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六祖慧能的关系(持续千年的佛道之争)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西出函谷关的时候,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道德经》。后来中国出现了本土宗教,就以老子经中所提到的"有物浑成,先天地生",而名之曰道教,并将老子尊奉为创教始祖祗,名之曰"太上老君",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和朴素辩证观点,作为创立道家思想的根基,老子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哲学巨人。
有趣的是,在宗教文化历史上,还曾经出现过"老子化胡"的记载。老子化胡,是指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由西域前往天竺一带,对沿途西域、天竺等地区的外族人(胡人)宣传教义的典故。
据说,把印度国教最早引入中国的,是东汉明帝刘庄。有一晚,刘庄做了个梦,见到有神人在大殿奔走。他就问大臣这是什么,有博士傅毅说这是西方的神,叫佛,汉武帝时期,霍去病曾经取回一尊佛像,供奉在甘泉宫,梦中的景象,就是佛的幻影。刘庄听了很好奇,就让使者去天竺,取来佛像与佛经四十二卷,用白马驮回,在洛阳建寺,取名白马寺,放置佛经。
"老子化胡"的提法,据说源于佛教东进的需要编造而成,目的是为了达到在中原传播佛教教义的目的,采取依附道教的权宜之计,后来甚至创造出"释迦牟尼佛"是老子化身的故事。而道教被提升至如此高度,也将其作为正统教义予以默认,变成了双方都认可的事实,直到《老子化胡经》的出现。
老子去哪儿了?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祖籍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一带),生于春秋末期,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经在周王室任职,做过宫廷图书馆的管理员,由此得以博览群书,获取了非常多的知识,这为他后来的思想成就打下坚实基础。
春秋末年王氏衰微,老子向王室辞职后,一路往西行走。经过国家边界函谷关时,守关令叫尹喜的人,见老子仪表不俗,恳求他留下言论流传后世,老子满足了尹喜的愿望,一夜之间,用五千字阐述了关于道德的理论,这就是名著《道德经》,也是后来道教的理论基础。
辞别尹喜出函谷之后,老子一路西游,之后再也无人知晓其下落,或说他在临潼坐化升天,又或者说沿着西域诸国去了印度,到外国宣传教义去了。
关于上面的故事,在道教典籍的太上老君和尹喜真人部分经卷里,都有相关讲述。作为史学界公认为信史的著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也有类似记载,说老子"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这里,老子受尹喜请求创作了道德经,之后就不知去向,并没说老子与佛教有任何关联。这表明,至迟在西汉武帝时期,还没有"老子化胡"的说法。
班氏《后汉书》出现以后,对这一事件有了新的记录,《襄楷传》载"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这是东汉时期的方术师(也就是道士)襄楷上疏桓帝时,为自己的建言寻找的依据,他建议桓帝在宫中祭祀黄老和浮屠(代指佛教),因为老子和浮屠是一个人,提出佛教的教义和本性,与道家宗旨是一致的,从而让东汉皇帝接受了佛教。
《后汉书》中更有记载说,老子到了天竺国,在净妙王后白天睡觉时,借着阳光飞入其口中,三年后的四月初八日(佛陀诞辰日)夜半,剖王后左腋而生,佛道从此振兴。由此,佛教的诞生与道教第一次产生了联系,在文字上首次记录了老子在外国创立宗教的经过。
佛教的巧妙借力
有故事说,有人祖传一锅老汤,传了几代用它做馄饨,从祖爷爷到爸爸,每一代都往里放不同的调味料和动物骨头,汤越来越醇厚香浓。就有人问,说这锅汤添来加去的,还是原来祖传的那锅汤么?那人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无论放什么东西,最终都会被汤水融合,变成它的一部分,味道只会更好,你说这还是不是那锅汤?
中华文化也是如此,博大精深,包容并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互不排他的多元统一体。无论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都能与中国文化相互交融并和谐发展。
当时佛教向东传播的时候,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师们发觉,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中原地区的民众们也不会放弃本土的思想,转而将外来宗教奉为至上,而是一种既不排斥也不改变的状态。僧众们只好想其它办法,逐步让东方大国的人们接受异国宗教。
于是,佛教想到攀援道教大神老子的方法。他们将佛家的教义向道教靠拢,寻找其中的共同点,提出《道德经》曾经提到道家始祖老子说,"我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言论,与佛教提倡的"慈悲、戒贪、谦卑"思想内容相同。
另外,在唐代陆海羽客王悬河编纂的《三洞珠囊·老子化西胡品》中,援引《太平经》的提法,"老子往西越八十余年,生殷周之际也",《太平经》的成书还在桓帝襄楷之前,可见襄楷的谏书并非毫无依据。许多人认定,上面的提法,就是佛教攀附道教的证据。将老子和浮屠混同为一的提法影响甚深,自佛教传入中土直到汉末献帝时期,比如在东汉名士牟融的《牟子理惑论》中,依然采纳佛老合一的理论。
《三国·魏书》中,引注了魏国郎中鱼豢《魏略·西戎传》的提法,他说《浮屠经》与《老子经》相出入,记载了"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合有二十九"。明确说明,老子跑到外国去做老师,这不仅符合传统"以夏变夷"思想,而且也可以看作是《老子化胡经》的创作基础。佛教传播的顺势而为,巧妙的打开了中土宗教大门。
由此,到了东汉明帝前后,佛教已经被皇族所接受,比如明帝时期的楚王刘英,《后汉书》说其"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把黄老和浮屠共同祭祀。
《老子化胡经》的公案
