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樽还酹江月的江月有什么特点 江是浏阳的江月是湖南的月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文/张之俭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唐诗中地位之高,我就不多说了。不过,由于作者张若虚留传下来的资料非常少,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其事迹略见于《旧唐书 ·贺知章传》,人们只知道他是唐代诗人,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张若虚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而这首《春江花月夜》又是最著名的一首,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闻一多说这首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正是因为作者资料极少,而诗又极美,于是很多人都在研究这首诗的“原产地”,春江是哪条河,作者的足迹又到过哪里,仔细考证一下,真正的“原产地”是湖南浏阳,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证一下这个事。
情,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来说,诗中写到了春、江、花、月、夜,背后都是一种浓浓的乡愁。我不知道别人对乡愁怎么理解,在历代诗歌中,这个乡愁总是远离家乡而且时间比较长才会产生的一种情感,而且离家越远,时间越长,这种情感越浓烈。
从河南开封而来的诗人崔颢,登上了千里之外的湖北武汉黄鹤楼,提笔写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种乡愁甚浓;“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王昌龄是太原人,安家在洛阳,此时他在南京做官,跑到镇江接待朋友,离家比崔颢更远,这个乡愁不难理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乡愁在天涯,这个简直叫人断肠;而诗人张祜在《何满子》中写道,“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离家1500公里,长达20年,这个乡愁何其苦……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对《春江花月夜》“原产地”最权威的几种说法,都是说不过去的:其一,扬州说。据说唐时扬州曲江是长江入海口,诗中开篇描写的正是曲江入海口景象;其二,镇江说。镇江焦山或北固山可看到长江入海口景象;其三,扬州江都白沙说。海边滩涂上有“白沙”,符合诗中的“汀上白沙看不见”。
为了搞清楚这首诗的“原产地”,我今年八月特意去了一趟扬州。扬州与镇江一水之隔,就是再到南京的钟山,也只是隔了“几重山”。扬州人到扬州,包括到江都,很难产生乡愁,就是到南京,相距一百公里,坐船骑快马半天可以到达。而如果诗人在扬州,在江都,或者在镇江,走路也就是一天时间可以回家,想乡愁也愁不起来。
张若虚在诗中写到,“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春节过去很久了,元宵都来了,还回不了家,离家何其远?当然,这里春半也可以是二月十五,春天过去一半的意思,本来春节或者元宵回家团圆,但都回不了,这种情感怎么可能在江都,在扬州,或者在镇江产生呢?如果是在这几个地方,春节过年肯定是要回家的,即使春节回不了,元宵也会回家团聚。只有在湖南浏阳这么远的地方,才会春节回不了家,春半也回不了家。
景,一条柔美、宛转的江
这首诗的景就是五个字:春、江、花、月、夜。春是季节,夜是时间,花是点缀。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江和月,36句诗中有15个月字,12个江字,月在哪里都一样,而江则是很独特的一条江。
古人讲“四渎”,是指中国四大河流“江河淮济”,“江”是长江,“河”是黄河,“淮”是淮河,“济”是济水。过去江河都是专指长江与黄河,后来才变成了泛指,并不一定大的就是江,小的就是河,这里大家特别关心的是,江是浏阳河,还是长江。
对于长江,杜甫诗中“不尽长江滚滚来”。而刘禹锡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苏东坡先生写中游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慎则说: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到了下游,那种美是壮美,那情是豪放。而这首诗写的江,这种美是柔美,而情是婉约。在滚滚长江之前,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九曲浏河边上,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还是“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更是“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九曲浏阳河在青枫浦地段,正是这个景致。在长江下游,显然没有这种景象。
