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洞民间故事大全(历史传说故事九莲灯的故事)

陶公洞民间故事大全(历史传说故事九莲灯的故事)(1)

三原白鹿塬腹心,西岳庙(唐高祖李渊的家庙)以东二、三里路,有一条延伸到赵氏河谷的深沟叉,这条沟叫闫家沟。

早先,据说这儿并没有沟,只是一道曲里拐弯的胡同。那时塬区尚处于林荫蔽日、芳草萋萋的原始状态。只有塬心有泉水处分布着不多村庄。人烟主要集中在赵氏河流域。河谷也浅,两岸人靠渔猎种田为生。

后来人烟渐增,有一闫姓人家搬到现闫家沟处,历经几代辛勤开拓,将周围大片生荒变成良田,安居乐业扎稳了脚。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闫姓人丁越来越旺。永康陵定位后,闫家人发现他们居住的附近,一到夜间,总会出现九个莲花灯,飘悠到唐永康陵附近,黎明时又回到这儿消失。经观察,出处在胡同泉眼处。

九莲灯出现后,这一带兴盛发达了。阎家人丁兴旺,骤马成群。周围二、三里内土地都姓闫,遂在胡同两边起院盖房,形成了一个村落。

周围人都说闫家沾了好风水,那眼泉水分明是福泉。闫家人因知道九莲灯从此出,更把这眼泉水看得跟命一样,何况偌大一个家族要指靠这儿用水呢。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年夏天降暴雨,白鹿塬平地起水三尺。由于闫家居处低凹,洪水越聚越多,大水冲向闫家奔入河谷,闫家一家猝不及防被洪水淹没,胡同也被冲成了沟槽。

洪劫过后,闫家村消失了。涝池也不见了,唯有那眼泉水还在流。不过由于地形变了,泉眼如今挂在高高的沟道半崖上,流入沟底奔向河谷。赵氏河谷也深了许多。

闫家外出走亲、办事的人幸免于难的有十几口人。哭罢聚在一起商议:卖掉部分土地,在附近打窑洞住下,打理往后的日月。

又过了几年,闫家日子刚慢慢有了起色。又是一个三年大早,塬区禾苗枯死,树皮草根殆尽。四时不竭的神泉也断了流,经常出现的九莲灯也灭了迹。

人们四处逃荒,闫家男丁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一个老太婆和三个儿媳和五个孙媳。

有一晚老太婆梦见唐太祖显灵说:“打算在此站,须要九莲灯现。”第二天老太婆将一门寡妇叫到一起商量后,一齐动手在沟崖上开出一条小路,顺着水竭的泉眼往进挖。

家中断了顿,便出去到外州外县要一阵饭,回来又坚持挖一段。这样往返了七七四十九天,老太婆倒下了,临咽气时告诚儿、孙媳们:九莲灯不出现她死不瞑目。

媳妇们应允一定挖下去,还是一段时间要饭,一段时间挖洞。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三个儿媳陆续死去,五个孙媳也死得只剩下一个人。由于饥饿劳碌,她也没力气站起来,虽然气息奄奄仍机械发疯般刨土。洞已挖了近一里路深,她挖着力竭声嘶地喊着:“九莲灯、九莲灯!”最后一口鲜血喷出也死于洞中。

这小媳妇死后当天晚下,有人看见从挖开的洞中飘出了九灯,神泉也涌出了水。周围活下来的人有了希望奔走相告,一齐汇集这儿来看。见到了死去的闫家婆媳的尸首,才知道事情真象。为永远记住她们,从此称这儿为闫家沟,将泉水涌出九莲灯出现的洞穴称九莲洞,每年春社秋祀,齐来这儿祭拜。

九莲灯一直夜间出现着,待唐王陵珍宝被盗走后,九莲灯也移到东北耀县境内宝鉴山上。在远处高高山巅上映射着白鹿塬。每值朔望、上食、元旦、冬至、寒食、腊社总会成蛇阵状闪烁在山巅上。有人说那是因为九个寡妇的灵魂附在九莲灯上向家乡人打招呼哩。

九莲灯千百年一直映射着,据说直到五十年代后期,白鹿塬上仍看得清清楚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