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李冰资料(李冰父子和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创建的一项闻名中外的伟大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灌县城西岷江上游,为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率众兴建。汹涌的岷江水经都江堰化险为夷,变害为利,造福农桑,使川西平原成为千百年来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引岷江之水,浇灌川西平原十几个县的农田,使四川省的这一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成为“天府之国”。但是岷江原来却并不流入川西平原,而是经平原的西沿注入长江。故每年夏秋季节,岷江洪水泛滥,而它东边的平原却发生旱灾。因此,引岷江水到川西平原就成为改变这里大地面貌、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提供条件的一项关键措施。

  大约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守。作为地方长官的李冰十分关心人民疾苦,为发展地方经济,他访问了当地乡亲父老,察看了各地的实情,下决心要治理岷江。

都江堰李冰资料(李冰父子和都江堰)(1)

  首先,他同儿子二郎率领众人在玉垒山凿开了一个宽20米的口子,取名为“宝瓶口”,寓意这是把岷江水引进川西平原这个宝瓶的口子。玉垒山被分离的那一小部分就叫做“离堆”。宝瓶口是引岷江水入内江的总入水口。

  为了使水流进宝瓶口,李冰还在江中构筑了一个分水堰。水流到这里,遇到了分水堰就分做两支,其中一支只能流进宝瓶口,从而保证了宝瓶口的引水功能。

  但是江心水急浪大,修建分水堰十分困难。最初采用在江心抛石的办法,但筑起的石堰抗不住洪水的冲击,几次筑成,几次冲垮。但李冰毫不灰心,最后发现岷山盛产大竹,当地人用竹盖房、编笼,都很强劲有力。于是他就让竹工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沉入江底。由于竹笼很大,盛石很多,江水无法冲走。终于用这个办法战胜了急流,修成了分水堰。分水堰迎水的一端做成尖形,就减少了水对堤堰的冲力,故取名“鱼嘴”。

  鱼嘴把岷江的流水分成两支。西支叫做外江,就是原来的岷江;东支叫做内口,就是流进宝瓶口的水流。这样,宝瓶口就成了灌溉大渠的渠首。宝瓶口以下水流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在千里川西平原上形成了一个灌溉水网,把水送进每一块农田,使它们成为年年丰收的稳产田。分水堰两侧都垒砌大卵石护堤,称内、外金刚堤,从此,分水堰就很坚固了。

  但是,每当岷江发生洪水时,如果过多的水流进入宝瓶口,就会引起平原水患。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发生,李冰又在分水堰的下水端,修了一道叫做“飞沙堰”的溢洪道。飞沙堰的高度较低,如果内江水过高的时候,水就会漫过飞沙堰,自动地泄水到外江。这样,都江堰就建成了有史以来第一座自动控制水量的工程。为了用好这一工程,李冰还做了一个石人,立在内江中,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作为观察内江水量的标志,使水位保持在足以上肩以下的区间。

  为了使都江堰更好地发挥作用,李冰规定每年要维修一次。岁修的原则是“深掏滩,低作堰”。深掏滩就是说掏挖淤积的泥沙要深些,才能保证灌溉水量;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不要过高,以免泄水不畅,引起川西平原的水患。

  至今,都江堰已使用2000多年了,但因其设计合理,同现代水利工程相比仍是佼佼者。1949年时全堰灌区仅为200余万亩,现在已扩大为800余万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