对于这个景,浏阳有个叫李效愚的人进行了一番非常详细的对比。第5句“江流宛转绕芳甸”(古汉语中“甸”有郊外、田野之义)——青枫浦往西数百米,浏阳河拐了一个很大的湾,宛转有致。青枫浦附近以往是田野,春天油菜花开时的景象很切合“芳甸”一词的描述;第6句“月照花林皆似霰”和第36句“落月摇情满江树”——浏阳河流域土壤肥沃,当地气候湿润多雨,植被丰茂,所以河两岸多树,蔚为壮观。今天的浦梓港附近虽已人烟稠密,但还可看到清渭河、浏阳河两岸树木葱茏的景象;第8句“汀上白沙看不见”——以往青枫浦附近的浏阳河两岸多沙洲,青枫浦往东一公里便是唐家洲,唐家洲对面的沙洲古称“中洲”,再往东数里便是白沙洲。这些洲上均多白沙,清人周忠信《咏中洲风月》诗中即有“沙明水碧接天悠”之句;第32句“江潭落月复西斜”——在浏阳城西面、青枫浦对面的浏阳河近岸处有“樟树潭”,据说在建下游的大栗坪电站前,潭深达15—18米。
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物,那就是浏阳河边临水而建的吊脚楼。我有一次在朋友家观景,正好在清枫浦对面,西湖山脚下,浏阳河北岸。房子的阳台下面就是浏阳河,这个如果在古代,很可能是吊脚楼,相当于今天街道上的门面。在古代,水运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依水而建的吊脚楼,就是做水上乘客生意的铺面。可以遥想当年,张若虚坐在这里,沐浴习习河风,望着河里船只的川流不息,和对岸青枫浦上炊烟袅袅,一股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此情此景,如此柔美,又怎么可能在长江边上?
地,一个可以理解的地理关系
诗中出现的几个地名,一是长江,一是青枫浦,一是碣石,一是潇湘。诗的开头应该是写作者的家乡,“春江潮水齐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个确实很像长江入海口的景色。而“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显然这是个离家很远的地方,离家千万里,显然不会是扬州镇江和南京,应该是万里之外的浏阳。
“青枫浦”是浏阳,自然不用多说。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是文学家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对“青枫浦”的解释就是“古潭州之浏阳县”。潭州是长沙,浏阳千年之后还是浏阳。李效愚对这个讲得更清楚,笔者在此全文引用:“青枫浦”在湖南浏阳,这是不争的事实。现今各类《诗选》对《春江花月夜》中这一地名的注释均相同。追根逆源,早在宋代,祝穆的地理志《方舆胜览名胜篇》中就记载:“青枫浦在潭州浏阳县。”祝穆是朱熹弟子、地理学家,该书系他游历荆楚吴越之地后花十余年时间沤心沥血写成。这部书不仅错误极少,而且将政治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有机结合,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专著,历来为人所重。这些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等均出有版本。祝穆对青枫浦的记载应可作为依据。另一古籍《地理图经载翰墨全书》则记载:“双枫浦又名青枫浦,今考其实即枫浦渔樵,杜甫过之有诗。”
李效愚曾查《古诗源》和《全唐诗》,发现首次提到“青枫浦”这个地名的诗人是张若虚,其次是杜甫。另外,高适有“青枫江上秋帆远”的诗句,以青枫江指代长沙,《唐诗三百首》中解释就是浏阳河青枫浦(《送李少府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稍晚的诗人司空曙也有“青枫江色晚,楚客独伤春”的诗句(《送郑明府贬岭南》),其诗意也有可能是来源于张若虚的“青枫浦上不胜愁”。
对于青枫浦,其实更早可能是屈原《招魂》中写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楚怀王死后,屈原就是在浏阳河流入湘江的地方为楚怀王招魂。甚至屈原跟张若虚、杜甫一样,从这里上溯到青枫浦,宛如武陵渔人穿过长长的山洞,来到世外桃花源,此景此情,让诗人流连忘返。
至于“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里的这个“长江”,可能是现在的长江,也可能是泛指很长的河流。但是,唐代诗人喜欢把江南的长江叫楚江。比如李白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王昌龄则说“寒夜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里的楚江是指长江,楚山则是镇江那一带的山。
