绿灯的汽车中,直行的汽车占60%左右。通过计算可知,直行的小型汽车占54%左右。由此可知双向四车道的路上,54%左右的汽车可通过内侧道路的小型隧道无障碍地通过红绿灯路口,剩下46%左右的汽车外侧车道通过路口。由此可见,内外车道的汽车流量配比合适,所以是可行的。交通拥堵发生时段的小型汽车占比更高。另外,城市可以限制超高汽车进入有小型汽车快速道的道路,这样,小型汽车占比可达95%以上。这时,小型隧道与大型隧道的作用已相差不大。

(2.3从汽车通过数量来考虑可行性) 经过实际测试,轿车通过现有2.5米高的小型隧道,其平均速度超过30KM每小时,这是汽车通过红绿灯速度每小时5.4KM的6倍。于是可知,小型汽车在小型隧道中的通过量是在红绿灯控制下通过量的6倍。由于此种设计的直行道不受市中心红绿灯多的影响,所以小型车可以快速通过车流密集的市中心。从小型汽车通过量提高5倍来看,设置小型隧道是可行的,也是值得的。

(3两条小型汽车快速道交叉点设计) 对于城市来说,设置的南北向及东西向小型汽车快速道必然有交叉点。对于两条小型汽车快速道交汇的路口,在另一方向的小型汽车快速道,其快速道也位于道路内侧,其采用桥梁通过路口。桥梁底部可通行高度为5米以上,大型卡车可顺利通过。

4新方案的优点) 1,同样的车道,在改造成小型汽车快速道后,小型汽车的通行量可提高3倍。非机动车通行量也能提高3 倍。对于100万人的中型城市来说,将南北及东西方向的五条主干道各设置小型汽车快速道,即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2,可提高地面汽车通行效率。大幅减少交通事故,事故死亡率成倍下降。3,对现有道路及路口改动小,成本投入小。小型隧道可用预制件制造,施工速度快。成本是高架道路的1/4,通行量是高架道路的一半。4,占地面积小,只在路口增加3米的宽度,两侧引道总共120米,可用于城市中心区的改造。5,对于隧道易积水的问题,可以将隧道地基整体抬高0.5米。

(5 新方案示例) 下方是小型汽车快速道一个红绿灯路口的示意图。多个这样的路口连接起来就能形成小型汽车快速道。图1为上视图,图2为剖视图。此例中,非机动车道未采用小型隧道。此例中,左右方向道路中的内侧车道设成小型汽车快速道。而外侧车道保持不变,其上面行驶的汽车仍在红绿灯控制下行驶。上下方向的道路未设置小型汽车快速道。下图中,未设置非机动车快速道。

关于交通拥堵的四个创意方案(牛人提出交通拥堵解决的新方案)(2)

图1为上视图

关于交通拥堵的四个创意方案(牛人提出交通拥堵解决的新方案)(3)

图2为剖视图

其中:1,横向道路小型汽车专用道的引道 2横向道路小型汽车专用道的小型隧道 3横向道路中经过红绿灯的道路 4纵向车道 5人行及自行车道 6红绿灯路口地面 7地基 8红绿灯

作者:吴刚,自由职业,主要从事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

本文由吴刚先生投稿,欢迎大家评论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