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

点击左上方 中华古籍善本 关注我们

常看b站的朋友,应该对博物君无穷小亮并不陌生。他是《博物》杂志编辑、科普作家,经常在网上鉴定热门生物视频,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基本上没有他不认识的。

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1)

亮记生物鉴定

其实在清代,也有这么一位博物君,他的名字叫聂璜。

聂璜,字存庵,号闽客,清朝康熙年间浙江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他是一位典型的斜杠青年,身兼画家、作家、背包客、美食家、博物学家多职。

康熙年间,他像徐霞客一样,背着行囊到处游历,一走就是二十年,足迹遍布天津、河北、浙江、福建等地。他对海洋生物一直很感兴趣,为了考察沿海的生物,在海边地区住了很长时间,与各种海洋生物亲密接触,还广泛结交当地的渔民朋友。鉴于自古以来没有海洋生物图谱流传下来,他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根据相关记载,聂璜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画工很不错。他把自己亲眼见到或听说的海洋动物一一画下来,并翻阅古籍进行细致的考证,还会询问当地的渔民,来验证古书记载的真伪。这些图谱画风奇特,笔触艳丽细腻,独具匠心,每幅图都配有文字考证和小赞一首,读起来妙趣横生。

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2)

蟳虎鱼大战石蟳

后来,他把这些图画汇集成册,取名《海错图》。“海错”的“错”,不是“错误”,而是种类繁多的意思。从西汉开始,古人就用“海错”来指代海洋生物。韦应物有诗云:“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3)

海错图

这本《海错图》中,共描绘了三百多种生物,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海洋生物图鉴。全书共四册,前三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4)

憨萌的青头鲨

由于时代限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海错图》中的记载有很多夸张失实之处,有很多不靠谱的传闻,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但是妙趣横生,颇有想象力,有几分《山海经》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5)

身上长着火焰的鳄鱼

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6)

有点毁三观的秃头中年大叔人鱼

据现代学者研究,《海错图》中80%的生物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对于研究近代海洋生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7)

喷水的鲸鱼

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8)

有点丑萌的海豚

清朝瓷器鎏金怎么区别(清宫最奇葩图谱)(9)

鹿鱼化成鹿,当然我们现在知道是不可能的

聂璜写作这本书,不为功名利禄,也不为流芳百世,只是出于对大自然纯粹的热爱。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原本会慢慢湮灭于历史长河,但是在他去世四十多年后,事情发生了转机。

雍正四年(1726),一个偶然的机会,太监苏培盛把这本《海错图》带回宫廷。(没错,就是《甄嬛传》里皇帝身边的那个苏培盛。)但是雍正忙于政务,这本书一直躺在仓库里吃灰,直到乾隆即位后,才把它再次翻出来。

看惯了无数传世名画的乾隆,很快被这本画风清奇的图谱吸引,爱不释手,放在枕边时常翻阅,称赞它“满足了自己对大海的想象”。后来,他组织编撰皇室书画大全《石渠宝笈》及其《续编》时,又专门把这本书放进去,足以见得他对《海错图》的痴迷。

时代在变,但是人们对于辽阔大海的好奇心不会变,对于万物生灵的热爱不会变,也许这就是博物学的魅力所在。从某种程度来说,《海错图》永不过时。

————————————————

上文所介绍的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定制古籍善本、中国古画高仿复制品,可关注、收藏孔夫子旧书网上的店铺:原典纪书局,也欢迎各位评论、私信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