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是不是都一样(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

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是不是都一样(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1)

都说社会是丛林,关系是尘网。

人们身处其中,都希望自己的情商能再高一点,活得能再通透一点。

只是要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最近重温经典老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发现当年的嬉笑热闹之下,朝堂之上,君臣之间,无一不流露出强者交锋的智慧。

没有人能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即使是大清国的皇帝,乾隆与大臣之间也是斗智斗勇,相互妥协。所以一个人无论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心态。

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是不是都一样(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2)

1、竞合的心态:放下成见,不放下原则

“你有能耐去四库馆混混!”

“你有本事去军机处试试!”

和珅与纪晓岚,既是乾隆倚重的左膀右臂,又是一对见面就掐的活宝,他们在彼此的眼里,一个是只会讨好的谄媚弄臣,一个是只知风月的酸腐文人。都认为对方的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

乾隆见两人都把“不服”写在脸上了,就决定让他俩换岗,和珅去四库馆带领一帮读书人修书,纪晓岚去军机处总理国家事务。

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是不是都一样(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3)

两人摩拳擦掌,都准备轻轻松松干出点名堂,好让对方难堪,谁知刚过了一天,就不约而同地跑去小茶馆喝闷茶了。

和珅那一套治不了四库馆自视清高的大师们,纪晓岚也摸不着处理国家事务的门道。几杯茶下肚,两人决定放下成见,相互支招。

最后,和珅用纪晓岚教的方法恢复了四库馆的秩序,纪晓岚也通过和珅的分析,完成了皇帝交代的工作,对和珅总结的“大事大约,小事小心”的八字真言更是由衷钦佩。

几件事办下来,他们都对彼此的工作能力都有了新的认识。

纪晓岚由衷地说:“和二,我发现军机处真不是人干的活。”

和珅也回敬道:“你那四库馆也好不到哪去。”

看似相互吐槽,但话语间已经多了几分钦佩。

那两人从此相安无事了吗?并没有。

立场上,两人还是互不妥协,一个坚持为民请命,严惩贪官,一个坚持敛财,做贪官的保护伞,所以仍然明争暗斗,甚至很多时候还以生死相搏,但目标一致时,两人又能迅速放下成见,互相借力。

这就是纪晓岚与和珅的相处智慧,在“高度协作”和“保持自我”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这种良好的竞合心态,让两人牢牢占据着朝堂的C位,皇帝既乐于看到两人相互制衡,又乐于他们把事干得漂亮,这样的手下,靠谱啊。

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是不是都一样(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4)

“不以成见视人,不以结果视事。”

作家雾满拦江说“靠谱”的人都有这种特质。在这类人的眼中,事情永远无结果,只是处在中间状态,人也始终没有定型,处于不断自我完善之中,所以他们不以先入为主的眼光判断人,以尽量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合作。

识人的第一步,是放下成见。

合作的第一步,是坚守核心价值。

2、乐观的心态:放下焦虑,不放下心气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当皇帝的近臣绝对是一个高危职业。纪晓岚二人也经常因为办不对差事,下狱、革职、甚至押解法场,离砍头只有一步之遥。

像皇帝这样,“玩得就是心跳”,但凡心眼小一点,心早就不跳了。这种时候,一个乐观的心态就显得格外重要。

和珅因罪被乾隆革职,贬去宫里扫茅房。一品大员扫茅房,下属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平日里有仇怨的人又会怎么想,以后还怎么在这圈里混?这些问题从脑子里一过,心态真的容易崩。

可和珅不一样,他脱下官服,换上布衣,手拿厕纸,满脸含笑,见人就热情招呼:“您来呀,来来来” !看着这样一张笑脸,即使有心嘲讽之人,也骂不出口了。和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句真理。

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是不是都一样(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5)

不仅如此,和珅看到同僚便秘,还热情地奉上自制 “神药”,等同僚感恩戴德的出来,他已准备好了毛巾与清水,如此贴心的服务,外加更加整洁的如厕环境,果真如他所承诺的,让宫中的厕所焕然一新。

乾隆与纪晓岚暗中观察,发现他不但没有怨言,还以皇帝钦点的“茅厕清扫官”自居,闲时哼个小曲,干活欢快起劲,心气竟未折损半分。

这种能上能下,积极乐观的心态,连纪晓岚都不得不叹服,真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这边和珅扫厕所“渐入佳境”,朝堂之上,却因缺少治理曹运的银子而焦头烂额,满朝文武包括纪晓岚都束手无策,为解燃眉之急,皇帝封和珅为“巡查御史”,火速开展筹款工作。

这时候和珅拿乔吗?乘机提要求吗?都没有。

他立刻走马上任,以最快的速度筹措到了治理漕运的款项,乾隆这才奖励他官复原职,至此,纪晓岚口中打不死的“小强”又回来了。

放下焦虑,保留心气

很多有成就的人在磨难之时,都做到了这一点。

叶嘉莹先生能在“白色恐怖”时期,先生被捕入狱后,穿着白色旗袍在教室里从容上课,林徽因先生能在抗战时期,贫苦交加,疾病缠身之时,给家里的陶土罐里插一把野花。

这些都是放下焦灼,又心气未散的表现。

俗话说“心刻者,寿必促”。

放不下焦虑,心气又高的人,不要说达成目标,健康都成问题。

放下了焦虑,又散了心气的人,只剩下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只有放下焦虑,又保持心气的人,才有机会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3、成事的心态:放下脸皮,不放下目标

