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

文|阡陌君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功勋》主要讲的是8位功勋人物的伟大功绩和他们的英雄事迹,不是因为他们想让作为大众的我们记住,而是平凡的我们需要他们的精神支柱和英雄模范来激励自己前行,因为和平年代更需要我们去了解我们眼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的岁月静好。

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比剧中更伟大,令人钦佩不已

01.王雷出演的李延年

李延年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是多次立功的老军人、老党员、老英雄。

“当英雄可不是那么浪漫的,是要流血牺牲的。”

李延年一生打过多少硬仗?数不清,老英雄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等,荣立特等功1次,三等功、小功若干次。

1945年,年仅17岁的李延年参军入伍。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2)

解放战争时期,李延年奔赴东北战场,参加了1947年东北野战军发起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等大战。

1948年,李延年在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当排长。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夺取失守的一个高地,志愿军两个营损失惨重,迟迟没有攻下,轮到李延年所在队伍上阵了。

经过观察,他们发现敌人每隔3分钟就会打一轮炮,他们利用这个间隙,神不知鬼不觉地摸爬上去,在正式进攻之前排雷,摸清铁栏线如何通过等问题。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3)

李延年和他的连队,和后方指挥部失去了联系,联系不上,子弹也用尽了。他们只能就地取材,捡起敌人丢弃的弹药。就这样他们坚守了两夜一天,打退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直到收到上级撤退的命令,他们才撤下高地。

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心地生活,为了家人能够无忧地过日子,为了千千万万的“家人”能够站在自己的领土上,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土主权。李延年等人把生死置之度外,用鲜血开创如今的太平盛世。

02.雷佳音出演的于敏

他是中国“氢弹之父”(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

“科学不相信权威,科学只相信真理。”

在早期我国核物理研究领域的开创性专家中,只有于敏没有留学背景,是国内本土科研者。在氢弹的研究上,于敏和团队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举一反三,自主研发,最终解决了氢弹研制的一系列难题。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4)

于敏对物理规律理解得非常的透彻。他在机房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就怀疑数据不对。他去查看了计算机吐出来的长条纸带,就判断说机器坏了。

技术人员过来检查,果然发现一个加法器的元器件坏了,替换以后,就能正常工作了。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5)

当时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有两台,每秒运算5万次。 一台是计算所研制出来的119,位于北京; 另外一个是在119基础上仿制出的J501,位于上海,一南一北运行。

别看每秒只能运算5万次,却是当时最快的计算机,天文、气象、石油、核弹等都争着使用,机时非常宝贵。

于敏组就是因为北京的119计算机没有机时,带队去了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去使用J501。

这样的条件,可以说计算机是拥有很高的权威的,但是,于敏却看了纸条就判断机器坏了。这是在藐视权威吗?不,正是因为于敏对物理规律了解得十分透彻,他才从中看见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本质。

科学需要严谨,但是科学不相信权威,科学相信真理。也正是因为于敏相信的真理,才解决了氢弹研制的一系列难题。

03.郭涛出演的张富清

他是多次立功的“战斗英雄”,扎根基层奉献一生的“时代楷模”。

“不修好这条路啊,我是不会走的。”

张富清年少时参军,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曾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退役后前往贫困县来凤,在贫困山区奉献一生,这是一个深藏功名老英雄的故事。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6)

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当公社班子成员分配工作片区时,张富清抢先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张富清就带领社员们投工投劳,一起打炮眼、开山修路。

功成名就,本该衣锦还乡,受人敬仰。但是,张富清却把一切“隐藏”起来,回归家乡,建设家乡,带领大家修路等等。

其中的艰难险阻,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他从来不喊苦喊累,他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善民生。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7)

张富清好像是一个机器人,一个有强大信仰的机器人。但是比机器人灵活,能干更多的活、有更多的创新。比机器人还忠诚可靠,机器人的程序可能会被黑客攻陷,但张富清不会被任何势力攻陷,因为他的心属于党,永远有信仰。

04.蒋欣出演的纪申兰

她是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

“这个国家不仅靠男人们顶着,咱女人也得出力。”

作为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为农民、为土地更为劳动妇女代言了一辈子。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8)

1951年12月10日,西沟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申纪兰当选为副社长。

她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带领社里的妇女,走出院门和男人一样下田劳动。

当时,受封建传统习惯影响,在太行山区还流行着“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的古训。要使妇女离开“三台”(锅台、炕台和碾台),走出“院门”,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9)

申纪兰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终于动员社里22个妇女下田参加了集体生产劳动。

当时,按照社里的规定,男人下田一天记10分工,妇女下田一天记5分工,“老五分”严重挫伤了妇女们的积极性。

于是,申纪兰就带领西沟妇女在太行山上的这个小山村,和男人们展开了一场富有历史意义的“劳动竞赛”活动,并争取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的要求。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0)

当时,申纪兰并没有意识到,她带领西沟妇女所取得的这场胜利,在新中国农村发展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954年9月,申纪兰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1)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只要女子肯努力,定能创造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05.周迅出演的屠呦呦

她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只要研制出新的抗疟药能治人命,就应该大胆尝试。”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2)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16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肺结核。当时的医疗条件是很难治愈的,屠呦呦因此休学在家休养。

