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失败已达到用户并发数上限(某巨头被撤销资格认证)

最近支付宝被撤销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于是市场上各种阴谋阳谋论出来。个别朋友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感受是,前些年老马在外滩的一番言论得罪了人,现在报应到了公司身上。

认证失败已达到用户并发数上限(某巨头被撤销资格认证)(1)

其实从直接原因来看,是由于近两年企业的研发费用不达标。要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营收在5000万以下的研发费不低于5%,5000万-2亿的不低于4%,2亿以上的不低于3%。支付宝处于第三档,因没有公布具体财报,照往年数据来看营收上千亿,要达到标准每年需在研发上投入几十亿。

认证失败已达到用户并发数上限(某巨头被撤销资格认证)(2)

早年间因技术不发达,在网页承载量、数据安全等问题上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但在技术成熟后,支付宝主要靠支付牌照赚钱,其次是靠蚂蚁小贷和代销基金赚钱,研发投入放缓,也就达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监管要求。

从下面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支付宝申请专利数量集中在2011-2016年间。

认证失败已达到用户并发数上限(某巨头被撤销资格认证)(3)

来源:智慧芽

支付宝成立于2004年,但2011年监管才签发了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作为首批拥有支付牌照的公司,支付宝早年间也是蒙眼狂奔的状态,在没拿到牌照前,第三方支付行业是处于弱监管或无监管的状态,有了牌照后才被纳入强监管的范畴。

2003年淘宝成立,当时因没有完整的支付体系,买家卖家两方交易是个大难题,不管是货到付款还是款到发货都存在违约风险,所以后来推出了支付宝,以一个第三方中介的形式来充当交易媒介。买方将款项打到支付宝对公账户,淘宝再通知卖方发货,等买方确认收货后支付宝再向卖方划拨资金。这是现在C2C运营的常见模式,但在当时却存在合规问题。

当时上面估计也是想看看这个第三方支付能不能行,技术和风险能不能把控,能行就晋级入编。所以2011年第三方支付成功拿到牌照后,当时拥有牌照的公司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支付宝的估值也水涨船高,靠牌照实现躺赚。到现在支付牌照一共201张,总体还是非常稀缺的,牌照5年有效期,到期续展,一般只要合规操作都能成功续牌,但总有剑走偏锋的,所以现在有70张牌照被注销。

认证失败已达到用户并发数上限(某巨头被撤销资格认证)(4)

在拿到牌照后,支付宝专利数量开始上涨,有些技术看着简单,但当时条件不发达,就比如20年前生产电视机、电话和现在的生产条件有很大区别。就现在有些软件进入流量太大还会崩,支付宝几乎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还有后面快捷支付,扫码、刷脸支付的创新,确实给大家生活带来便利,另外在安全风控上,支付宝2021年资损率低于亿分之一,这些都需要技术来支持,所以当时支付宝能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2012年拿到基金代销牌照,支付宝进入金融领域,开始做小微信贷、代销基金等。到2016年又在杭州注册了另一家支付宝,负责支付宝APP的运营,研发投入也都转移到了这家。

认证失败已达到用户并发数上限(某巨头被撤销资格认证)(5)

来源:智慧芽

撤销事件发酵后,蚂蚁方出来回应,是企业本身在到期后未主动申请。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主动申报制度,申报成功后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不主动申报或达不到条件的自动失效。支付宝上一次申请是在2018年底,也就是说到2021年底自动失效。

另外说一下为啥企业热衷于加入这名单,说白了大家都是无利不起早,一切皆因有利可图。加入名单后,企业能享受额外的税收优惠,普通企业(除个人独资、合伙制、个体户外)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而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税率为15%,通俗讲就是企业可以少交40%的所得税。这对于企业来讲可谓是实打实的优惠,尤其是对于应纳税额较大的企业来说,每年可省下税大量的税费。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在贷款融资成本上的优势,员工在落户购房上的便利等。这些措施在制定之初,是为了鼓励企业搞技术、搞创新,不过后来不可避免地被某些企业钻了空子。

总的来说,支付宝因研发费用不达标,到期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算是合情合理,除了本身不能享受税收及其他优惠外,对其业务各方面都不产生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