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

我国是个人情社会,溜须拍马是人情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溜须拍马这词,要分成溜须和拍马。

溜须这个典故来自北宋真宗时候,有个大臣叫丁谓,这人善于察言观色,情商特别高,但是都用来跟皇帝逢迎献媚。宋真宗还挺对得起他,封丁谓是副宰相,这时的正宰相是寇准。丁谓暗自琢磨:“我不能只搞定大老板。中层领导也很重要。”所以他对寇准也是各种讨好。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1)

一次,二人一起吃工作餐,寇准因为胡子长,粘了饭米粒。丁谓赶紧凑过去,假装伸手轻轻地给寇准捋胡子。把饭粒顺便捋下去,嘴里还说:“您这胡子可真漂亮,怎么能保养得这么好,真让人羡慕。”

寇准是非常通透的一个人,看透了丁谓这是在讨好自己,便哈哈大笑讽刺丁谓:“你大小也是个宰相,这世间还有替人溜须的宰相?”

从此丁谓多了一个绰号“溜须宰相”,溜须一词的典故就是丁谓给寇准捋胡子。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2)

拍马一词是古代北方人打招呼的礼节,跟现在西方人见面拥抱差不多。

那个时候北方人骑马与熟人见面,习惯下马来互相拍拍对方马的屁股,再说一句好马好马,有些人的马不怎么好,瘦骨嶙峋,但出于礼貌,也得说一句好马好马。

后来拍马这个习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到中原,中原人觉得很有意思:“这不就是一种奉承嘛,以后遇到谁在奉承人的时候,就可以借用这个。”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3)

就这样拍马这词就传了出去。

溜须和拍马典故不一样,但是词义都一样,就是我们今天说得拍马屁。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但是咱们老祖宗拍马屁都是有讲究的,必须有文化,没文化还要硬拍,那么丁谓这种留下个笑柄算是轻的,严重的会搭上性命。

一、有文化的拍马

有文化的拍马,不但不会被人耻笑,甚至能青史留名、受人敬仰。

宋朝有个叫张才翁的人,在临邛县的司法系统任职期间。凭借自己有才华便放荡不羁。而他的上司郡守张公庠[xiáng],为人刻板又刚直,特别注重礼数,所以对于张才翁的轻浮狂放,不怎么待见,甚至还挺讨厌。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4)

张才翁虽然狂放但不傻,知道上司讨厌自己,也知道得罪上司没好处。为了前途他就得想办法跟领导拉关系。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拍马屁。

张公庠虽然刻板正直,却也是个风雅之人,也喜欢饮酒作对写诗填词。有这么一天,张公庠兴致高昂,带着下属去白鹤山游玩,然后大摆宴宴。

张才翁这种不被上司待见的人,是不会被邀请的。不过张才翁自有妙计,他找到了宴会现场负责安排歌舞的人,这人叫杨皎。张才翁私下嘱咐杨皎说:“我们这个张老板是风雅之人,席间酒过三巡他一定会写诗,等他写完你马上抄下来,派人送到我这,我有重谢。”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5)

果然宴会刚开始不久,张公庠便手痒,忍不住写了一首七律,《游白鹤山》

初眠宫柳未成阴,马上聊为拥鼻吟。远宦情怀消壮志,好花时节负归心。

别离长恨人南北,会合休辞酒浅深。欲把春愁闲抖擞,乱山高处一登临。

张公庠才华有限,这首七律虽被流传下来,但也不是什么名篇。大概意思是说:“我不想做官、想归隐,但皇命难违,我不得不做这官。所以见人家游山玩水,自己很羡慕也很伤感。”

这诗写得没什么亮点,还挺矫情。所以张才翁一看这诗嗤之以鼻,当然他看不上张公庠的才华,但这马屁还得拍。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6)

诗写完了,酒席宴前这很风雅的场合,会有乐队演唱,现场把这诗编到曲子里唱出来。宋词是怎么诞生的?词者诗之余也,写完的诗,为了配合演唱,会把这诗改成适合演唱的长短句,这就是词的由来。

张公庠写完这诗,便传了下去,就是等着乐队编曲唱出来。这个时候张才翁得到了这首七律,施展平生所学,迅速在原稿上增增减减,改出一阕词来。

这词牌子叫《雨中花》

万缕青青,初眠官柳,向人犹未成阴。据雕鞍马上,拥鼻微吟。远宦情怀谁问,空嗟壮志销沈。正好花时节,山城留滞、忍负归心。

别离万里,飘蓬无定,谁念会合难凭。相聚里,休辞金盏,酒浅还深。欲把春愁抖擞,春愁转更难禁。乱山高处、凭阑垂袖、聊寄登临。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7)

