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大风歌表达了什么(刘邦大风歌为何只写3句)

都说汉高祖刘邦是“文盲”,这种说法我不是很赞同,所以之前有做过一期视频和大家探讨刘邦到底是不是文盲,其中就谈到他那首流传千古的《大风歌》。

历史上诸多文人学者对《大风歌》推崇备至,认为这首诗的“王霸之气”冠绝千古,所以将其誉为诗词中的“气概之祖”。我们知道,《大风歌》只有三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表达了什么(刘邦大风歌为何只写3句)(1)

刘邦

刘邦在建立汉王朝之后,江山并不安稳,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闹出的动静很大,于是已经贵为天子的刘邦不得不御驾亲征,平叛之后,刘邦回到了老家沛县,也就是现在的徐州。

他把从前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全都邀请过来大家齐聚一堂喝酒叙旧,所以《大风歌》的第二句说的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颇有种衣锦还乡的得意之感,这首作品,是刘邦酒到半酣兴致、浓时的即兴创作。

《大风歌》只有三句,我记得读书的时候,老师是这样讲解的,他说这首诗的第一二句,是抒发一种踌躇满志的豪放之气,而第三句却转为焦灼和惆怅,这一句写的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表达了什么(刘邦大风歌为何只写3句)(2)

刘邦

咱们要注意一下当时的背景,这是刘邦刚刚御驾亲征平叛归来,当时汉王朝建立不久,天下依旧时不时处于动荡的状态。

刘邦甚至一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再加上韩信彭越等功臣的谋反,此时的刘邦实际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这一次虽然平定了英布的谋反,但是以后,又有谁来帮他守住大汉的江山呢?

那么这首诗读到这里的时候,往往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诗,一般都有四句,当然刘邦的这首《大风歌》严格地来说属于楚辞的诗歌体裁,它本身是作为歌词来唱的,刘邦当时也是喝着小酒击筑而歌唱出来的。

刘邦大风歌表达了什么(刘邦大风歌为何只写3句)(3)

刘邦

大风歌为什么只有三句呢?很多人都比较奇怪,你像在写作格式上很接近的项羽的《垓下歌》就是四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有人说刘邦的大风歌是在模仿项羽,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当时的诗歌就是这种风格,都是喜欢在中间加上一个“兮”字来加强这种语气感叹的效果,比如更早些时候战国时期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样也是这种味道。

刘邦大风歌表达了什么(刘邦大风歌为何只写3句)(4)

刘邦

回到大风歌为什么只有三句这个问题。根据正常思维来看,刘邦在大风歌的第三句将自己的忧虑和面临的问题点了出来,想必第四句就要给出一个思考或者总结,但是没有,流传下来的,就只有这三句。

有人就猜想,当时刘邦在心里,应该是想好了第四句,但他有可能不好意思写出来,为什么呢?

因为在刘邦的身边当时已经没有韩信这样的良将辅佐,而他也开始步入晚年,“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说明:刘邦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指谁来帮我守住江山,还有选谁来继承江山的忧虑!

刘邦大风歌表达了什么(刘邦大风歌为何只写3句)(5)

刘邦

因为当时刘邦对太子刘盈并不满意,在选择谁来继位这个问题上,也是让他非常头疼的一件事,但这种事刘邦又怎么好意思在众人面前当成歌词唱出来呢?

况且,第四句涉及到的问题,一定是要深思熟虑以后才能定夺,很显然在酒宴之上并不适合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刘邦干脆就只留下了这三句,但正是这仅有的三句,却反而成为了千古名句!假设你是刘邦,你会怎样加上最后的这第四句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