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新能源造车大跃进)

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新能源造车大跃进)(1)

今年4月,传闻又一家车企“汉腾汽车”即将破产。曾在燃油、新能源曾创下年交付6万辆以上的车企,倒下有着难掩的困境。这已经是今年传闻的第三家,本月第二家知名新能源车企,被曝破产或陷入资金链断裂的事件了。

当国外的特斯拉市值超过万亿美元,国内比亚迪、“蔚小理”等纷纷创造销量新纪录的背景下,近三年新能源汽车的“前浪”们,很多都被打在了沙滩上。纵观这些倒在黎明前黑暗道路上的造车企业,我们发现,山寨抄袭盛行、工厂产能过剩利用率低、伪情怀真骗补,都成为了这场造车“大跃进”时代面临的尴尬。

01

汉腾、云度和游侠相继倒下,

今年已有三家知名新能源车企破产

4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来自汉腾汽车内部人士爆料,“汉腾汽车内部通知,公司要在本月25日之前完成破产重组。而汉腾汽车一期工厂也将低价出售给长城汽车。”

去年还在上海车展对外展示首款氢燃料电池车型--汉腾FCV的这家车企,突然被爆出破产,看上去让人有些意外。

这是本月第二家被曝即将破产的造车企业。4天前,新能源车企云度汽车在回应停产问题时称,“我们停产主要是因为电池问题,现在新货源已经确定,预计两个月后就复产。”

但该公司早在今年2月就已处于停产状态,且被曝光资金链已经断裂,甚至是创始人之一的刘心文已于2021年退股离开。

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新能源造车大跃进)(2)

今年仅过去不足4个月,已有3家新能源车企相继倒下

而在今年年初,号称“PPT造车鼻祖”的游侠汽车,董事长卫俊已被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冻结4500万人民币的股权数额。

知料汽车发现,这三家车企面临的困境相似之处,均来自两个主要原因——销量下滑及亏损严重。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云度汽车2021年营收6776.32万元,亏损高达2.13亿元;游侠汽车曾获得三轮容积87亿元融资,但至今一辆量产车均没有造出来;而汉腾则稍好一些,曾经创造过年销6.39万辆的记录,但在2021年只卖出748辆,投资高达100亿,产能20万辆的二期工厂将卖给长城汽车。

这仅仅是过去三年来,加速造车的企业戛然而止的一个缩影而已。

02

三年20家知名造车企业破产,

新能源汽车“大跃进”时代现出原形

“过去一年,传统燃油车市场现存85个品牌,月销量千台以下的品牌有34个,有9个品牌消亡”。今年3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就语出惊人,“我认为未来3-5年,会有80%的中国品牌‘关停并转’(关闭、停办、合并、转产)。”

但这并非危言耸听,过去一年有很多车企无法提供销量数据,更有数十家车企挣扎在死亡线上。

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共有11家车企没有提交销量数据,而国产品牌就达到了9家之多。今年前两个月,没有提供销量数据的车企甚至上升到了22家。这些车企就包括上文我们提到的汉腾汽车,也包括如观致汽车、宝沃汽车等深陷问题的知名车企。

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新能源造车大跃进)(3)

过去三年有至少20家新能源车企走向了停产或破产的处境(知料汽车制表)

根据知料汽车统计,过去三年来,已经有至少20家新能源车企或主要销售新能源汽车的车企,陷入了停产、欠薪和破产的境遇。这些车企有一辆量产车都没有造出来的拜腾汽车、奇点汽车、游侠汽车,也有曾推出了多款畅销车型的汉腾汽车,更有经历重组后依然无起色的新特汽车等。

过去几年来,堪称是新能源车企造车的“大跃进”时代,动辄数亿元的融资金额,大谈年产10万辆以上的能力,打造“中国特斯拉”的声音,仿佛每个城市都在将“新能源”扯上关系。

知料汽车发现,仅在过去三年破产或关停的20家新能源车企中,有诞生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造车新势力,也有位于河南焦作、江西上饶、河北邢台等传统能源之都,更有位于江苏南京、这将杭州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或许从侧面也印证了,当造车浪潮席卷全国各地的时候,车企为每座不甘落后的城市,都注入了兴奋剂,但这种依靠当地扶持,被催生出来的不成熟产业链,在造车“大跃进”时代,纷纷现出了原形。

03

山寨、产能过剩和假情怀真骗补,

2022年可能更多造车企业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火如荼的造车企业,纷纷走向濒临破产的边缘呢?疫情致工厂停工、芯片短缺、供应链涨价等外部因素,是整个汽车产业链都面临的共同难题,但或许这些却不是主要原因。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内因才是造车企业走向死亡的罪魁祸首”,而他把这些内因归结为三点:山寨同行没有创新性,盲目扩大产能导致不符合市场需求,只会空喊口号的假情怀真骗补行为,都是浮躁的车企自己种下的恶果。

