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姓(原创从三国志魏武帝纪看曹姓本支的起源)

作者:史遇春

三国曹姓(原创从三国志魏武帝纪看曹姓本支的起源)(1)

说到曹操,追根溯源,本文就说说曹姓本支的起源。

曹操的祖先、也就是曹姓本支的祖先,从写书人的记述中,可以知道:其最远可以寻根到黄帝。

黄帝,也就是人文初祖、即通常所谓的“炎黄二帝”之一的黄帝。

其实,众所周知,黄帝不仅是所有曹姓的始祖,更是华夏人文的始祖。

由此可知,不但天下曹姓是一家,而且华夏民族是一家。

这有点说教的味道,但是,不含感情,仅从历史的记载进行逻辑推理,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关于这一结论,真实的历史渊源究竟是不是这样,猜想,考证起来,一定会很费功夫;即便是考证下去,大约也没有结果,可能也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

那么,我们就以存疑的态度,相信写书人的记载。

既然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那么,曹姓认黄帝为“未定姓”的初祖,也无可厚非。

关于曹姓的起源,根据司马迁记述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理出一根清晰的线条。

据载,黄帝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

皇帝的众多儿子之中,有一个儿子叫昌意。黄帝的那个时代,是禅让制,传贤不传子。黄帝拥有天下,或许因为昌意不堪大任,或许是因为昌意不够贤能,所以,昌意就没有做成天子。

昌意的儿子叫高阳。高阳也就是黄帝的孙子,他也被称作帝颛顼。颛顼高阳是一位贤能的人才,所以,到了高阳时,他又拥有祖父曾经掌权的了天下。

高阳有一个儿子,叫称,其人没有事迹。

称有一个儿子叫卷章,此位没有典故。

卷章有一个儿子叫重黎。重黎生活的那个年代,在位做天子的是帝喾高辛。帝喾任命重黎专门管理火。现代人或许会笑问:“火有什么好管的?”其实,仔细想一想,在那远古时代,从茹毛饮血到可以餐食熟物,火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啊!在中国的各种图腾之中,火一直是其中重要的一员,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火的重要性,此处且不展开。重黎对火运用自如,功劳非常大。据说,重黎能够使火光在暗夜之中照亮非常广大的地域。为了奖励重黎管理火的优秀业绩,帝喾将重黎的名号命为“祝融”。什么是“祝融”呢?用现代的话来说,“祝融”的意思,大约可以翻译成“大光明的男神”。必须注意的是,这里的“男神”,可不是现代小女生爱慕的那种小白脸一类的对象,而是指男性的巫师、男性的神仙。正因为重黎对火的功劳,直至后世,他还被尊为火神、或者灶神。帝喾的那个时代,水灾很严重。所以,那时候还有个共工氏,也就是水神。共工氏和朝廷不和,总是兴风作浪,搅扰得天下很不太平。为了天下的安宁,帝喾就继续重用管火有功的重黎去收拾共工氏。火遇到了水,没有把水烧干,火却被水浇灭了。这算是一种寓指。实际情况是,火神重黎与水神共工氏的战争,最终以火神的失败而收场。朝廷不容有这样失败的状况出现,重黎必须面对自己的失败,并为此负起责任。重黎有功时朝廷已赏,重黎有过后官方必罚。与共工氏战斗失败的直接后果,导致了重黎的死亡。帝喾毫不客气地剁了重黎的脑袋,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帝喾不是那种生杀随意,断人根脉的恶主。所以,当年重黎一人有罪,帝喾也就只治重黎一人。帝喾并没有像后世那些暴虐的家伙一样,对重黎家族赶尽杀绝。帝喾念在重黎曾经对国家有功、对民众有劳的份上,在重黎死后,他授意将重黎的弟弟吴回划归重黎家族,以承继重黎一脉的香火,让重黎一支延续下去。除此而外,帝喾还任命吴回继续担任哥哥重黎的职务,做了朝廷的“火正”。所谓“火正”,就是掌管火的高级官员。“火正”也是国家管火的最高职务。吴回也是朝廷封赐的称号,他的称号和哥哥重黎一样,也被命名为“祝融”。

吴回有一个儿子叫陆终。陆终没有事迹可备查询。

陆终一共生了六个儿子。

神奇的是,陆终的儿子们似乎是剖腹产的。陆终的这六个儿子的名字均有记载:老大叫昆吾;老二叫参胡;老三叫彭祖;老四叫会人;老五叫曹姓;老六叫季连,芈姓、楚国的王族是这一姓的后人。

陆终的五儿子曹姓,名叫安(也有说叫晏安)。他大概可以算作是所有曹姓的始祖。

后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总之是在周武王灭掉殷商之后,周王朝为了表示对先世的尊敬,也为了安慰先世那些后代的人心,就把曹姓安的后人曹侠(也有说叫挟,史称“邾挟”或“曹挟”)封在了邾,曹侠也就成了邾国的开国始祖。这个邾,据说是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位置大概是在邹城市周围的地区。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邾国还曾参加过各国之间的盟会。到了战国时期,邾国最后被楚国灭掉了。

邾国被灭掉之后,邾国的子孙便分崩离析,四处流寓。邾国的曹姓,在灭国之后,一支在沛(今江苏省境内)安了家。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曹参的人跟随。刘邦坐了江山,评定功劳,曹参的战功在诸人之中位居第二。在萧何死后,曹参继萧何之后,成了大汉王朝建国以来的第二位丞相(时在汉孝惠帝刘盈统治期间)。

据说,仅就汉王朝统治期内而言,曹操的远祖可以上寻至曹参。从曹参死(公元前190年)到曹操生(公元155年),中间相隔345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曹姓本支谱系的传承延续,是否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尚不可知。

就因为有上面的“尚不可知”,所以曹姓本支的传承、曹操的家世,从其远祖曹参到曾祖父曹节,中间约300年是断裂的,或者说,中间约300年的传承,史书是语焉不详的。

曹姓本支的起源,说到此处,可暂告一段落,后面的事情,在曹操的家世之中,会详细说明。

(本文结束)

三国曹姓(原创从三国志魏武帝纪看曹姓本支的起源)(2)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