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邓稼先谁能名垂青史(杨振宁和邓稼先友谊深厚)
9月22日,清华大学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举行了隆重的百岁华诞庆祝大会,当天可谓是科学界的盛宴,星光璀璨。杨振宁先生在讲话时,并没有谈及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而是回忆了他和中国“两弹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的深厚友谊。
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先生在讲话中提到,邓稼先是他的发小,是中学、大学和在美国求学的知心朋友,彼此之间惺惺相惜,远远超越了朋友和兄弟的关系。在讲话中杨振宁先生重点提及了在1971年,邓稼先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先生讲当时他并没有明白其中的含义,50年后,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邓稼先也一定会满意的。
杨振宁和邓稼先同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为何当初杨振宁没有和邓稼先一起回国报效国家,也就是邓稼先在信中所说的“千里共同途”。
左一为杨振宁 中间为邓稼先
杨振宁和邓稼先自幼认识,在求学的道路上可谓是“形影不离”,在美国留学期间,彼此联系依然密切。在学成归国的问题上,虽然二人志向一致,都期盼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二人面临的现实情形却大不相同。邓稼先和杨振宁虽然都从事物理学领域研究,但邓稼先的研究方向为应用物理学,杨振宁的研究方向为理论物理学。新中国成立后,急需应用物理学领域的人才,邓稼先研究方向正切合当时国家的需要,所以邓稼先毅然决然选择回国。而当时杨振宁的理论物理学研究正处于关键时期,那时候的新中国一穷二白,根本没有为杨振宁提供研究所需的基础和条件,于是杨振宁选择先在美国完成理论研究,再择期回国。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联合提出了宇宙不守恒定律,并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名后的杨振宁引起了中国台湾的注意,并秘密与杨振宁接触,希望其能去台湾从事物理理论研究。与此同时,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来到日内瓦劝说杨振宁跟自己回国,但杨振宁综合考虑后,选择了暂不回国,继续在美国从事物理理论研究。说实话,杨振宁的选择并没有错,当时国内的环境根本无法为杨振宁的研究提供足够的支持。
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这让父亲杨武之十分痛苦和难以接受。但杨振宁何尝不是,他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写到:“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移居他乡的观念,如果一个中国人这样做了,他会被视为是对祖国的彻底的背叛,尤其是我的父亲对我放弃故国,我知道,他直到临终前,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但杨振宁对加入美国国籍始终不后悔,他坚信,即使自己加入美国国籍,也一样能够报效祖国。
1971年,在阔别祖国26年后,杨振宁第一次踏上新中国的土地。杨振宁第一时间和邓稼先见了面,二人一见如故,邓稼先对于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是理解的。回到美国后,杨振宁马上在纽约州立大学做了题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的演讲。这次演讲在众多留学生中引起了轰动,留学生对祖国有了新的认识,不少留学生开始有了回国发展的想法。整个70年代,杨振宁共访问中国7次,每次都把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变化传递到西方国家。杨振宁还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进行科研和学习,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并帮助清华、复旦、南开等多所高校建立起多个物理实验研究所。
1986年,邓稼先与世长辞。杨振宁回国给邓稼先扫墓时,邓稼先夫人给了他一个盒子,上面写着:振宁,致礼存念。落款为:稼先遗嘱,鹿希赠。这是邓稼先托夫人送给杨振宁的,里面是安徽出产的石制笔筒、笔架、墨盒等。
邓稼先去世20年后,杨振宁已经退休,但他仍致力于中国物理学的发展。他选择定居中国,在耄耋之年在全国多所高校宣讲物理学知识,甚至亲自给本科生上课。2017年,杨振宁重新加入中国国籍。
杨振宁先生从中国去美国,再回到中国,他研究生涯的辉煌期虽然在美国,但始终关注着祖国,并为中国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