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春生万物(春雨生百谷勤农养万物)
公历04月19日
22:45:21
正式迎来“谷雨”节气
雨生百谷,农养万物
谷得雨而生,人以勤为本
“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
谷雨,因降雨充足及时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而得名
是24节气中第6个节气
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
“泛水浮萍随处满”
谷雨后雨水增多
湖面池沼中浮萍开始生长
水中绰约的绿影
点缀着春末夏初的池塘
二候:鸣鸠拂其羽
“春谷终期吹羽翼”
布谷鸟开始鸣叫
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
田野里到处回荡着
“家家种谷”的殷切呼唤
三候:戴胜降于桑
此时桑树上
可以看到戴胜鸟
戴胜鸟头顶有长毛
又称鸡冠鸟
是有名的食虫益鸟
它会用特殊的长嘴
挖食各种昆虫和幼虫
其中害虫大约占到它总食量的88%
是保护森林和农田的能手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后温度慢慢升高
雨水增多
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江南一带的农家则在谷雨前后
关注雨水对茶叶和秧苗的影响
此时北方地区的小麦正处在生长期
要注意防旱防湿
预防锈病、白粉病、麦蚜虫等病虫害
同时要做好预防“倒春寒”和冰雹的工作
玉米也要开始耕地播种
关于“谷雨”还有哪些农谚呢?
跟小农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清明断雪 谷雨断霜
一般来说
清明之后,天就不会再下雪
谷雨到来,就不会结霜
此时温度适宜
很适合人们外出游玩
蔬菜瓜果也会快速生长
同时,也有“清明断雪不断雪”
“谷雨断霜不断霜”的说法
意思就是农业生产需要多留心
即使到了谷雨
也要多关注天气预报
做好气象和病虫害的防治准备
谷雨不种花 心头像蟹爬
谷雨时节气候温润
在黄淮平原的棉作区
农民总结出了
“谷雨前,好种棉”的经验
谷雨是棉农种棉花的风向标
这个时候很适合种植花花草草
很多花友也会选择这个时候种花
芦荟、绿萝、月季、吊兰
都是不错的选择
谷雨不下,庄稼怕
此时正是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
也是玉米、棉花的幼苗期
这些作物都需要充沛的雨水
来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最怕谷雨天旱无雨或缺少灌溉
就会严重影响最终的收成
小农人说
抽穗,指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发育完全的穗,随着茎秆的伸长而伸出顶部叶的现象,是决定作物结实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对外界条件反应敏感。
谷雨麦挑旗 立夏麦头齐
在北方的小麦种植地区
谷雨节期间越冬的小麦
开始了返青拔节生长的阶段
麦秆顶部长出最后一片叶子
像一面摇曳多姿的小绿旗
故被称为:“麦挑旗”
之后小麦开始抽穗
到立夏就长得很齐了
小农人说
返青期,指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的一段时间。
拔节,指稻、麦、高粱、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到一定发育阶段时,主茎的各节长得很快的现象。
除了丰富的农谚
谷雨的习俗也有很多
摘谷雨茶
“清明见芽,谷雨见茶”
谷雨至,茶叶长成
正是采茶的好时节
南方有谷雨摘茶的习俗
“谷雨茶”又名“二春茶”
这个时候温度适中
雨量充沛
采下的春茶色泽翠绿
滋味鲜活
祭海
“过了谷雨,百鱼近岸”
谷雨时节海水回暖
鱼群游至浅海地带
是渔民下海捕鱼的好日子
“骑着谷雨上网场”
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在这天要举行海祭
祈求海神保佑
因此谷雨节也被渔民称为
——“壮行节”
吃春
“雨前香椿嫩如丝”
北方有谷雨吃香椿的习俗
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
营养价值高
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
说成是——“吃春”
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
甚至只是开水焯过、加盐调味
吃起来回味无穷
赏花
“谷雨三朝看牡丹”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
盛开的重要时段
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作
——“谷雨花”
赏牡丹成为人们在谷雨时节
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
谷雨贴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
病虫害进入高发期
农家一边进田灭虫
一边张贴谷雨贴
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
以及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
上面刻绘神鸡捉蝎
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
有的还附上文字说明
寄托了人们驱除害虫
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谷雨过后
天气逐渐潮湿炎热
要从多方面注意保养身体
防“湿邪”伤身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
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
是神经痛的高发期
因此需防“湿邪”侵袭伤身
要注意开窗通风、多晒太阳
加强保暖、避免着凉
避免接触过敏原
谷雨节气风沙大
杨花柳絮随风舞
很容易引起鼻痒、咳嗽
和皮肤过敏等症状
外出时应尽可能选择
浮尘较轻的时段
并戴上口罩、护住口鼻
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
适当多吃清肺、润肺的食物
早晚用冷水清洗鼻腔和揉搓鼻翼
可以帮助缓解飞絮过敏
饮食要清淡
谷雨时节
饮食以清淡、营养为好
强调粗细、荤素搭配
应减少高蛋白质
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可食用百合银耳莲子羹
冬瓜海带莲藕汤等
以清利肺热,健脾祛湿
蒲公英、马齿苋
以及荠(jì)菜等野菜
也有清热祛湿解毒
健脾润肠通便的作用
此外
日常起居要早睡早起
注意适当运动
避免过度出汗
“杨花落尽子规啼”
珍惜当下的大好时光
一起继续辛勤耕耘
为夏日的盛放与秋季的丰收
埋下希望的种子吧!
内容来源 | 中国农业博物馆、央视新闻、快手
本期编辑 | 任靓、王子乾(实习)
视觉设计 | 张邱萌(实习)
央视三农出品(ID:yangshisannong),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