曾经一度迷茫,她也因此跟医学结缘。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3)

她积极配合治疗之下,肺结核逐渐痊愈。

1951年,屠呦呦考上北京大学,选择生药学专列。

1935年由于襄樊大水,疟疾大肆传播,而市面上的抗疟疾药价格极高,无法广泛使用。

1940年左右,保康县爆发疟疾,死亡人数严重,占比20%。

新中国成立后的1967年,国家对疟疾尤为重视,将其列为重点解决对象。于是一个代号为"523"的研究组正式成立。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4)

初研究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方向,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只好广招纳才,屠呦呦接了这个任务。

屠呦呦一直想要为中医正名,在她看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神医有华佗、扁鹊、李时珍、再到张仲景、孙思邈等,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医术理论和古籍,都是无法估量的财富。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5)

当时屠呦呦年仅39,丈夫被迫留在云南,女儿堪堪6岁。屠呦呦为难之下,还是选择将女儿送到父母膝下,转身投入科研工作。

三年的时间,屠呦呦和家人聚少离多。一次她回家后,发现女儿对她就像见到陌生人一样。屠呦呦心情复杂,"大家"与"小家",总是难均衡。她只能再次背起行囊,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6)

研究遇到瓶颈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每遇到阻碍,屠呦呦都忧思得寝食难安。

每当阻碍不前的时候,屠呦呦就翻阅大量的古籍,走访中医,希望从中找到打破障碍的思路。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7)

偶然中她看到到晋朝时期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疟疾治疗: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经过她的多次实验,她成功地研发出了抑制疟疾的救命药。

06.佟大为出演的孙家栋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飞向太空,是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和理想,咱们中国人能做得到!”

孙家栋是东北人,从小在日占区长大,成年后通过国家公派留学至苏联深造。在科研道路上,祖国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做。也是因为如此,他的履历可是太牛了:

他不仅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还是之后风云二号卫星的总设计师;

还担任了我们国家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的总设计师。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8)

难怪被被誉为中国的航天“大总师”。

孙家栋就读于哈工大,突然有一天,学校宣布:新中国空军招飞行员,如果想参军的,可以前往北京试一试。他就坐上火车去了。

1957年,孙家栋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功当选为中国第一批空军学员,前往苏联留学。

学成归来,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研究导弹。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在华专家,我国的导弹事业停滞不前。为今之计,只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可能有生路。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19)

孙家栋临危受命,率领中国导弹研究员们,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

他们日夜奋战,废寝忘食,几经磨难才得以还原了导弹数据。

孙家栋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的研究生涯从零开始,和曾经那么辉煌的过往挥手再见。只要国家需要,他不论怎样,都会重新出发。不论困难有多少,他都迎难而上。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那一刻,中国人民奔走相告,举国沸腾。

07.黄志忠出演的袁隆平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一定要找到一粒好种子。”

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20)

他有两个梦,整个中国都知道:“禾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他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21)

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他不厌其烦地去寻找,去做实验,授粉然后经过漫长的等待,然后继续做实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一步地培育,最后解决了中国人的饥荒问题。

08.黄晓明出演的黄旭华

他是舰船设计专家,“中国核潜艇之父”。

“我愿意用我的一生来证明。”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22)

而且他还主动参与核潜艇深潜实验,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的第一人。

参研人员只参加过苏制常规潜艇的仿制工作,至于核潜艇是什么样的,谁都没见过。没有90厘米厚钢材的加工设备,潜艇专用的特殊钢板的研制工作也没有开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才使解决了核动力问题,"09工程"才取得了进展。

在当时的环境下,核潜艇事业想要开展,困难重重。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23)

黄旭华带领设计人员搞出了比常规流线型潜艇水下阻力更小的水滴形潜艇,同时解决了核潜艇的操纵性问题。国外的技术封锁加大的研发的困难程度。某国为加强导弹发射时艇身的稳定性,专门设计了一节舱来安放一个重达65吨的大陀螺,水下空间异常珍贵,占用了潜艇的黄金空间。经过反复计算、分析、研究,通过调整核潜艇内设备布局,黄旭华团队解决了65吨大陀螺的问题,为潜艇节省了空间,而且摇摆角,纵倾角、偏航角、升沉都接近于零。

从1970年到1981年,中国陆续实现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24)

正是因为有了黄旭华这样不卑不亢、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人存在,还有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国富民强

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人富裕起来,或者只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那整个国家仍旧处于经济落后阶段。

科技、发明均如此。别国有了技术,那是人家的腰杆子,关系友好之时,借给你用用,一旦关系破裂,别人一撤退,我们就难了。

东西只有自己的好,不论是经济还是科技发明,正是因为我们有无数的前辈英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守护领土,他们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苦心研究,他们用生死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功勋8位人物现状(8位现实版功勋人物)(25)

只有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国富民强,从来都不是玩笑话,也不是过去才存在的。

如今的我们,看着先辈们的英雄事迹,不仅仅是要感念他们,更多的是要居安思危,要发奋图强,以英雄为榜样,做更好的自己。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呢?不是喊空头口号,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乐观对待生活。把每一天都落到实处,想起前一天,都是充实的每一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