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1)

2018年11月4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正在台上演讲,突然说:“我今天身体不太舒服,对不起,没有办法把慧眼实验的成果全部报告完……”

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倒地不起,三小时后,他就离开了这个奋斗一生的世界。

研究所发出讣告后,众网友哀悼,“我再也不愿意用这样的方式,认识我们的科学家了”。是的,从开始知道,他就已经逝去,还未得到世人的敬仰,还从未享受富贵,就匆匆而别。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2)

他叫王焕玉,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他带队研发的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高能粒子探测仪,性能在国际的同类仪器中处于领先水平,为我国探月研究立下汗马功劳。

谈及丈夫王焕玉这一生,妻子没有说什么不容易,也没说什么辛苦,她只是说了一句:“王焕玉,这一生太可怜了”。

生而为人,必有人性之光,柴叔今天就和你聊聊王焕玉,说说他可怜又辉煌的一生。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3)

1954年12月,王焕玉出生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一个普通农家里。

王家中年得子,但架不住家庭贫困,所以就没有寄予多少希望在这个婴儿上,只希望他健康快乐就好,所以取乳名为“国乐”。

没想到这个小国乐很会读书,从小学开始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王家父母看到国乐这么会读书,不忍心让他初中就辍学。

于是,王焕玉就一路读到高中了,成了这个小山村里的第一个高中生。

可,王焕玉的家里是真的穷,一家七口人挤在两个间房的平房里。

父母和三个姐姐住在里间,他和小自己4岁的弟弟住在外间。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4)

王焕玉住的地方说好听点是他的卧室,其实就是一个储物室,不仅放着烧菜做饭暖炕的大锅外,还储存着一些萝卜,白菜,土豆以及日常的用品。

在这小小的储藏室里面,一块布隔出了两个世界。

一个是储物室,一个是兄弟俩的房间。每天睡觉之前,两兄弟都要将大锅移开,将灶台上的油盐酱醋茶放到地上,然后在灶台上搭上一个厚厚的木板,再铺上被褥,简易的构成了俩兄弟睡觉的床铺。

像样的住的地方也没有,为了生计高中毕业后,王焕玉就没有继续读书,而是被村里聘为会计。尽管有了工作,但并未解决家里的困境,所以在工作之余,他还兼职学习木工,以贴补家用。

学是上不成了,但是读书却成了他贫困生活里的精神支柱。

每个晚上,弟弟一沾床铺就呼呼大睡,而王焕玉却舍不得睡觉,因为夜深人静正是他读书的好时刻。

“干了一天活,我躺下就睡着了,睡一觉醒来天都快亮了,看到哥哥挑着一个小煤灯还在那里看书。”

有一次,王焕玉干了一天的活,到了晚上照旧拿起手中的书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眼皮越来越重,书就从手中滑落掉在了便盆里。

第二天早上,弟弟看着便盆里有味道的书,很想把书给丢了,但王焕玉说什么都不肯丢。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5)

他忍着刺鼻的味道,将有味道的书一页页翻开,放在墙角根处晒。

书就是他的宝贝,他的精神食粮,支撑他走过无数个困苦的黑夜。

在那个年代知识就是机会,就这样22岁的王焕玉被苏桥镇推荐到中国科技大学读书,就读近代物理系。

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的他,在学校内读书异常刻苦。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在大学三年内从未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更未向家里要求过任何的衣物,反倒是节衣缩食,从自己的口粮中省出了97斤的全国粮票,带回家中。

“哥哥读大学时父母年事已高,他牵挂二老,想念姐弟,两年之内却不肯回家过年,只是想攒下那点路费。全班只有他和山东临沂的一个同学两年没有回过家。”

贫穷从未把他逼成精致的利己主义,反倒是他把自己的物质需求降到最低,一步步朝着他的理想前进。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6)

大学毕业后,24岁的王焕玉靠着知识突破了他原生家庭的阶层,成为了一名知识分子,被分配到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

工作虽好,但是很辛苦。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7)

在1993年时,李惕碚提出要制造硬X射线探测器,“美国一个气球上的硬X射线仪器要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而我们的球载探测器作为科学院的重点项目,也只获得几十万人民币的项目支持,怎么去和美国比?”

