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1)

文|公子逸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红楼梦》里晴雯的判词。

晴雯的一生,是自视过高的一生。她本来就是个丫环,却从未有过丫环的本分。她自觉比别人都强,所以眼高于顶,心比天高,敢撕扇,敢骂人,终于招致了王夫人的不满,落了一个无比悲惨的结局。

若眉,像晴雯。

论模样一等一,论性情,自视过高,孤芳自赏。她好在遇到了一个比贾宝玉好太多的主子,可她却从未珍惜过。

她从始至终,就是一个连主子都瞧不上的人。她对着盛长柏摆过脸色,给盛长枫吃过闭门羹,即使是她的主子盛明兰,她也是没有几分好颜色的。至于顾廷烨,她的想法是:一介武夫,不如读书人性情温善,懂得怜香惜玉。

她心比天高,可惜她就是个丫环,是一个卖身契都在主家手里,可以任主人发卖的丫环。

心比天高,命却比纸薄,这也注定了她一生的坎坷。

因为她肖想的,都是原本不属于她的东西。

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2)

盛明兰身边,模样最好的丫环。

若眉长得好看,如果不是长得好看,也不会被盛长枫挑了去。她不仅长得好看,肚子里也有几滴墨水,所以,在一众丫环里,她是极其出众的。

她向来自诩清高,从不和丫环们嬉闹玩乐。她是个连主子都瞧不上的人,更何况院子里的这些丫环。

这样的若眉,盛明兰对她不算亲近,但也是有几分看重的。毕竟她虽然高傲,心思却是正的。但凡顾廷烨在,她都会躲在别处不露面,很知道避嫌。

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3)

她曾经也是极有志气的:“我绝不做小,便是吃糠咽菜也认了。”

当可儿被林噙霜配了人,当若眉被王若弗打了一顿板子之后,盛明兰曾经问过若眉的打算。

那时候的若眉也是有志气的。

她信誓旦旦地对盛明兰说:“我绝不做小,便是吃糠咽菜也认了。”

那时候的盛明兰敬重她这份骨气留下了她。等到盛明兰成了侯夫人,看到若眉的那份避嫌,对于她是有打算的。盛明兰原本想把自己身边的这几个大丫头都风光地嫁出去。却不想,若眉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跪到盛明兰面前,表示她要给顾廷烨的幕僚公孙先生做妾:“奴婢敬慕公孙先生的为人,仰佩先生的学问,愿与先生为奴为婢,牛马一生。”

其实,公孙先生的年纪都可以当她爹了。

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4)

若眉敢给公孙先生做妾的原因:

其一,她高估了她和盛明兰的情分。

她以为盛明兰会放了她的身契,觉得盛明兰会给她撑腰。却不想,盛明兰是正室大娘子,她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妾”,去给公孙先生的正房妻子添堵。

让盛明兰仗着自己的身份,去给顾廷烨的先生纳一个贵妾,还是一个由她庇护的贵妾,这对于盛明兰而言就是难为。

若眉若受了委屈,盛明兰管的话,不应当,因为若眉就是妾,就是个奴才,人家正室就有让她受委屈的资本。

她要是不管,若眉又是从她身边出去的,代表着她的面子。左右都是为难。

若眉,是精明的。她不是不知道,自己去做妾,对盛明兰来说是一种难为。可她自视过高,觉得自己该是不一样的,觉得盛明兰该是会护着她的,毕竟她是盛明兰身边很得力的丫环。

你看,这就是若眉这种女人的思维,她们总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份觉得,于是心比天高。

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5)

其二,她觉得以她的姿色本事,公孙先生会对她另眼相看。

若眉觉得自己是配得上公孙先生的。

她甚至觉得自己可以给公孙先生为妻。她虽然是去做妾,却幻想着享有妻子的权利。

古代做妾的话,是可以不用办酒席的,直接抬了姨娘就可以了。公孙先生务实,又淡泊乖张,他虽然也中意若眉,却不想被世俗之礼束缚,弄得太打眼,只想悄悄纳了若眉,不愿多声张。

还是盛明兰坚持,公孙先生才同意让若眉叫自己亲近的姐妹吃一顿酒席。却不想,若眉不甘心如此简单,与丫头抱怨了此事,使得“公孙先生纳妾”的消息不胫而走。

最后,很多人来给若眉和公孙先生送礼,让公孙先生气愤不已。若不看着盛明兰的面子,公孙先生甚至都不想纳若眉当妾了。

他毫不留情地斥责若眉:

“不求你如何贤德,不想连区区口舌也守不住。果是藤木不堪为梁柱,如此不堪重托,以后生下孩儿,还是由夫人教养吧。”

