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符合历史的大秦剧(将美的事业进行到底)

原标题:将美的事业进行到底

——从新创秦剧《八月十五月儿圆》看我省近年秦剧发展

最符合历史的大秦剧(将美的事业进行到底)(1)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新创秦剧《八月十五月儿圆》演出剧照。本报通讯员高星伟

记者 施秀萍

一部新戏,首演即走向市场,连演4场,场场上座率达97%;

一部新戏,得到专家高度好评,更得到观众普遍认可,戏迷们不仅在演出期间给予雷鸣般的掌声,演出后久久不愿离开剧场,还想方设法找到演员、找到院长甚或打电话、发微信、写长诗表达观后感受……

难怪连创排这部戏的剧院院长都说:“预料到会成功,但没预料到反响会这么大!”

这部戏,是一部秦腔,由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历时一年、投资290万元创排的现代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

甘肃,又出了一部好戏

“甘肃,又出了一台好戏。”在1月17日举行的《八月十五月儿圆》专家研讨会上,肖美鹿、王正强等著名戏剧评论家几乎众口一词。

秦剧《八月十五月儿圆》改编自苏州滑稽剧《顾家姆妈》,但并非简单移植。编剧正是甘肃秦腔艺术剧院院长王建平,他在《八月十五月儿圆》讲了一个跨世纪的大爱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自甘肃的小保姆红柳为顾雪飞照顾一对龙凤胎八月和十五,谁料大年三十,顾雪飞“突然失踪”,在那个物资匮乏“无票证啥都买不来”的艰难岁月,没有户口的红柳顿陷水深火热之中。正月十五,为了不给靠“定量”度日的房东唐云天和善良的街坊们再添麻烦,性格倔强的红柳带着一对弃婴,冒着漫天飞雪踏上了寻找人生希冀的艰辛之路……

十五年后,误以为红柳“拐跑”了龙凤胎的唐云天偶遇红柳,才发现红柳以博大的人性和超越血缘的无私母爱,靠蹬三轮车、卖苦力养育着龙凤胎……

又一个十五年后,红柳已为奶奶和外婆,但八月和十五一个富一个穷,亲兄妹为了孩子多吃几口奶而反目,红柳用“有奶吃的要想着没奶吃的”朴实语言呼唤着亲情的回归……

又一个十五年后,红柳已进入古稀之年,就像戏剧,八月和十五的境况却“打了个颠倒”,由富而穷的八月“逼着”红柳交出顾雪飞留下来的“很值钱”的红木雕花盒,谁料里面竟是八月和十五真正的生母留的一张字条“求好心人收养”……

全剧两个半小时,跨越45年,但剧情衔接紧密、跌宕起伏、流畅感人,并无拖沓、冗余之感。最鲜明的特色则正如肖美鹿所言:“《八月十五月儿圆》实现了戏曲的回归与人性的回归,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好戏。”

戏曲的回归,即舞台的整体呈现、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都遵循了戏曲的规律,也完全是戏曲的特征。比如,舞台上没有门,但观众能“看”到开开关关的门;舞台上没有三轮车,但观众“看”到了颠簸骑行的三轮车;舞台上也没有“大雪纷飞”,但观众“感受”到了浸入肌肤的彻骨寒冷……这些全都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表现出来,而这,正是戏曲程式化的地方,也正是戏曲原本该有的面貌。

人性的回归则贯穿全剧始终。著名戏剧理论家王正强说,《八月十五月儿圆》写的是人,但以人带事,以事带戏,满台是戏,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最高尚的情操——仁义礼智信。现在社会上老人晕倒街头没人敢扶,人不信人、人不爱人,该剧就是呼唤人性的回归;选的题材虽然不大,但以小见大,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生硬灌输,而是在跨度45年的感人故事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开来,又与每一个观众的生活相似相知,这才是今天观众最需要的剧目。

“这是很长时间以来,让我特别感动,也让我忘记了自己身份的戏。”国家一级编剧李天圣原本带着职业习惯去“挑毛病”,没承想,却与大多观众一样流着泪看完该剧。1月9日晚的演出后,十几个中年妇女还跑到后台抱着红柳扮演者苏凤丽失声痛哭;1月17日的专家研讨会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雷通霞、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李槐子又几度哽咽……

“这样的情形从未预料过,也从未出现过,是人间真情打动了大家。”仅仅演了四场的《八月十五月儿圆》能得到如此反响,王建平很是欣慰。

艺术,就要为时代而歌

放在戏曲百花园里,《八月十五月儿圆》只是一部秦腔而已。但对王建平,却是戏剧人生的一次总结,蕴含着这位名编剧对秦腔的殷殷之情;对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更是转企改制后多年沉淀的一枚可人的枝头硕果,凝结着甘肃省秦几年来的艰难岁月与孜孜追求。

其实,《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成功,早就有了“伏笔”。

一部好剧,首先要有好的剧本。

“自去年秦剧《大河儿女》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要写什么?因为只有不断推出新戏、新人,剧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王建平告诉记者,近几年,自己写了不少反映我省或全国重大题材的剧本,但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的不还是那些最普通的百姓吗?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情结愈加浓厚,十年前看过的苏州滑稽戏《顾家姆妈》在那么一瞬间给了自己一个“火花”,正如剧中台词所言:“天底下哪一个做妈妈的不是保姆啊?”