至于“碣石”,就是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毛泽东也写了一首诗: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有人说,碣石是在河北与山东交界的地方,也就是古代冀州与兖州之间的地方。有人考证,《〈禹贡集传〉札记》中有一小段:《监本》《奎壁》传云“定高山大川以别州境也”,集传云“兖州之境,北尽碣石河右之地……《禹贡》篇所载之“碣石”,当然也是具有“以别州境”之功用,它位于冀、兖二州接界的古渤海之滨,而濒于“兖河”之北岸……
如果碣石在冀州和兖州之间,那么“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就好理解了。张若虚当过兖州兵曹,从潭州到兖州,可谓万里迢迢。只不过,这里我还不清楚:张若虚是从兖州离任畅游潇湘,还是在湖南接到通知要他到兖州去任兵曹?但是把这些地方联系起来,则可以很好的理解:此时,张若虚身在浏阳,想起了任职处兖州,思念起了家乡扬州。
史,一段有待求证的历史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唐朝之前浏阳曾经有过的辉煌,在佛教史上浏阳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四大祖庭不说,江西杨歧派和黄龙派发源于浏阳石霜寺,而日本的佛教又是从杨歧和黄龙传过去的,江西佛教徒从江西到湖南拜祖庭叫“走江湖”。而药王孙思邈和宰相裴休分别在浏阳河两岸的猿啼山和孙隐山定居。可以想象,那个时代浏阳曾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诗人张若虚、杜甫慕名而来,留下不朽的诗篇,也就不是很奇怪的事。
古人学习,讲究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了青年时期,都有一番游历,来增长自己的见识,他们叫“壮游”。杜甫有一首诗叫《壮游》,讲自己早年的吴越之游、齐赵之游、长安之游。曾国藩到北京赶考,从双峰到北京,走了八十多天,有些其实就是“壮游”。之后,考试落第,他绕道南京,借口拜访两江总督陶澍,把东南部游了一下。谭嗣同的“壮游”更是跑遍大半个中国。像张若虚这样的诗人,窝在家里是不可能成为伟大诗人,他看不到那么不一样的景致,也产生不了那样特别的情感,自然不可能写出不朽的诗篇。
我们可以想象,来自吴越的扬州青年张若虚,他可能有他的西蜀之旅、潇湘之旅和长安之旅,在畅游中学习,在学习中畅游。当他来到桃花源一般仙境的浏阳青枫浦,住在对岸的吊脚楼上,遇到多情的浏阳女子,看到元宵夜的圆月,“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他想起了家乡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想起了长江入海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当然,眼前的月亮不是扬州的月亮,而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于是,青枫浦的千载白云,浏阳河上的扁舟子,西湖山下的吊脚楼,月光下的离人梳妆台,诗句像江水一样滔滔涌来,伟大的诗篇就此产生。千年之后,我们有幸读到了《春江花月夜》这么美的诗篇,如果我们能够在春天的月夜,泛舟西湖山下青枫浦段的浏阳河,穿越千年想象扬州才子张若虚的流连,那会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
在浏阳河青枫浦段,小小的浏阳城,南北有四条小河注入浏阳河,其名分别是淮川、济川、渭川和清渭川,这显然是借用了北方的淮河、济河、渭河等几条大河的名字。青枫浦所在的地方现在叫荷花街道,而青枫浦的对面叫淮川街道,是浏阳的古县城所在地。显然,这个江是浏阳的江,而月是湖南的月。
此文在浏阳日报发表后,有专家和读者质疑的问题:
1、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诗歌,春江并不特指某一条河流,这里指浏阳河不妥。(作者意见:王维渭城曲和李白长干行都是乐府诗,渭城和长干都是实指。)
2、 青枫浦只是古诗中意象,不是特指浏阳河青枫浦。(作者意见:我说是浏阳青枫浦,一是景色很像。二是之前屈原诗招魂中写到,三是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释是浏阳河之青枫浦,之后杜甫、高适和司空曙诗中点到,注释中均讲是浏阳县城西的青枫浦。四是宋朝文章中有记载。五是诗中提出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不月明,显然是离作者家乡很远的地方。六是碣石潇湘无限路,这个要又把他工作地方和游历地方联系起来了。)
3、 不能用后代文献来证明前代的地名(作者意见:证明前代地名,同一时代文献最好,但如果没有,后代文献证实前代地名的大有文在,比如《禹贡》有人考证是汉代作品,他讲的地名都是夏商周甚至之前的地名)
[责编:荣庭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