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怀具体指哪些方面(怎样才算具备教育情怀)

还没关注?

教育情怀具体指哪些方面(怎样才算具备教育情怀)(1)

快来点这里

鼓屏162,《福建教育》杂志官方微信

教育情怀具体指哪些方面(怎样才算具备教育情怀)(2)

小编语:

9月10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打造一支积极勤奋、爱岗敬业、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教师队伍,关键在于要拥有一批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他们自愿自发自觉地追求着教育,不断勇往直前,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那么,什么是“教育情怀”呢?我们通常认为,爱教育、爱孩子,愿守三尺讲台,默默奉献,诲人不倦的教师就是有教育情怀的教师。然而,“情怀”这个词是抽象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育情怀”这个概念?教师如何才算具备教育情怀呢?

教育情怀应是可实现的美好

教育情怀具体指哪些方面(怎样才算具备教育情怀)(3)

教育情怀具体指哪些方面(怎样才算具备教育情怀)(4)

每当谈及如何做好教育,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引用杭州师范大学教师马兰在《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若干比较》一书中的一段文字——

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

让学生“学得好”,是每一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的美好愿望,因为他们有一颗爱教育、爱孩子的心。然而,现实的教育中,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并没有“学得好”。换句话说,并非有了所谓的“情怀”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学得好”。如果,一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未能让学生“学得好”,那么他的情怀便会付之东流,寻找不到意义。正如哲人所说:“只有爱而没有力量,爱就没有意义。”

所谓“学得好”,一般是指让学生的学业好、心理健康,等等。换句话说,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情怀,应是能实现学生“学业好、心理健康且全面发展”的。这样看来,这就不是简单地依靠“爱”可以实现的。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将“教育情怀”直接等同于“爱”,或许就是造成当下教育困难重重的原因所在吧!

仅以每个人都绕不开的“学业好”为例。当一个孩子不学习的时候,教师通常会怎么做呢?

根据经验来看,一般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做思想工作,一是联合家长共同“盯住”孩子。可仔细想想,又有多少教师可以成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呢?教师做思想工作的目的,无非是希望能够通过面对面的劝说让学生“愿意学”。但这样的方式显得过于直截了当,仅凭如簧巧舌是难以说动孩子真心地“愿意学”。于是,不少教师陷入了苦恼。因为在那一刻,她会忽然发现,自己的“情怀”在教育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哥拉斯说:“我们之所以痛苦,原因就是我们无法找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归属感与影响力——笔者注)的办法。”一些教师认为,面对孩子的“学不好”,除了做到上述谈及的办法,似乎鲜有其他做法了。可事实上,这些办法起不了实质的作用。问题依然存在,教师依然苦恼。

教育情怀具体指哪些方面(怎样才算具备教育情怀)(5)

教育情怀具体指哪些方面(怎样才算具备教育情怀)(6)

不妨,让我们沿着马兰的话倒推看一看——让学生“学得好”的前提应是让学生“愿意学”。“愿意”一词很有意思,它最本质的含义是指发自内心的主动,是一种内在生长的东西。可很多时候,教师总认为通过外在植入,例如奖励(物质的或精神的)或惩罚(物质的或精神的)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内生长。殊不知,很多孩子对奖励麻木,对惩罚也无所谓。可见,内生长的本质与外在的奖励或者惩罚关系并不大。

这样看,我们是否又一次陷入了哥拉斯所说的“我们找不到方法”呢?

我们继续倒推马兰的话,或许能够解惑。要让一个人“愿意学”,首先应当让这个人感受到这样做是“有意义”的。这里的“有意义”,定然不是通过“做思想工作”来告知的。学习的意义是指个体内生长对学习价值的感知、认同与升华,而这种内生长的感知、认同与升华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只有实现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的满足,教师才能真正地在学生的内心种下“学得好”的种子,从而才有了希望,才有了无限美好的可能。如果教师只讲情怀,却不“播种”,就会像在一片没有种子的土地里认真浇水、精心施肥,却幻想长出茁壮的苗、开出灿烂的花一样。

所以,真正的教育情怀不能只是嘹亮的口号,或只有爱和无法实现的空虚理想,它应是一种可以实现的美好。

原文刊载于《福建教育》总第1182期

文 /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梅洪建

责编:陈曦麟

排版:潘 玲

在这里,打开教育生活

鼓屏162

fjedugp16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