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历史名将(剪子包袱锤山东)

《诗经•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此篇为成语“鸠占鹊巢”的出处。篇首起兴,看见鸠居鹊巢,联想到女子出嫁,住进夫家。“之子于归”,“之子”,是子也,这位姑娘。古代女子出嫁称为“于归”,是往归夫家的意思。“百两”即车百辆,极言车多,马瑞辰通释:“《诗》百两皆指迎者而言。将者,奉也,卫也。首章往迎则曰御之,二章在途则曰将之,三章既至则曰成之,此诗之次也。”“将”字在这里有迎娶之意,黄县话里至今仍把娶媳妇称之为“将媳妇”,《淮南子·人间训》有则“塞翁失马”的故事:“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这里的“将”有领回的意思,将媳妇的当天,就是由新郎上门把媳妇领回家。有人写作“张媳妇”,这是不对的,黄县话里“张”“将”同音,故此误用。“张”顶多有张罗和筹办的意思,但没有迎和领的程序在,且容易让人联想到“张网以待”,用在这里不够熨帖。黄县话还有个词儿叫“说媳妇”,说媳妇重在媒人说合的过程,比如:恁儿说媳妇没有?山鸦鹊,尾巴长,说儿媳妇儿忘儿娘。而将媳妇更有现场感,你可以说“他今日将媳妇”,但一般不说“他今日说媳妇”;你可以说他“说儿个外国媳妇”,但一般不说他“将儿个外国媳妇”。

“将”字在黄县话里有两个读音,作实词时读如张,读这个音的除了将媳妇,还有一个词儿是“将起”,就是将来的意思,比如:将起他会比你强;将起你会得孙儿嘞济。另有一个词是“将就”,就是凑合的意思,比如:你就将就儿吃点吧;过日儿不将就不折就哪行。也指顺从别人的心意,比如:你别光想儿别人将就你。“将军”作名词时指高级军官,作动词时原本是象棋术语,指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后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比如:你让我当这么些人嘞面唱块歌儿?这不是将我嘞军吗?!“将”还有用言语刺激的意思,比如:你不用(合音读如并)拿话将我,不管用。

宿松历史名将(剪子包袱锤山东)(1)

将军宝

“将军宝”是一种常用于决定先后顺序的游戏(如需分组,则先以“手心手背”分组,再以“将军宝”决定出场先后),又称“剪子石头布”“定杠锤”。两人分别出三种手形以定胜负:伸食指和中指作剪子形,摊开手掌作包袱形,捏成拳头作锤子形。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有趣的是,浙江话和日语中(看过《蜡笔小新》的肯定有印象)也发此音,这或许是古汉语的遗存?

“将”作虚词时读如姜,“将才”就是刚才的意思,比如:他大娘,你将才说什么来着?“将将”表示勉强达到一定数量或某种程度,比如:这块布做裤儿将将够;他将将一周岁;这次考试他将将及格。也指正好、正合适,比如:这包东西箱儿里将将装嘞下。也可以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比如:他将将才走。或者用在复句中,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比如:将将立春,迎春就开喽。“将对将儿”也有勉强够用之意,比如:蒸嘞米饭将对将儿够吃嘞;这块布做衣裳什够喽?将对将儿吧。“将够儿”是勉强够的意思,比如:他身上嘞钱买把笤帚将够儿。“将够过儿”指能勉强维持生活,比如:他自己也是将够过儿,哪有钱说媳妇。“将够本”是勉强够本的意思,比如:他把库底儿都盘出去喽,也不过是将够本。黄县话里还有个“姜够本”的说法,实际上是利用了“将”与“姜”的谐音,一语双关。

宿松历史名将(剪子包袱锤山东)(2)

鲜姜

宿松历史名将(剪子包袱锤山东)(3)

干姜

姜够本有两种解释,一是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其《农书·农桑通诀》中写到的:“四月,竹箪爬开根土,取姜母货之,不亏元本。”意思是姜母种下之后,如果天时不利,出不了苗,换成别的庄稼就会颗粒无收了,而姜则不同,把姜母扒拉出来,照样可以卖,不会亏本。还有一种说法是,姜是一种调味品,家家户户都是随用随买,所以姜农在起姜(黄县话也叫“抬姜”)之后,都是把鲜姜放在姜窖儿里,逢集就零碎儿卖,可以一直卖到第二年新姜上市。姜越“稳”水分越少,分量越轻,但价格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最终哪怕“稳”成了老干姜,也不会赔本,这称之为“姜够本”。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