“讲真话,不粉饰,抓取这个时代最能打动心灵的东西;发现美,创造美,艺术就要为时代激情而歌。”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王建平觉得自己根本不愿“违背规律,去做迎合潮流的傻事”,而是带着满满的深情将童年的记忆、生活的感悟、时代的理解倾注笔端,流着泪创作了“红柳”——“不与春花争艳,不同腊梅抢俏,只从大地中摄取一点点生命养分,却毫不吝啬地将一生奉献给大地”这样的母亲形象,更在剧本中一气解决了怎样回归戏曲本体,怎样使苏州滑稽戏转化西北秦腔、实现地域化,如何让十年前的戏曲与现代观众“接轨”等问题。

常言道:“真情最感人!”王建平前前后后写了十本大戏,未曾料到写“保姆”的《八月十五月儿圆》的反响如此巨大:艺术果真要“以人民为中心!”

剧本之外,著名戏曲导演韩剑英的加盟更为《八月十五月儿圆》增色不少。

发现美,创造美,舞台展现美则全靠演员的一招一式。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苏凤丽自不必说,扮演唐云天的高二强、扮演B组胡爱美的张志倩、扮演“窑婶”的窦玮……撑起《八月十五月儿圆》满台大戏的,是平均27岁的年轻演员。

这在2012年刚刚转企改制时几乎不敢想象。

“那时候主干力量根据政策全部退休,甘肃省秦是没人、没戏,‘青黄不接’。”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演员队队长郭凯杰告诉记者,当时,王建平带领不多的“剩余力量”率先进行了内部改革,重点进行了人才队伍建设。先是从陕甘各地招收了一批“尖子娃娃”,再邀请名师培训,后根据各自能力大小定角色、定待遇,如今100多人的院团是各有各的折子戏,在大戏中也各有角色。

“刚来就是‘跑龙套’,没信心没机会;现在,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有角色。”主攻刀马旦的张志倩很开心自己能在秦剧《大河儿女》中主演“尕女子”“格格”两角,能根据出演角色、专业考核、演出场次等情况拿工资,“凭本事吃饭。”

“有干劲了,也更有信心了。”从刚入院时的被闲置、连跑龙套都是梦想的无所适从,到在《慈母泪》中担任双生双旦的主角,窦玮亲身体验了转企改制前没有排练厅、缺行当、缺演员的“囧境”到如今享受着宽敞的排练厅、量身定做的戏服等待遇,感觉“梦想正照进现实”。

从小梦想进入甘肃省秦的高二强,在2014年以特邀人才的身份如愿加入甘肃省秦。虽然人才补贴每月只有300元,但一年主演一个大戏的“魅力”,让高二强下定决心在兰州买了房。

秦剧,“三戏并举”走正路

“人才队伍建设只是转企改制后人才、剧场、剧目、制度建设‘四个建设’中的一个。”王建平告诉记者,通过名师锤炼、舞台锤炼、剧目锤炼,当初“青黄不接”的甘肃省秦已是拥有108人、每年可演出150余场的“整装部队”;投资800多万元建设的“77·演艺工场”,让“省秦人”有了“战斗的阵地”,也成为秦腔弘扬、发展的“根据地”;有人有阵地,剧目建设自然提上日程,截至目前,甘肃省秦可以演出18台传统秦腔大戏,70多台折子戏,有了“常演不衰”的资本和能力;制度建设跟进,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让传统戏曲“走得更远”。

自然,省秦剧团的发展,不能完全代表全省秦剧事业的发展。但省秦就像一面旗帜,鲜活引领着全省秦剧事业发展的方向与轨迹;更像一面镜子,生动映照着全省秦剧事业发展的脉络与现状。

“坚持走正路,坚持‘三戏并举’。”王建平告诉记者,2012年,甘肃秦腔艺术剧院转企改制,从“事业编”走向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艺术是美的事业,必须“走正路”,传递美的文化;在此原则引领下,以“四个建设”为支撑,始终坚持演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戏并举”,互为倚重,互为补充。

首先,坚持演传统戏。《火焰驹》《铡美案》《周仁回府》等传统戏曲,是精华所在也是根本所在,“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创新”,近几年,甘肃省秦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人才,也将一度无力上演的18台传统大戏一一搬上甘肃舞台,再树“甘肃省秦”的牌子。

其次,坚持演新编历史剧。如何让年轻观众喜欢上秦腔这种古老戏曲样式?甘肃省秦的做法是:抛却老戏老演,来个老戏新演。比如将“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的代表作、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在1937年编剧的京剧《锁麟囊》改编新拍,但又不完全照搬,而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保留原著精华的基础上,不仅强调了地域特色,发挥了秦腔的剧种特色,还加入了时代元素;不仅展现了原作好人有好报的理念,又更多呈现了知恩图报的理念。这种呈现貌似容易,但并不简单,这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吻合又要避免陷入“教条”的窠臼。秦剧《锁麟囊》上演后,先后荣获“改编剧目大奖”“创意及出品人奖金奖”等9项大奖;主演苏凤丽因其在秦腔《锁麟囊》中的精湛表演,喜摘“梅花”,荣获第26届梅花奖;业界及戏迷还因此给予“了不起的甘肃秦腔”这样的美誉。

再次,坚持演现代题材戏。王建平虽然深知现代题材戏不好排、不好演,容易出力不讨好,但又明白现代戏最能反映一个时代,也最易引起观众共鸣。所以,近年来,甘肃省秦不断加大投入,先后创排《敦煌恋》《大河儿女》《八月十五月儿圆》等现代题材戏,混合运用交响乐、电声等现代手段,使古老秦腔时尚化、现代化;同时,又注重不脱离戏曲本体,在表演风格、舞台美术、音乐作曲等方面力求创新,力争让“老观众”觉得依然是“老秦腔”,又符合年轻观众的时代审美,极力避免秦腔观众产生“断档”,在继承传统戏曲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

“代代传承,我们一定要将美的事业进行到底!”被业界赞为“让秦腔时尚化的第一人”的王建平说,秦腔,是流淌在西北广大群众中的DNA,虽然在城市中有所萎缩,不时出现戏曲危机,但绝不会消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