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小学争做劳动小能手(永川区中山小学)

春期开学后的一个下午,在重庆市永川区中山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化身“小农夫”在“责任田”里松土、播种、浇水。该校校长王龙江介绍:“每学期开学,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除草、播种,并汇总劳作素材定期发布在学校公众号上。”

这只是中山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缩影。为有效引导学生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中山小学充分利用校园整体搬迁之机,开拓劳动教育场所,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开展劳动课题研究,督促学生通过身体力行,增强自理能力,感悟劳动之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城南小学争做劳动小能手(永川区中山小学)(1)

师生共同进行劳动实践。永川区教委供图

突破难点

转变“三方”劳动观念

“整理抽屉做准备,拿好书包有序放,拉上拉链不要忘……”开学当天,在中山小学一年级1班教室,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整理自己的书包。这是本学期中山小学一年级1班学生的第一节“养成自理好习惯”劳动课,和语文、数学等传统文化课相比,劳动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

实施劳动教育之初,中山小学就针对部分学生、家长、老师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较低等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研判,并针对研判的难点开“处方”,逐项“破题”。为了转变学生、教师、家长的劳动观念,中山小学校级干部带头参加各项劳动活动,并通过LED屏幕、校园广播等形式向教师、家长、学生讲解劳动的意义。为了提升劳动技能,中山小学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师生学习各项劳动知识。

中山小学副校长唐正莉表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如今一个个难点逐步被解决,学生、老师、家长的观念得到了转变,劳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创设条件

建好“三大”劳动场地

走进中山小学劳动体验室可以发现,室内厨具、卧室用品等“劳动用品”层出不穷,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生活技能,还能在实践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劳动体验室也在学生们的装扮下变得整洁又美丽。

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从2021年3月中山小学正式搬进新校园,便因地制宜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开设了劳动体验馆、劳技室,不断开发劳动课程“新品”,凝聚家校社协同力量,完善劳动评价机制,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学生在校园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劳动氛围,时时感受到劳动带来的获得感。

城南小学争做劳动小能手(永川区中山小学)(2)

学生为树浇水。永川区教委供图

“劳动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其所带来的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个人精神生活的富足,是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中山小学老师赵娜表示,学校还将劳动实践与课程、传统节日相结合,让劳动成为常态化,让有效的基地无限的延伸,既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又让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课题研究

推进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为了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早在2021年9月,中山小学便举行了劳动教育课题专题讨论会议,开展《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题建设研究》区级课题研究。一年多来,中山小学根据课题中的劳动教育规划,编制种植、烹饪等“土教材”,开设劳动基础课程和劳动特色课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不断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强等劳动品质,促进学生阶段性完成劳动教育目标。

劳动教育带来的变化是看得见的。如今,中山小学绝大多数孩子都掌握了多项劳动技术。不仅如此,动手、动脑促进了学生对大自然、对知识的渴望与好奇,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劳动实践不仅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同时给学校带来了活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王龙江对学校下一步劳动教育的推进充满信心:“中山小学将坚持以三大劳动场地为依托,以劳动课题研究为引领,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永川区教委供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