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叫不叫茱萸节(重阳节登高敬老插茱萸)
今天是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老人节。这一节日的确定与中国古代的阴阳观念有密切联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节日才定型。重阳节的习俗主要有登高宴饮和插茱萸,后来,重阳节又与仲秋养老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奉养老人成为重要节俗。这些节俗都是怎么产生的?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一、重阳节的节日流变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每逢重阳节,人们都会进行登高、饮宴、赏菊、敬老等活动。但提起重阳节的起源,具体细节已经不太清楚,但还是可以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勾勒出一些线索。“重阳”二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成书的《楚辞》当中,书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宋人洪兴祖注解道:“余谓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所以这是指九重天的意思。
《楚辞》中的“重阳”还没有跟节日挂钩。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节日的产生已经有了理论基础,即阳与九建立联系。其实早在《周易》中,就已经将九定为阳数,书中写道:“以阳爻为九”。而且从汉代开始,人们对于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等阳数(中国古人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重叠的日子都十分重视。西晋时期葛洪记载汉代时,“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并祓禊登高。”
到了三国时期,将九月九日视为重阳日是可以确定了的。曹丕在给钟繇的信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意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曹丕解释了上文提到重阳的来源,那就是将双“九”都视作是阳数。而且强调在民间,百姓更看重其长长久久的含义,所以进行宴饮活动。
影视剧中的曹丕
三国以后,重阳节就很流行了。《晋书》中记载了“孟嘉落帽”的故事,九月九日这天,当时的大司马桓温召集众部下在龙山集会。突然一阵风吹过,孙嘉的帽子被吹落了但他自己没有察觉,桓温发现了并命令左右不要声张,私底下教孙盛作文嘲弄孙嘉,但是孙嘉当场以文回击,文章十分美妙,令在座的都啧啧称赞。同时《宋书》还记载陶渊明九月九日这天无酒可饮,于是走到家门旁的菊花丛旁并等友人送酒来。友人送到酒后,陶渊明直接打开就喝,直到醉卧于菊花丛中,并对友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由以上故事,可见在当时,登高宴饮、饮酒赏菊等重阳节的因素已经具备了。而且可以说从魏晋南北朝后,重阳节的习俗就没有经历太大的变化。
陶渊明采菊图
二、重阳节节俗与其渊源南朝梁吴均写的《续齐谐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时,一个叫做桓景的人,曾经追随他的师傅费长房在外游学。但一日费长房对他说:“你们家九月九日家中会有遭灾祸,你赶紧回去应对一下。应对之法是你们全家将茱萸系在胳膊上面,并且登高饮菊花酒,那此灾祸就可以消除了。”桓景听了之后赶紧回家照做。等到他们登山晚上返回之后,发现家里的鸡犬牛羊都死掉了。他咨询其师傅时,他师傅告诉他这些动物成了替代的物品。然后作者推测道:“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他认为这是重阳节习俗的起源。但重阳节的习俗应该是漫长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是突然之间风行的。
茱萸
上面的故事中,桓景避祸,进行登高和插茱萸的活动是师傅指导的避祸之法。但是这种说法明显带有很强的道教色彩,可能是一种人为的演绎。学者经过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古人的自然观念有关。中国古人是十分看重天象和星宿的变化轨迹,在季秋九月,一个重要的星宿——大火星退隐,而古人利用这颗星来判定时节。古人认为这是火神去休眠了,而世间的各种阴邪之物就会出现,甚至威胁人的健康。所以在此时间进行登高活动,登高了意味着离天神更近,就可以得到天神的保佑。
同时在晚秋时节,天气逐渐转寒,一些抵抗力弱的人经常因季节变化诱发疾病。古人把这种侵害身体的寒气认为是鬼魅邪气,为了祛风逐邪,古人的选择是茱萸。茱萸最早带有巫术的色彩,《杂五行书》记载:“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祸害也”。古人认为将茱萸挂在屋子里就有“鬼畏,不入”的效果。古人还茱萸起另一个名字“辟邪翁”。所以插茱萸逐渐成为重阳节的重要节俗。
三、重阳节和敬老节俗尊老敬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仲秋养老的习俗。《礼记·王制》记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周代养老、敬老的的举措是遍布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周代礼法规定人越老,就会在更方面予以更多的优待。如在犯罪惩罚方面,八十岁以上的老者犯罪可以不受罚。在饮食方面,五十岁以上要改吃粗粮,六十岁以上要经常性的吃肉,七十以上要有佐餐,八十岁以上要尽量多给提供一些珍馐美味。
为了宣扬尊敬老人的主旨,每年的仲秋之月,国家都会进行盛大的养老仪式和养老活动。那为什么古人要在仲秋时节进行养老活动呢?这源于中国古代的阴阳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季节变动与阴阳变换有关,春天昼变长夜变短,万物生长,古人认为代表阳;秋天昼变短夜变长,万物衰败,古人认为代表阴。而古人认为青年人代表阳,老人代表阴。所以将秋和老人相对应,认为是顺应了天地阴阳。
古人宴会
而且从农事的角度出发,仲秋之月正好是一年农事结束,五谷丰登的季节。一年的祭祀等活动也基本集中在这个季节。《礼记》记载:“季秋之月,……是月也,大飨帝,常牺牲,告备于天子。”在用丰盛的食物和酒水祭祀完天地和祖先之后,古人并不会将其丢弃掉,而是用来孝敬和供养老人,因此在结束大的祭祀典礼后,养老成为一件重要的事情。
东汉开始,随着重阳节日的产生,原始仲秋之月奉养老人的活动逐渐与重阳节结合在一起,利用重阳节举行的宴饮活动同时进行奉养老人的活动。
重阳节看重菊花,其实与古代的养老习俗也有一点关系。菊花又有“万龄菊”、“延寿客”的名字,一直带有长寿的花语。在《荆州记》中记载了有个菊花源的山谷,谷中的小河岸边长满了菊花,当地人就喝河中的水,而当地二三百岁的老人有数百人。作者感叹道:“菊能轻身益气,令人久寿”。可见古人认为菊花是与长寿联系在一起的。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文史君说:重阳节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的自然时序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其最初源于古人因为时节变化,而产生的避祸心理,并逐渐结合了秋忙丰收之后的祭祀和聚会活动。在发展中,晚秋养老的习俗也加入重阳节中,使这一节日内涵更加丰富。
唐代诗人王维写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是亲朋好友一起郊野聚会的节日,正好寄托思乡游子的的抑郁情感。近几年,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倡导下,重阳节也与其它很多传统节日一样,出现了复苏的景象。诸如登高、敬老等习俗,也在各地开始重演。但中国古代的很多节日习俗,背后其实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古人的自然观念。抛开这些历史和观念,单纯的去重现习俗活动,文史君觉得这只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演”而已,算不得真正的文化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中华书局。2006年。
萧放:《重阳节俗漫话》,《文史知识》,1999年第10期。
郭佳:《寿星崇拜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论文,2013年。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