若眉做丫环的时候,觉得自己比小姐还厉害。等到她心甘情愿地当了妾,却觉得自己该有正室大娘子的待遇。她大概想要当林噙霜,虽然是妾,但是比正室大娘子还要体面。

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6)

若眉当妾的苦日子,在后头。

她想要当林噙霜,可公孙先生不是盛紘。

他一生洒脱不羁,最受不了的就是他人的左右和牵制。这样的人本就不适合结婚,但是碍于子嗣传承,只能是服从。他对于自己的正室妻子尚有一些尊重,对于妾室,那真的是,他就是需要一个照顾起居的丫环。

若眉给公孙先生做妾之后,并没有得到公孙先生多少青睐。

因为酒席一事,公孙先生觉得她是个不堪重用的,甚至连书房也不让她进,只让她照顾起居。

若眉不甘心的,她原本想着当比正室都体面的林噙霜,却成了要当一辈子丫环的香姨娘。

她找盛明兰诉苦,希望盛明兰为她说几句好话,从中调节一下她和公孙先生的关系,盛明兰则告诉她:“其实你是什么样的人,压根不要紧,要紧的是,先生要的是怎样的人。”

公孙先生,要的就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妾。

公孙先生的妻子,也不是糊涂的王若弗。

公孙先生的正妻心细如发,深体人心,就连盛明兰都觉得,若眉在公孙夫人面前,怕是不够看的。

若眉以后的日子,哪怕生了儿子,也是悲苦的一生。因为香姨娘做了一辈子丫鬟,至少儿子盛长栋是养在她身边的。而若眉的儿子,从一开始就要交给正室抚养的。

她这一生就只能是个安分守己的丫环,是个奴才,连教养孩子的权利都没有。

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7)

有时候,安分守己就是最大的聪明。

若眉一直觉得自己比所有的丫环都高一等,她觉得自己很聪明。

可她真的聪明吗?

盛明兰身边的丫环,翠微、丹橘和小桃都嫁的很好。只有她永远会是个妾。

当她自己是个丫环,却不想安分守己。当她是个妾室,却也想着比大娘子还体面的时候,她的聪明就不再是聪明,而是最大的愚蠢。

《有匪》里有一句话:“人得知道自己吃几碗饭,倘若都是栋梁,谁来做劈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这种位置很多时候,我们一出生就注定了。

如果我们从头到尾,都认不清自己的位置,想要肖想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受苦的只能是自己。

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8)

自视过高的人,大多福薄。

如果若眉没有自视过高,如果她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的丫环,那么她会有丹橘和小桃一样不错的结局。

可惜,她贪心了。

她想要成为第二个林噙霜。

公孙先生有学识,人品也过硬,又得顾廷烨珍视爱戴,给他做妾,好处也是不少的。

若眉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她一定会比林噙霜过得更好。却不想栽了跟头。

绿枝讽刺若眉道:“她还有脸诉苦?先生是打她了还是骂她了,不过是没像戏文里说的体贴的描眉吟诗罢了。想叫夫人替她出头?我呸,做她的春秋大梦去。她是给做妾,不是去做祖宗,还想多舒坦?”

绿枝的话,虽然难听,却句句说到点子上。

若眉不过是个妾,她本不该有过多指望的,这一点,早在她选择做妾时,就该有觉悟了。可她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楚乔传》里萧策和对楚乔说过:“人生有很多路,你选择了一条,就必须放弃一条。”

若眉选择了做妾,也就意味着她这一辈子都不会享有正室夫人的体面和风光。

知否若眉的结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9)

人,要正视自己,而非高估自己。

若眉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她从来都高估了自己。

她跟晴雯一样,觉得自己样样都好。即使嫁给公孙先生当妾,即使公孙先生并不很喜欢她,可她依旧想当一个孤芳自赏的若眉。

女人孤芳自赏,说好听的,是孤傲清高,说难听了,就是自以为是。

这样的女人,活在虚妄的世界里,以为凭借自己的本领,很多东西,都触手可及。可实际上,她的命都捏在别人手里。

公孙先生对原配夫人都没有多爱,顶多是怀有愧疚,那么他对若眉这个可有可无的妾氏,又能有几分上心?

他不过是想要个“乖巧懂事,安分守己”的丫环,如果符合这一点,即使笨一点,丑一点,都无妨。

也就是说,纵然若眉美若天仙,又有才华,于公孙先生而言,都是无用。若眉心比天高,可在公孙先生眼里,她远远不及傻傻的小桃。

你想幸福吗?

如果想,那么先认清你自己。女人这一辈子,如果永远觉得自己就是跟别人不一样,那么有太多的苦,在后面等着你。

因为所谓的不一样,是需要很多东西去支撑的,而你可能并不具备这些东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