内容没变,形式上由诗改成词。这阙词的意境和水准,远在张公庠的那首七律之上。诗改成词后,派人快马加鞭送到杨皎手里。

杨皎安排歌妓,把这阙词唱了出来。一曲完毕四座皆惊,在座没有一个不惊讶的。唱出来的词确实是在张公庠的七律扒出来的,张公庠刚写出七律诗的时候,在座的人只是象征性地恭维几句,但是这阙词的水准可真高。

张公庠自己也纳闷,就问杨皎缘由,杨皎如实告知。张公庠觉得这词写得真好,他是爱才之人,见张才翁这阙词水平很高,还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是难得的知音。他崇尚知己之交,所以对张才翁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再嫌弃,一下子由边缘人变成了心腹。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8)

后来这阙《雨中花》收录在全宋词当中,这张才翁仅凭拍马屁讨好上司,博得了好前程,还博得了个才子名声。

二、没文化的拍马

没文化的拍马屁会招人嫌弃,还可能阻碍前途,甚至有杀身之祸。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的梁武帝,叫萧衍,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是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9)

这一天梁武帝兴致大发,带领群臣游山玩水,正在烟雨朦胧的湖上尽兴泛舟的时候。有个大臣想趁机拍马屁,梁武帝文化不低,所以这大臣拍马屁也想掉掉书袋:“圣上啊,烟波浩渺、圣上亲临盛会,正可谓帝子降兮北渚。”

“帝子降兮北渚”是屈原《九歌》里的一句话,意思是天子降临到了北岸。这大臣的意思是捧梁武帝,把梁武帝比作真命天子。没想到梁武帝勃然大怒:“把他给我推出去杀了。”

梁武帝被捧反而要杀了大臣,他不识好歹吗?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10)

梁武帝说出一番道理,“帝子降兮北渚”下一句是“目眇眇兮愁予”。这两句放在一起解释为:屈原说“上帝之子降临到北岸,可是我眼神不好看不清,心里很忧愁。”

正巧梁武帝眼睛有问题,一只眼睛半瞎不瞎的独眼龙。所以梁武帝在这种事上既敏感又忌讳。

大臣说了句帝子降兮北渚,梁武帝自然联想到目眇眇兮愁予:“你嘲笑我是独眼龙,讥讽我眼睛不好使。”

这大臣的结果可想而知。文化不高还附庸风雅,硬装文化人,就记那么一两句还不如别卖弄,结果拍马屁拍丢了自己的性命。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11)

三、拍马屁需要情商

拍马屁情商很重要,有文化也不一定能把拍马屁拍得恰当。

比如李白拍马屁就不行。李白34岁那年,仕途之路走不通。他就想找荆州长史韩朝宗抱一下大腿,写了一首拍马诗,名字叫《与韩荆州书》。

第一句咱们很多朋友都知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句诗很有名,前后有前后文,李白第一句诗是这么写的: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12)

意思是:我李白闻听天下文人相聚,一起讨论天下事,他们都称宁可不当万户侯、也想认识韩大人您,您为啥让人仰慕到这程度呢?

李白想吹捧韩荆州,他不写成“白说”,而是用“白闻”。意思是李白听别人说的,不光李白这么说,所有人都这么说。这个“白闻”用得非常好。把这韩荆州捧成了一个、让天下才俊宁愿不要高官厚禄、也都要疯狂追捧人。然后还反问:“领导你为啥这么受欢迎呢?”

感觉很肉麻,但是领导很吃这套。可是李白的性格狂放不羁很傲气,前面马屁拍得挺好,到后面就拍糊了,马屁拍着拍着就成夸自己了。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13)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这一段是李白的自我介绍,看上去貌似低调,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傲气。

“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这句诗的意思:韩大人你为什么还爱惜你手里攥着的权利,你就给我个官位,让我扬眉吐气激昂青云。

李白这意图很明显:“我捧你为啥,你该给我官当。”韩荆州一看很是不爽,心想:“你这不是真心的捧我,为了当官忽悠我,而且还抱怨我不给你门路。”直接让李白吃闭门羹。

怎么看溜须拍马(溜须拍马是怎么来的)(14)

很可惜,李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拍马屁的开头。所以说拍马屁这事,还得看天分,也不是有文化就适合,拍马屁还需要情商。

如果自觉没那份情商,不能把马屁拍的又有文化又清新脱俗,就不必尝试讨好别人。老老实实当个本分人,或许能在众多马屁专家当中脱颖而出,收获自己的好前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