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碚的历史(书说北碚北碚缘由)
碚,石立口,一个好像专为一座城市而生的字。今天开始讲讲这座城市,北碚。为什么讲北碚呢?因为它有代表性。北碚现在是直辖市重庆下属的一个区,百多年前,还只是个属于四川巴县的乡场,普通水码头。经过15年的建设,变成一等县。我要讲的,就是这段变迁史。
今日北碚城
四川四川,那河流远不止四条,著名的,就有长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沱江,大渡河。这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1400多条河流,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体系:川江。川,不是河,是四川。江,不是一条,而是一个网络。
四川西靠青藏高原,东接长江中下游平原,相对落差超过3000米,有高山,有盆地,除了成都平原,其他多是丘陵山区,交通极其困难,那真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幸好有川江,少有小桥流水的雅致,多是大江东去的豪情,顺流而下,拉纤而上,虽然免不了急流险滩,可总算解决了交通的难题。中国自古亲水,但凡筑城,无不是在河边。一则近水而居,便于生活、灌溉;再有借水通航,快捷省力;还可作为军事屏障,设置易守难攻的防线。
合川,三川汇合,再直奔朝天门,是连接川西、川北和重庆的重要节点,嘉陵江在此,接涪水,纳渠河,水量巨增。再斩断华蓥山系南段三支脉,左华蓥,右缙云,挤出沥鼻、温汤和观音三个峡谷,全长27公里。两岸悬崖耸翠,幽深秀峭,河道狭窄,峡水迤蓝,成为著名的嘉陵江三峡,古名巴峡,亦称东阳峡。
四十年代的北碚场
诗圣杜甫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后一句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巴峡,不是说在湖北巴东吗?那该从巫峡穿巴峡呀,怎么倒起说呢?其实巴山字水,不仅有巴山,也有巴水。据《水经注》,合川以下这段嘉陵江,就称为巴水。巴峡,自然就指嘉陵江三峡。《三巴记》称这段为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从成都到长安,翻秦岭说起近点,但其艰难险阻,哪是现代出行只看到处处桥梁、隧道的人们能想象的呢?李白一会儿唱:噫吁兮,危乎高哉,一会儿念: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就是形容翻山越岭之难。你想呀,杜甫奔向长安,是携妻带子,还得把草堂里的一应家当尽可能都带起走,取道涪江,经嘉陵江,转长江,过襄阳,再达洛阳,才是方便之道,绕那么一大圈,也比翻秦岭来得松活。所以是:即从巴峡穿巫峡。
这巴峡右边,便是川东名胜缙云山。《方舆胜览》中称其为巴山。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朝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是在这缙云山写的。
嘉陵江三峡,上接合川,下达重庆,是川东北重要航道,人来货往,不可或缺。峡江两岸,分属四川的合川、江北、巴县、璧山四县。船只停靠的地方,叫码头,沿江城市之间,也会根据交通情况,设置中转、休息的码头,形成一些聚落,方便客货往来。由码头而集市,由集市而乡镇。这集市,方言叫场,市场的场。在温汤、观音二峡间,东西两岸都有平坝缓坡延伸,正好既是宜居之地,又是往来木船冲滩过峡时休憩之所,还可根据需要临时征集纤夫,便自然生成两个场镇,东边是江北县的东阳镇,西边就是巴县的北碚场。
北碚场全景
按民俗专家邓少琴先生的考证,碚,是大石头伸入江中的意思。你看,码头上游百米开外,真有一块巨石,横亘嘉陵江。人称白鱼石。北碚,因这块伸入嘉陵江的巨石而得名。碚字,也成为地名专用字。
而据《说文解字》,这碚字的右边,是一个独立的字,读作咅pou,三声,由小篆字形分析,是否字加一点,有拒绝的意思,表示对主体的否定,引申为改变原来的状态。石立河口,阻隔江水,小小的改变了流向,变出一个北碚场。
那么,北碚又是如何从一个乡场,变到城市的呢?这故事就长了,且听我慢慢道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