“纪晓岚能做事,不能做大事,能做官,不能做大官。”这是剧中和珅对纪晓岚的一段评价。 因为成事,很多时候需要一种不要脸的精神,而这一点,身为读书人的纪晓岚确实不如和珅。

朝廷缺钱修理漕运,和珅奉命筹钱,在进京的城门处设立关卡,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都要收取数额不等的过城费。一位读书人骂骂咧咧地扔下银子走了,一位官员说我没带这么多钱,和珅说你穿的这一身就不错。于是这位官员把衣服压在了关卡,顶着寒风、哆哆嗦嗦骂骂咧咧地也走了,将来想起和中堂,肯定会狠狠地啐上一口,纪晓岚跟乾隆说这些作法太野蛮、太不要脸。这时乾隆开始护短了,整个事件中,他是唯一不骂和珅的人,因为治理漕运的银子有了,最大的问题解决了,满朝文武,除了他,谁又愿意被人戳着脊梁骨把事办成了呢?

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是不是都一样(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6)

暂且不论和珅的人品,单从“做事”的角度,“不要脸”之后,事情确实好办了,人也好相处了。

有“半个圣人”之称的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很清高,动辄指责这个不忠君,那个不爱国,谁不配合工作,他就行使“专折奏事之权”,把报告直接打到皇帝的案头上。结果呢,不但没有威慑同僚,反而引发了更加尖锐的矛盾。

第二次出山时,曾国藩彻底放下身段,撕掉脸皮,每到一个地方都对当地的官员拱手含笑,即使是小小的县令,也能得到他一句“惠乞指针”,意思是“欢迎你给指导指导工作”。以前被他严格控制的“保举”,现在也彻底放开,在打下武昌后,他就一口气签发了三百人的“保举证明”。这在以前的曾国藩看来,都是些“不要脸”的举动。而促使他完成这一转变的,就是“消灭太平天国”这个不可动摇的目标,在这个大目标前,个人的骄傲和面子,不值一提。

俗话说得好,“死要面子活受罪”。

砍去一些多余的自尊,多一些务实的行动,紧盯目标,放下身段,人生就会轻松得意许多。

4、成全的心态,放下表现,不放下锋芒

《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第一部中,有两次经典的“对鱼”的情节。第一次,“铁三角”被困于放鱼的仓库,为了打发时间,纪晓岚提议“对鱼”,所谓“对鱼”,就是以鱼为题,出口成章,谁对错了谁就受罚。乾隆向来以文采自居,自然附和。

纪晓岚对“鱼目混珠”。

乾隆接“鱼龙变化”。

轮到和珅,“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狗屁不通!几轮下来,乾隆与纪晓岚平分秋色,和珅却始终对得乱七八糟,每次都挨罚,纪晓岚更加拿他取笑。

第二次对鱼,和珅与纪晓岚被困于小岛,小月提议两人再次对鱼,纪晓岚略带轻视地说,“我对什么鱼,我哪有对手?”和珅微微一笑, “请问纪大人,五色鱼典出何书?”

“典出水经注”。

“半面鱼呢”?

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是不是都一样(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7)

几个回合下来,纪晓岚才惊觉和珅的学问不下于自己,要知道,这比第一次对鱼难度要大得多,典故、出处都得说明白,和珅能不落下风,可见只是在乾隆面前故意藏拙而已。

这时和珅乘机敲打,只有笨人,才会不分场合地卖弄学问,而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隐藏智慧,什么时候该露出锋芒。

如果两人逞一时之快,不小心让乾隆落了败、下不了台,最终吃亏的只会是他们这两个做下属的,而现在领导不在场,他要让纪晓岚看到自己的真实实力,收起轻视之心。

这时纪晓岚才恍然大悟,“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也曾建议年轻人,要懂得隐藏智慧,过于高调地表现自己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也要让别人有表现智慧与立场的机会。

这个道理对身处高位的人,同样适用。

纪晓岚掌握了山东巡抚与和珅的贪污罪证,乾隆亲自向纪晓岚求情,说你们要是把和珅折腾死了,我就真成了孤家寡人,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了。这时纪晓岚再想置和珅于死地,也不得不收手了。

只是领导私心袒护总是理亏,所以乾隆表现出一种“你说得对,你在理,但能不能替我想想,我像离不开你一样离不开他”的示弱姿态,让下属少了些怨气,多了份谅解。

以成全的心态,及时闭嘴,适当让步,让他人找到存在感。

以最快的锋芒,展现能力,达成目标,让他人收起轻视之心。

这才是高手。

4、写在最后

有一集中,纪晓岚曾半真半假地夸和珅,“和大人开口三分笑,可以媲美弥勒佛。”

和珅也半真半假地回答,“大肚能容,开口便笑,便是和某人的境界。”

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是不是都一样(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8)

心态对了,境界自然也上去了。

这个心态,是放下成见,合而不同;

是放下焦虑,心气不散;

是放下身段,多些自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