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春天的传统节日和典故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节日和很多美好的传说故事有关,和一些历史典故有关,和一些农耕节气有关。但都蕴含着我们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比如被称为中国人最硬核的节日“端午节”,明明是五月被称为“恶月”,但是我们却用节日来面对这个多瘟疫灾害的月份。在考试中节日和典故也时常出现,大多数考生可能只知道该节日,却不知道相关典故,或者对某些节日有误解。本文就来和各位聊聊春天的节日背后的故事。

春天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春天的传统节日和典故(1)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在传统节日中有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称七月半或者鬼节),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其实这三个节日都和我们中国的道教有关。上元节,天官赐福;中元节,地官为人赦罪;下元节,水官解厄。在考试中,元宵佳节考的比较多。可以结合古诗词,常见的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等。尤其是遇上“农历十五”月亮正圆,元宵节的月和中秋节的月就很容易在古诗词中弄混了。

三月三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这三个节日放在一起说,其原因在于这三个都是春天里经典的节日,并且前后顺序相连。先说上巳节,这个节日很多同学其实都比较陌生了,但是放在古代可是的大节日。相传三月三也是黄帝轩辕氏的生辰,在魏晋之后上巳节就定在了阴历三月三,有沐浴驱邪习俗。在先秦时期,这也是个情人节,有男女相会的大型活动开展。同时我们熟悉的女子十五岁“及笄之年”的“笄礼”也就女子的成年礼也是在这一天举办,被称为女儿节。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几天的时间,所以很多习俗和清明节相似,比如吃冷食。但也容易和清明节弄混。寒食节典故是跟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有关,晋文公用火烧山,逼介子推下山,却误杀了介子推和其母亲。晋文公懊悔不已,规定这几天家家户户不生火,吃冷食。清明节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跟农业相关。我们现在想到清明节会自然和祭祖上坟联系在一起,但是清明节的活动主要还是踏青、春游为主。当然,我们也熟悉“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的名句,也透露出了这段时间雨水比较丰富。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这三个日子可以连在一起放个小长假,名为“春假”。在古代这样的“春假”是我们人与自然的共生的表现。

例题:以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巳节是阴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

B. 中元节,也称鬼节,是佛教的重要节日

C. 寒食节的产生和晋文公与介子推有关

D. “月上柳梢头”说的是中秋的月

解析:【答案】C。A选项上巳节是阴历三月初三,日子错误。B.中元节是鬼节,但是是道教的节日。上元节,天官赐福;中元节,地官为人赦罪;下元节,水官解厄。“月上柳梢头”是来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元夕”也就是元宵节(上元节),不是中秋节的月。故本题答案选C。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