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幼儿吃草莓(的孩子正在变成)

前几天和同事聊到一个话题:“为什么过去的家庭一家三四个孩子照样养,现在光是一个娃就能拖得你精疲力尽?”

想想确实,现在的家庭算上双方老人,6个大人精细化运作照顾一个或两个孩子,这还忙得团团转。

抛开时代发展、生活水平、育儿认知进步等客观原因,某种角度来看,可能还和「精细」脱不了干系。

孩子一旦养精细了,咱们大人受累不说,对孩子来说也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儿,很有可能将孩子养成「草莓族」

草莓族光鲜又脆弱

1-3岁幼儿吃草莓(的孩子正在变成)(1)

可别被「草莓族」这个听起来可可爱爱的tittle给整迷糊了!

这其实是现如今孩子所面临的一种现象,并且十分令人担忧。

草莓,外表看起来鲜艳可口,却经不起拿捏。

作家彭明辉曾说:“许多小孩都变成了草莓族:看起来鲜红可爱,随便捏一下就烂得汁液遍地。”

因此,草莓族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在父母家人方方面面的过度关注度下,成长为抗挫折能力差、依赖性强,没有自主性成长能力的孩子。

这一类型的孩子缺少自信、低成就,并且缺乏进取心和良好的社交关系,会在社会中生存得很辛苦。

草莓族背后是“直升机”

1-3岁幼儿吃草莓(的孩子正在变成)(2)

成为「草莓族」的孩子,其背后多半是“直升机父母”

“直升机父母”简单理解,就是把父母比喻成像直升机一样,整天盘旋在孩子的周围,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

随时准备“降落”在孩子身边提供指导或帮助,恨不得伸出三头六臂替孩子包揽一切。

由于社会竞争、就业等竞争较以往更加激烈,导致一些父母内心焦虑。

他们除了不计成本为子女花钱“投资”外,对孩子的呵护也已经到了费尽心思的地步。

就拿现在明里暗里都离不开内卷的学习环境来举例,谁不希望孩子学习好?追溯至咱们小时候开始,一直心照不宣地流传在爸妈骨子里的默契就是:“你只管好好学习,别的都不用管,我都给你准备好!”

学习固然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法,但它却不是能主宰孩子一生的致胜法宝。

一个孩子在走向社会的过程里,需要接触不同的人事物,需要面对不同环境,需要经历各种险阻荆棘

而草莓族孩子则可能在刚出发时就摔得汁液横飞。

在湖南省华容县曾经出过一个“神童”,2岁识千字,13岁上大学,17岁就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硕博连读,可谓是人人羡慕的“神仙孩子”。

这么优秀的孩子却在还没毕业的时候,被学校劝退回家,并不是学校不爱惜人才,是魏永康经常自己照顾不好自己,导致学业没有办法顺利完成。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究及他从小到大,母亲只让他专注学习,不让他操心别的事情,生活的一切都有母亲照料齐全。

十几年来,魏永康习惯了母亲对自己的照顾,一旦离开母亲,他就如失去双手一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更别说在研究院做研究了。

咱们没有能力跟着孩子一辈子,为他们遮风挡雨,孩子终将是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你现在背着驮着,孩子将来只能爬着滚着,失去站起来的能力。

孩子需要筑造强心脏

1-3岁幼儿吃草莓(的孩子正在变成)(3)

不想孩子逐渐沦为一捏就“露馅儿”的草莓族,就要收起作为父母的过度保护,避免成为直升机父母。

关键就看你能不能“狠心”培养孩子的这几大成长必需力,为孩子构筑一个可以独立面对成长风雨的强心脏!

自我管理力

自我管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但这个堂课咱不能指望孩子自己某一天突然“开窍”而是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分阶段逐渐渗透在骨子里。

简单来说,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分为自理能力、自律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

针对3-10岁孩子如何进阶自我管理能力,大家可以自行对照执行 ↓

——3岁前

自理能力:收拾玩过的玩具、把自己的水杯等物品归位;

情绪管理能力:借助初步认识情绪的种类,和识别自我简单情绪(哭、笑)。

——4岁-10岁

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穿脱衣服、叠放衣服被子、收拾自己的房间、端碗筷等;

情绪管理能力:多引导孩子沟通自我情绪,教会孩子表达内心感受;

自律能力:培养规则感,让孩子参与规则制定并约定遵守;

时间管理能力:认识时钟与时间的关系、和孩子玩定时游戏、引导孩子自己控制时间(家长监督)。

1-3岁幼儿吃草莓(的孩子正在变成)(4)

自我价值认同感

有自我价值认同感的孩子,换言之,他们会拥有很好的自信力,这将是他们做任何事情的动力源泉,也是他们面对未来的底气之一。

自我价值认同,大白话一点就是认识到自己很好,很认可自己。

如何让孩子有自我价值认同感呢?

有一首“神曲”相信大家都听过,有一句洗脑的歌词:“我是真的很不错,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

在心理学上,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暗示的方法,这恰恰是我们父母需要对孩子做的。

小到孩子放好了自己的玩具,大到孩子的一次考试,你都可以用这个暗示方式去肯定孩子的努力,反馈给孩子你所看到的过程中积极正面的部分,给孩子信心,提升孩子的价值感。

如果是孩子做失败的事情怎么办?同样要记住这个要领,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强调孩子做某件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样也会令孩子学会关注过程,而不是唯结果论。

提升自我价值认同感还有一个好处,是帮助孩子不沉溺失败思维中,善于塑造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形成抗逆力。

1-3岁幼儿吃草莓(的孩子正在变成)(5)

人际交往力

前面我们简单提到了,草莓族孩子因为被父母保护得密不透风,通常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没有显著发展。

而社交能力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重要存在,一定要趁着孩子小的时候,有意识地培养起来,而不是静待花开。

首先从家庭氛围开始说起,轻松有爱的家庭和父母关系,是展现给孩子人与人相处的初级倒影;

家里长期吵闹高压的氛围,会让孩子惧怕与人相处,变得焦虑内向,如果希望孩子有好的社交发展,第一步是平和家庭的氛围。

多带孩子出门也是必需,如果是外向的孩子则无需多费心力,孩子会很向往出门和小伙伴们玩耍,玩中练习社交,是不错的idea;

那么内向的孩子呢?在尊重孩子意愿的情况下,带孩子去公园、小区健身器材、商场游乐园等一些孩子们多的地方。

不用强迫孩子必须去加入孩子群,而是让他感受这种人际交往、玩耍的快乐,都说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多次尝试,孩子会想要迈出那一步的。

其次,还可以通过“借力吸引力法”帮助孩子打入社交圈,在家里可以让孩子自己选喜欢的玩具,并让娃拿着去小区、公园有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小孩子的共性是:”别人手里的玩具更好玩“。

被娃手中物品吸引过来的孩子们自然会相互打开话匣子,这初级社交能力不就开始了吗?

不同担心孩子万一总被动社交怎么办?社交一样也是需要练习的,咱们不能怕这怕那就不去尝试,哪怕是进步一点点,也要坚持引导孩子,塑造 养成=能力!

看过这样一句话,今天也分享给你们: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

养育孩子也是一样,遮着护着,孩子只会瑟瑟生锈;

不断打磨、抛光,才能让孩子的人生充满光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