从研究成本上,我们没有办法和美国人相比,研究所能做的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新的方法研究硬x射线。

于是,作为骨干的王焕玉就从物理实验室调到宇宙研究室,开始研究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在硬X射线的研究中,王焕玉一干就是30多年,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变成了华发丛生的老人。

在2004年成立的探月工程中,王焕玉成为嫦娥一号、嫦娥二号X射线谱仪和嫦娥三号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的研制主任设计师。

此时的王焕玉不仅是X射线谱仪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也是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身兼数职的他,随着2011年“慧眼”卫星的项目立项,他又成为了该项目的地面系统总指挥、卫星系统副总指挥兼有效载荷总指挥的职务,他同时也是稍晚立项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硅径迹探测器分系统的指挥。

刚开始做嫦娥一号X射线谱仪项目时,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再加上国外的技术对中国封杀,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经常是一个小问题就会卡很长时间。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8)

身兼数职的王焕玉,经常是白天在所里处理所里事务,晚上再带领着课题组讨论技术问题,解决问题,经常讨论到夜里11点多才坐班车回去。

如此拼命,大家都说他“白天是书记,晚上是研究员”,还戏称王焕玉为永动机,不知疲倦,从不知道休息。

在王焕玉这种忘我的工作下,带领着团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成就了现在的事业。

即便这么忙,王焕玉也未忘记给自己充电。同事们经常可以看到王焕玉在坐班车的间隙里看书,看资料,“我很多文献资料,都是在班车上看完的。”

有学生不解地问他:“您没日没夜地忙,既要做管理工作,还要亲自抓技术。太辛苦了。”

王焕玉却说,“现在技术更新这么快,不学习就会落伍了,白天没时间,只能靠晚上了。”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9)

2017年6月15日,我国首颗发射的“慧眼”卫星。

这是一颗由中国人自己架设的空间天文台,这颗卫星让我国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研制的空白成为历史,并且实现了我国天文观测由地面观测到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是我国天文史上的里程碑。

慧眼发射的那一天给王焕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颗卫星搭载了他们团队自主研发的高中低能X射线望远镜。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10)

去接卫星的那一天,王焕玉感慨万千,“我去接它,就有点像接自己的孩子出嫁或者上门来的一种心情。”

很多人围着它,壮观的车队人员小心翼翼地把它从飞机上装到车上,从车上放到实验室。

当卫星装上甘肃酒泉发射塔时已经上午11点半了,正当大家准备发射时,荒凉的戈壁滩下起了暴雨,“戈壁滩上那么大的雨,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因为暴雨,王焕玉很担心刚刚对接好的卫星火箭里的设施被暴雨浇到了,到时候重新检测就会很麻烦。

幸好暴雨只下了一会儿,加上部队应急措施到位,才能让卫星顺利发射。

看到卫星顺利发射的那一刻,激动的王焕玉赋诗一首,“大雨落漠边,雨雹相间。硬X卫星挂塔尖。中午星箭对接完,令人心担。往事36年,气球肇端。风雨拼搏苦与甘。成功就在风雨后,星系苍天。”

在目睹慧眼成功上天后,王焕玉动情地说:“它其实承载了几代人的期望,大大地突破了国外对我们的限制,使我们国家X射线空间探测技术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11)

待到仪器运转正常,王焕玉又赋诗三首。

有人就问他,为什么常常写诗呢?王焕玉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因为你心境到那了,写点小东西还是很自然的。”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12)

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慧眼上的X射线望远镜上。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13)

2018年11月2日的秋天,王焕玉如同往常一样背上陪伴他多年的双肩包,乘车去往合肥,参加关于射线成像新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本以为是一场最平常不过的出差,谁曾想这是一场没有回程的出差。

11月4日,王焕玉原本准备了30分钟的报告演讲,但讲到26分钟时,王焕玉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今天先讲到这里吧。”

王焕玉身体早已不舒服,他强撑着不让人看出异样走回到座位。等他坐到位置上时,早已满头大汗。

等到主持人流程走到提问环节,听完问题后,身体不舒服的王焕玉再次走回了讲台。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14)

满头大汗的他,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操作鼠标展示后面没有讲完的幻灯片,一边抱歉地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对不起,项目取得的成果没有讲完。”

走下讲台的王焕玉,已经坐不稳了,可是他却强撑着身体,安慰身边的人,“我不要紧,休息一下就好了,请大会继续进行,不要影响大家。”

这句话成为了他的临终遗言。

如果说4月1日张国荣的死是对所有人开的一场玩笑,而王焕玉的去世则是认识他的人无法接受的现实。

王焕玉不仅是家人的“天”,也是很多同事的“天”。他的博士生梁晓华说:“电路或软件调试的时候,只要王老师往边上一坐,我心里就踏实。”

那个永远有压力自己扛着,有困难和大家一起解决,不急不躁地带领着大家,让中国在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上实现了零突破,退休返聘不到一年的王焕玉,人生就定格在了64岁。

王焕玉这一生,从出生开始到工作,从未享受过一天好日子,永远处于工作、吃苦的状态。

昨天做讲座的那个老人原来是一名科学家(倒在讲台上的科学家)(15)

但他从未觉得苦过,一次次将最困难的留给自己,一次次给国家交出满意的答卷。

清代的龚自珍曾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王焕玉去世的那一刻,有多少人希望:我劝天公振神威,不惜一切护栋才。

有的人活着,却如同走了。有的人走了,却永远活着。

. END .

【文| 月伴星河】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摄影大师王福春专拍火车40年,几十万张火车上的中国人成为经典

支月英坚守山村40年,让1000多名孩子上大学,媲美张桂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