首先,抄袭和山寨之风遍布整个中国车企行业,缺乏自主创新性曾是普遍现象。

“汉腾汽车是又一个众泰汽车,因为它们都来自同样的背景”,该分析人士告诉知料汽车。

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新能源造车大跃进)(4)

汉腾汽车logo(下)

知料汽车发现,除了汉腾汽车外,应建仁通过庞大的股权控制关系,还掌控着众泰、君马、大迈、江南、汉龙、等品牌,被称为“众泰系”。而这些品牌都先后依靠山寨其他车企设计进行生产。而汉腾汽车logo,也被质疑直接是法拉利与菲亚特的组合而成。

提起众泰汽车或许在国内几乎无人不知,众泰“皮尺部”在十年前让我们领略到了什么才是“我的复制可以成功”。“博采先行者精粹”成为众泰汽车堂而皇之地山寨著名车企设计的伎俩。

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新能源造车大跃进)(5)

保时捷与众泰汽车对比:不能说完全一样,相似度90%总是有的吧?

曾经“山寨保时捷”的“保时泰”,也曾让很多小镇青年们对它印象深刻。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消费者们对其质量的深恶痛绝,众泰汽车在多次股权变更之后依然逃不开关闭的命运。

这种“山寨”之风,给很多国产汽车品牌树立了非常恶劣的形象,甚至成为了很多后来者们效仿的方式之一。如早期的威马汽车就被吉利汽车诉讼产品抄袭,索赔高达21亿元。而此前闹出将蔚来汽车logo倒过来就直接发布的某老头乐电动车企业,更是直接把山寨设计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山寨和抄袭之风在国内造车企业,特别是起步较晚的车企中并不少见。但缺乏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势必将被淘汰。

其次,盲目生产导致产能过剩、利用率低,没有满足消费者需求。有权威媒体报道称,结合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在建项目及车企产能计划,对“十四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但来自乘联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可达530万辆。按此计算,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消化率只有14.48%!这预示着未来三年,我们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将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

而这些疯狂开动的造车工厂,却有大量车型没有消费者愿意埋单,如汉腾汽车的一二期工厂,年产能可达至少35万辆,但今年却没有任何销售数字出现。

最后,只会喊口号,空谈造车的伪情怀,背后只为了骗补。

2022年将是新能源补贴的最后一年。根据相关部门确认及媒体报道,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在2022年内正式终止,今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

这将加速很多“PPT造车”的新能源车企离开行业。纵观过去几年,成立之时要做“中国特斯拉”的梦想家们,很多都已经狼狈退场,只留下一些尴尬的口号,还有到手的巨额新能源补贴款。

以红星汽车为例,这家河南焦作多氟多锂电池公司旗下的汽车品牌,2018年宣布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红星闪闪X2,并喊出了“谁说10个亿不能造车”,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新能源造车大跃进)(6)

但补贴款红星汽车却收获不少。2019年8月,多氟多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已经收到“邢台县科技和信息化局转支付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款人民币 2,476万元”。但该公司所发布的量产车型却依然难在道路上看到踪影,至今也没有公布过任何生产及销量数据。

在被曝出要求员工放假、欠薪数月、工厂停工等消息后,官方表示,“红星汽车正在研发电动皮卡等新车型,员工的工作情况也将根据生产计划安排,部分员工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恢复上班。”如今近两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没有看到任何红星汽车有关量产其所说的电动皮卡或其他车型的消息。

五年未造出一辆量产车的昶洧汽车,其创始人沈玮靠着拉面馆赚钱,曾在发布会上称用“禅意”造车,甚至认为专利技术“比特斯拉还牛X”。这些都曾是我们见过的“造车情怀派”。

“什么车型火爆就造什么,他们用情怀来绑架行业与消费者”,这是很多急躁的造车公司的共性,上述汽车分析人士表示。

而另一家赛麟汽车,在请来杰森·斯坦森和吴亦凡,花费1个亿为发布会造势之后,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晓麟,被传花光如皋市国有股东南通嘉禾共计66亿元后,已于2020年跑路至美国,甚至还利用当地媒体叫嚣“我再回中国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会以美国作为我的根据地,跟南通嘉禾打一场持久战。”

荒诞的新能源造车故事,过去几年来给我们诠释了整个行业的浮躁趋势。而随着越来越多能造车却卖不出去车的疯狂梦想家们,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或许将有更多的参与者将会倒下。

美团创始人、理想汽车天使投资人王兴此前曾表示,“中国车企格局基本是3 3 3 3角逐下两轮”,造车新势力只能活下来3家。而如果只能有12家车企活得很好,那么2022年将是更多新能源车企的丧钟敲响之路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