自东汉后期,佛教不断向道教渗透并融合,产生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到了魏晋时代,佛教实力继续发展壮大,逐渐有压制原生道教的势头,佛道之争的苗头开始出现了。
西晋惠帝时期,有天师道祭酒道士叫王浮的,根据汉魏流传的佛道传说,整理出了一篇经文,颂扬道教始祖老子西行传法的神迹,就是《老子化胡经》。这本书的出现,被认为是佛道千年之争的开始标志,也被看作是道教最先用"老子化胡"说来贬低佛教的标志。
关于道士王浮撰书的动机,东晋末竺道祖在《晋世杂录》中写道,"道士王浮每与沙门帛远抗论,王浮屡屈焉,遂改换《西域传》为《化胡经》,言喜与聃化胡作佛,佛起于此。"竟然是因为他每次与帛远和尚斗嘴不过,心中憋屈,才炮制了这篇经文,把老子和尹喜都说成佛的宗师。
佛教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也通过文字予以驳斥。在南朝梁代僧佑的《出三藏记集·法祖传》中,记载了一个叫李通的人,他曾经死而复生,说在地府见到道士王浮身被枷锁,乞求宽恕。因为"昔祖平素之日,与浮每争邪正,浮屡屈,既意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谤佛法,殃有所归,故死方思悔"。由此可见,佛教典籍中关于王浮屡屈而作《老子化胡经》的记录是比较一致的,认为王浮生前作伪,死后一定认识到错误。
实际上,整个事情的滥觞,还是佛教东进的时候自己搞出来的传说。事件到此并没有终止,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南朝宋代时期,有道士顾欢写了一篇《夷夏论》,其表面上虽主张孔、老、释同为圣人,而实际上却用夷夏界限来排斥外来佛教。
而《清净行法经》,直接把中国的哲人老子、孔子、颜回,都说成是菩萨转世,说"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云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是佛陀派来中原传法的,他们在佛陀"入灭千载之后,教流于东土"。这次反击脑洞奇开,更加犀利。
《老子化胡经》,自从南北朝以来便为一大公案,成为佛道争讼的导火索,围绕此书真伪,双方辩论了近一千年。时光转入唐代,高宗、武周时期,佛教将此事正式提交朝廷申诉,要求把《老子化胡经》作为禁书,朝廷为此多次讨论,最终下令焚毁此书,但是禁令执行不严,民间仍有流传。
至元代宪宗、世祖二朝,全真道在丘处机"一言止杀"的努力下,成为国教,开始侵占佛教产业。佛教再次将《老子化胡经》提起申诉,并引发了宪宗八年和至元十八年的两次辩论,禅宗弟子自幼修持机辩,全真羽士清静无为,因而两次辩论均以失败告终。
朝廷便两次严令尽毁此书。至明代已无存录,只在一些通俗作品中,可以窥见一丝蛛马,如《西游记》中,老君向观音介绍金刚琢法宝时,就说"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
清代光绪年间,敦煌莫高窟内发现有《老子化胡经》残卷,各卷年代、经名都不同,有的叫《老子西升化胡经》,有的叫《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均系元代以前版本,内容推断是同一经书而异名无疑。
【题外话】历史上几次著名的佛道之争
佛道两家的争执,表面上是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其实两者背后,都有政治因素的左右,展现的是最高权力的好恶,得到支持的,往往较易获胜,失去支持的,却遭到灭顶之灾。佛道之间的矛盾,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距离佛教传入中土,不过百年。
○唐代高宗时期,佛教胜出。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朝廷敕令沙门静泰和道士李荣,在洛阳宫中进行辩论,题目是《老子化胡经》的真伪。道士李荣此前多次与佛教沙门论战,"屡遭劲敌,仍参胜席",道团对他期望很高,但在洛阳"对论失言,举宗落采",竟然一败涂地,高宗即令他返回梓州,书中记载,李荣"形色摧恧,声誉顿折"。
○武周通天年间,道教胜出。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有僧惠澄,向朝廷乞求禁毁道教伪书《老子化胡经》,武则天让朝臣讨论可否。当时朝中主要舆论认为"化胡是实,为经不虚"。于是武则天敕旨,明确了"佛本因道而生"结论,驳回惠澄和尚的要求。武则天虽然不许佛道相争,态度上却是偏向道家。
○唐代玄宗年间,佛教胜出。玄宗朝,自称太上老君的亲传弟子,法师罗公远面见玄宗皇帝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对佛道之间的修行很感兴趣,让罗公远与佛教密宗的初祖禅师,金刚三藏法师比赛修持功夫,两位法师在朝廷上公开比斗,结果罗公远的功力远胜密宗三藏,三藏自己也很服气,这次比赛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宋代徽宗年间,道教胜出。此时佛道两派的纠葛已然很深。有道士林灵素与沙门斗法大胜,林灵素即面见宋徽宗,请命对佛教整顿,"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宋徽宗依所请,于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下诏,改佛为道,易服饰,称姓氏,一应机构都改换名称,改尼姑为女德。皇子赵桓(即未来的钦宗),上殿为佛教力争,并组织了胡僧立藏、五台僧等十余人与道士林灵素斗法,结果僧团大败,情愿依照诏命从道家服饰,戴冠执简。
○元代世祖年间,佛教胜出。由于长春真人"一言止杀"的功绩,道教一度盛行,全真教被封为国教。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有僧人那摩弄权,向朝廷主张一神论,并组织了《老子化胡经》真伪辩论。那摩一方,著名的萨迦派教主密宗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噶玛拔稀以及少林寺、五台山长老等三百余僧人参加,道教方面精英尽出,全真掌教张志敬真人为首的道众二百余人参加辩论。由于朝廷被那摩把持,此次辩论无论如何,道团败局已定。但后来八十余年的元朝,终究毁于道家组织明教、白莲教之手,所以说胜负之机,尤未定也。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今日头条"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
更多原创文章,关注: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