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说了什么让六国拆散合纵(张仪连横苏秦合纵)
在战国时期,杰出人才在各国之间流动,君主在选贤任职,不再只是局限于血统,人才需要一个支持自己的君主,君主也需要一个优秀的臣子。
也正是有了这个大背景,才有了苏秦游说各个国,试图发展自己的合纵之术,但是苏秦只被六国授封了相印。秦国并没有在其中,秦国拜张仪为相,张仪坚守连横之术。在历史中,六国合纵也没有抵抗过秦国,难道是连横之术比合纵之术厉害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一、苏秦——苦口婆心劝合纵
苏秦字季子,雒阳人,师承鬼谷子,据说苏秦一张嘴“万口莫变”,当苏秦学好合纵之术之后,第一个游说的国家就是秦国,秦国兵强马壮,如果有秦国的加入一定会事半功倍的,但是,他第一次游说却以失败而告终。因为秦国当时的君王秦惠王正因为商鞅余怒未消,又有其他国人来游说,所以并没有接受苏秦的建议。在《资治通鉴》中就有记载:“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
再后来苏秦在经过燕乌集阙,在华屋之下游说赵肃侯,双方交谈甚为投契,后来被赵国君王册封武安侯,认命相国。在之后的游说中,被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六国授予相印。
再后来的秦国意图统一六国,苏秦走访六国劝说合纵抗秦。苏秦认为聚六国之力一定可以打败秦国。
二、六国——人心叵测怎伐秦虽然在苏秦的苦口婆心下,六国还能稳住情绪,坚持着合纵伐秦,但是,当自己的国家没有收到侵犯时,谁都不想惹秦国这个国家,所以六国虽然表面上决定各种伐秦,实际上各个国家都心怀鬼胎,毕竟各国君主都是想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并且,谁也不会想到六国合纵,竟也挡不住秦国的军队。
其实从六国接受苏秦的游说中就可以看出,六国在看到秦国迅速的崛起也是想要做出抵抗的,但是难免会形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所以六国之间虽然名义上合作,实际上犹如一盘散沙,没有凝聚成一股力量。所以在苏秦死后,张仪便分化瓦解了六国势力,最终统一了六国。
还有另一个方面,六国伐秦失败的原因是军粮不足,六国的军队人员较多,但是没有哪个国家的粮食够六国军队食用,而秦国地大物博,完全没有这个忧虑,没有军粮,还怎么打仗,所以就导致伐秦失败。
三、张仪——巧舌如簧破六国张仪是魏国人,却为了秦国统一六国事业奋斗中生。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张仪的原则,血统根本不是他的考虑范围。张仪苏秦都是师承鬼谷子,只不过两人学习的刚好是相克的术法,这就避免不了两个人会成为敌人。
我们先来看看张仪是如何对魏伐交的吧,张仪对魏国的态度可以说是恩威并施,确切点说,就是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甜枣。在秦惠王时期,秦派公子华和张仪两人带领军队攻打魏国的蒲阳,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攻打了下来,之后,张仪竟然向秦王提议把蒲阳归还黑魏国,并把秦公子繇派到魏国当人质,不可思议吧!
张仪作为使臣去给魏国送礼时,给魏王说秦国都有这么大的诚意,那魏国是不是也需要表示表示诚意啊,所以魏国献上了上郡和少梁两地,蒲阳对于魏国是重要的,而上郡和少梁对于秦国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两地离秦国近。
张仪本来与苏秦有约定:终身不与苏秦为敌。所以在苏秦主张六国合纵时,张仪都没有赶尽杀绝,在苏秦死后,张仪才完全放开实行连横之术。
另外,张仪在外交上展现了他特有的谈判艺术,在游说各国时,凭三寸不烂之舌戏弄天下诸侯,首先张仪就消除了秦国和齐国两个大国之间的联盟,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最后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所以张仪也为秦国统一做出了贡献。
四、秦国——远交近攻好计策再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有了较大改变。另外,秦国不局限于血统,选贤任能,拜张仪为相,樗里疾、魏章和白起为将,一心扑在统一国家的大业中。
秦国除了广纳贤士外,还实行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计策,这个计策使秦国的版图不断扩张,一旦并入秦领土的地方,很难再从秦口中夺出,然而秦国却通过不断的扩充,实力越来越强大。秦国对待六国的态度既有武力威胁,又有张仪出使各国进行示好的行动,软硬皆施。
秦国的君主几代一直为了统一天下而奋斗终生,这种不折不挠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秦国的君主,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秦国君主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面对傲慢的张仪时,秦君主能够拉下脸面,亲自出城门迎接张仪,这需要多大的耐心,相比之下的其他各国君主,哪个不是有帝王的威严,尽管再怎么信任能臣,依旧需要遵守礼仪制度,违反者必定会收到惩罚。
总结:六国合纵之术失败与秦的连横之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各国之间的纷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以百姓们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来组织这个破碎的生活,也就是说秦国的统一是天下民心所向。而对于连横之术厉害,还是合纵之术厉害这和问题,是没有正确的答案的,这个需要看社会的大背景适合哪种方法。
但就从这个历史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团结的重要性,也需要我们认清社会现实,才能更好的成就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张仪列传》
2.《战国策•秦策》
3.《战国纵横家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