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老人倚老卖老的行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

为什么当今社会会看到许多关于老人的负面新闻呢?

批判老人倚老卖老的行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1)

图片来自网络

北京“正黄旗”大妈辱骂外地人

上海有不戴口罩自称美国人的大妈

大学教授地铁猥亵殴打女乘客

老人高铁嗑瓜子故意弄脏车厢

广场舞老人和年轻人抢篮球场动手打人

而讹诈当属为最多的社会问题。 “老人倒地讹诈扶起的年轻人”。就连当年的春晚小品《扶不扶》就抨击过这种社会现象。面对这种社会现象,人们会说,真的是老人变坏了。

批判老人倚老卖老的行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2)

图片来自网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尊老爱幼就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

当今老人的负面新闻总能博得世人眼球,也激起人们对老人此种行为的愤慨,已经说明坏老人的种种表现“违背”了大多数世人的期待。因为坏老人并没有体现出德高望重和老有所尊(为老不尊)的品质,操守上甚至不如年轻人。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会让人们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批判老人倚老卖老的行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3)

图片来自网络

坏人变老了?不可否认,某些人从小品质就坏,随着年龄的变大,在某些的时机和场合,他们骨子里的坏就会被激发出来。

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随意地给某一类人贴上“变坏”标签,如果有了这些标签容易让我们对老人们产生以偏概全的怀疑。

比如,误机的女博士机场打人,女“海龟”硕士硬闯红灯辱骂警察等等,我们也不能说高学历的女性都变坏了。种种行为的发生,跟个人所处的环境、性格、学识等都分不开关系但又并不是全有关系。

批判老人倚老卖老的行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4)

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谁都可能变坏,与年龄、性别、学识还是社会地位有关。年龄大有人为老不尊、为所欲为;性别,多体现为女性,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就应该受人尊重和照顾;学识和社会地位,位处社会精英层,薄鄙之人也会自认为高人一等。此种情况仅是一小部分。

老年人在我们的想象中应该是更德高望重、知书达理或明辨是非,而一旦他们做出让我们大跌眼镜、违背了人们现实认知后,就会引起人们的愤怒、鄙视或失望。

面对他人违背社会认知的行为,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失望?为什么老人会变坏?

一、错误的道德幻想

人们对于坏人的失望,源于人们错误的“道德幻想”,我们预设人的良善会随着某些特定社会环境提高而提高,一旦对方呈现出和我们期待相反的状态,我们就难以接受。

批判老人倚老卖老的行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5)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个让我们失望的原因是,在于我们定义的好和坏,善和恶。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对人的评价就是非好即坏,所以我们中国人总是期待美好的事物发生,总是预设一些人是“好的”,例如“好人一生平安”,总是带给人们更多的期待。当偏离道德判定,人们必然人神共愤。

二、社会原因

中国当下正在进入老年社会,这代老年人出生成长于新中国前后,那个年代,他们经历了兵荒马乱,土匪横行,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战乱年代。

经历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吋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为过上更好日子。

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勤劳致富。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发展极为迅速,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生活好了随之问题随着也就来了。

1、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所需要活动的公共场所越来越多,老人对公共资源的利用明显增加。凸显出活动场所与老人数量的不对等,加之年轻人与老人的行动及沟通方式的缺乏,使得部分年轻人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反感。甚至有些家庭出现虐待老人的可耻行为。这些受虐待的老人在适合的场合也会发出心中的那股怒火。

2、老年人也是人,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当老年人经历过清贫和对社会地位渴望后。一旦穷人乍富,会导致了很多老年人“邪狂”或“穷横”的心态。更有甚者,因为祖辈的荣耀时光产生的自卑心理,在特殊场合也会爆发出虚荣的自大心理。

3、社会道德价值的影响,爱老敬老的美德,在部分素质不高爱占便宜的人那里,就成“我弱我有理”真理存在。于是就有了我是老人你能把我怎么样?我都岁数大了我做错事就算是故意又能怎么样?等等的道德谬论。

批判老人倚老卖老的行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6)

图片来自网络

三、个人原因

批判老人倚老卖老的行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7)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过去的时代里,普通老百姓处在社会底层是受欺负的老实人,面对特权阶层唯唯诺诺。当时代变了,翻身做主人的老百姓为了满足旧社会倍受欺负的心里,过去不敢做的事,老了老了就蠢蠢欲动,遇事就耍赖撒泼。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暴走团”、 “篮球场不是打篮球的地方”、 “老年人耍流氓” 、“老头老太太得艾滋”等等。这都是压抑太久人的欲望得以释放的后果,也算是在社会中刷了一波存在感。老人也是人,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社会关注。

当然,老年人并不是低素质、爱占便宜不守规矩的代名词,只是在人们的社会道德评判中,种种违规的社会现象触动了人们的认知,正所谓只因几块坏肉坏了一锅汤。又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又因为经历旧社会的种种矛盾,在现在社会出现一些这样的现象不足为奇。

所以在当今社会,对于老年人的问题,该纠正的就该纠正,不能因为在“尊老”的社会道德下,就无条件的服从。而很多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也难以更改,更何况是垂垂老矣的老人。所以,这些社会问题也只能交由时间来解决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