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穿藏青色(你不知道的穿青人)
你不知道的穿青人
张西涯 | 文
@贵州情韵倾情出品
2017年4月24日,小雨。早上7点,我和苹果登上从安顺开往纳雍的火车,目标直指穿青人第一乡—纳雍县勺窝乡。
我的学校是民族院校,穿青人是其第57个少数民族,我很荣幸被钦点为此次调研的小组长。
老实说,本来打算上网查查资料,再写个调研报告就完事的,可后来想想,不能辜负老师的信任呀,还给了经费,就这么吞下去也怕噎着,毕竟是从小长在红旗下,根正苗红的好孩子。
所以我诱拐了苹果。是的,调研小组就我一个人…
下了火车后,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却丝毫未能撼动心头躁动的小火苗,第一次进行学术调研,兴奋、激动、欢喜自不言表,更多的是忧虑,担心此行失望而归。
在车上的时候,脑海里各种想象此刻勺窝的景象:也许路上正走着一个头顶雨帽,身着青衣,肩挑箩筐的妇女,石板小道旁的屋檐下一个抽着烟斗的老大爷笑着说:干活去了呀…
此情此景,大概是哪个电影电视情节。
探寻穿青之旅由此开始。
穿青人
穿青,以“衣尚青”而得名。康熙三年吴三桂平水西之后,民间流传着一本木刻唱本——《水西传》,其上记有:“阿比那由(地名),穿青六百万。”由此可见,穿青一词来源于明代,甚至更早。
“穿青”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所属的十多个县,其中纳雍和织金两县人数最多,勺窝乡90%以上都是穿青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公交大叔、出租大姐、小吃摊主、餐馆老板…都是穿青人。丝毫不夸张,在勺窝街上,随意询问,十有八九都是穿青人。
穿青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2014年贵州省下文普查穿青人挂靠其他民族的意愿,遭到大部分穿青人的不满,均表示不愿意挂靠,虽说优惠待遇照旧,但本民族的根不能忘。
以我的经历来看,穿青人朴实热情、热情好客、果敢率真,极好相处。遇到一个古道热肠的公交大叔,到了车站门口,直接叫人领我们到开往勺窝的车上,不用停顿,下车直接上车,很强势!还有帮忙拦车的小吃摊主,耐心解答的餐馆老板,极力挽留我们的出租大姐…
图腾
穿青人以山魈为图腾,祭祀的“五显神”即为猴类山魈。过去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到十五,穿青人都要由他们的巫师披上熊皮装扮成山魈模样,各村各户追逐驱赶瘟疫。
服饰
穿青人,喜穿细耳草鞋或反云勾鼻花鞋,脚扎青色绑带,穿三节衣两节袖的滚花边大袖衣,拴腰带,戴大勾耳环,梳三把头。
大袖衣
大勾耳环
三把头
跳五显神
跳五显神,俗称“跳菩萨”。穿青人信五显神,家中供奉五显坛。每逢婚丧嫁娶,总要请人跳五显神。明代中期以前为庙祭,一年一祭,后改为家祭,有消灾去难之说。
婚丧
餐馆老板说:“以前呐,结婚前女方必需在亲戚朋友面前大哭一场,现在不兴了”。据说穿青女孩的左手都会留着长长的指甲,遇到心仪之人,就把自己的指甲掐进他的手心,让他的鲜血留在自己的指甲上。小伙子们注意了,要是被掐,可别跟人急啊!
以前的丧葬习俗有草鞋荐亡、竹棍报丧、垫鸡鸣枕、火把送葬、鹊窝掩井等。现在大多和汉族一般无二了。
建筑
穿青人以前的建筑特征已无从考证,如今大多是黑瓦白墙的古典风格。事实上这也是贵州黔西北地区的建筑特点。上图为勺窝乡的穿青人大街。
勺窝特色城镇新区内还建有一个穿青民俗文化广场,面积达到18000平方米,可容纳3万余人观看演出。
总的来说此行收获颇丰,总算是掀开了穿青人神秘面纱的一角。
但她仍然充满了神秘色彩,还有很多未知、精彩的文化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当然,不断挖掘其秘密的同时,应保护她现有的文化,让穿青文化汇入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为其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注:部分图片来于网络和勺窝乡人民政府
作者
张西涯,一个梦想拥有绝世武功,回到古代当大侠,行走江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现代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