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的具体思路(都说写文章要开门见山)

虽然说自己是新闻学毕业,但是没有从事专业的新闻行业,业务能力一般所以想努力鞭策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人有远虑,也有近忧,不飞快地前进怎么能保证停留在原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开门见山的具体思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开门见山的具体思路(都说写文章要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的具体思路

虽然说自己是新闻学毕业,但是没有从事专业的新闻行业,业务能力一般。所以想努力鞭策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人有远虑,也有近忧,不飞快地前进怎么能保证停留在原地。

一个自媒体人学习新闻知识的日常之导语。

都说写文章要“开门见山”。什么叫“开门见山”?“开门见山”见的什么“山”?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却是不全面的。

古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曾说过:“有所谓开门见山者,言见远山耳,固以缥缈遥映为胜;若一山壁立,当面山而峙,与面墙奚异?”这段话说得很精彩,意思是说,开门见山是要见远处的山。这“山”应该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山”应该以虚无缥缈为最好;如果仅是一座像墙一样的秃山兀立在读者的面前,的确是会把人的兴致撞回去的。这段话对写新闻导语很有启发,写好导语就是要把这“山”送远些,并在“山”上巧涂一点“绿色”,我们姑且把这种方法称之为“远山涂绿”吧。

其实,这种方法早就被外国记者采用了,他们写的导语真像是远处的“山”,而且这“山”上都有“绿色”。

如今媒体上,“远山涂绿”的新闻导语已是精彩纷呈,五光十色。我们来看几则导语:

《与“神十二”航天员面对面》(《人民日报》2021年6月21日第十九版)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近地轨道……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本报北京7月1日电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7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三届“江都杯”创业大赛首战合肥》(《江都日报》2021年6月29日 第一版)

本报讯(记者郁兴)巢湖边的霏霏细雨,挡不住江都人招才引智的脚步。6月26日,点燃全国创业者热情的“江都杯”创业大赛烽烟再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远山涂绿”是紧紧围绕“山”来“涂绿”,而不是在新闻导语中讲些空话、套话、大话,那样就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开头形势一大套”式的绕圈子了。

叙事要不落窠臼,文无新意不出手

文无新意不出手,是著名新闻人、原《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的名言,也可以说是梁衡成功的秘诀吧。梁衡说,他写东西,每当提起笔,“最感头痛的是怎样避免重复:不要和别人的文章重复,不要和自己写过的文章重复。我每写完一篇作品,都自问是否与别人重复,是否与自己的过去重复。”梁衡把他在1992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叫作《只求新去处》。

导语用事实说话,叙事要不落窠臼,有创新的追求。有人说,传统媒体最大的敌人不是新媒体,而是固化了的自己。要走出固化了的自己,就要破除头脑里原有的格式。关于这个问题,1942年,《解放日报》在一篇题为“报纸和文风”的社论中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凡是动笔之先,脑中先有了一个格式,那一定要写成‘八股’。生动有趣的材料被格式束缚住了。新鲜活泼的思想,被格式窒息死了。自己在地上画了圈子,让它限制了自己,跳不出它的圈外。所以打破格式是第一要事。”

综观有些媒体上的导语,笔者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种窠臼要破除:一是没有“为了”下不了笔。一次笔者到一家报社讲课,课前我看了当天的报纸,发现一、二版11条消息中,有10条消息的导语是“为了”开头,有一条不是“为了”,而是“为”开头;二是公文格式化。有人为记者设计了一张表格,说记者写稿时只要把这张表格填起来就行了:“ (时间) 以来,(单位)根据____ 精神,在(单位)范围内广泛开展了____活动,广大干部群众____,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一组数字)。”三是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导语的格式化。

导语用最精彩的事实点亮读者眼睛,不能满足于重复过去的话语方式,不要止于文件内容的简单搬运,不再流于旧有导语的语言表达。创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几种:

描写型导语

这个类型的导语,对新闻人物、现场或个性化的细节,进行简洁而有特点的描绘,使人有如见其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其特点是,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例如,《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发展模式 贵州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主)》(《人民日报》2021年8月7日第 一版)

本报贵阳8月6日电 (记者万秀斌、黄娴)架好设备,调好灯光,贵州织金县猫场镇皂角产业园里,“90后”姚技雨准备开始今天的网络销售直播了。她销售的香糯润口的“皂角米”,很受消费者欢迎。

第29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作品《23年圆梦,福建晋江水流进金门》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来水了!来水了!”5日上午,随着来自福建晋江、穿越约28公里陆海输水管道的碧水,在金门田埔水库喷涌而入,3000多名围观的当地民众欢呼雀跃。

这两则导语,一个描写人物,一个描述场景,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同时导语切口小,但背后历史背景大,意义大,以小见大。

述评(议论)型导语

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对报道的人物或事件作出评论。这样做,可以突出新闻的意义,升华新闻的主题,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例如,《40强赛战胜菲律宾队赢得出线主动权拿下关键战国足很硬气(主)》(《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6月9日九版)

经历了有惊无险的90分钟,北京时间6月8日凌晨,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40强赛A组的比赛中,中国男足国家队以2:0击败菲律宾队,在移师阿联酋的首场比赛中取得了胜利。

橱窗式导语

橱窗式导语多用于综合新闻,其特点在于:它不是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如橱窗展示样品。

美联社(1990年)5月12日报道 在津巴布韦东北偏远山村的小河边,16岁的穆昆比正在洗衣服。正当她拧干衣服的时候,一道雷电打到她脚下的砂石上,使她成为雨季里遭雷击的第93人。

据警方统计,在从11月到3月的雨季,这个地区每年有100多人被雷电击毙。据专家们说,这是世界上雷击致人死亡最多的地方。

多种手法导语

让导语有轻盈明快的审美表达。例如: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导语更有韵味,运用古诗词让导语有文气,运用网言网语让导语更有现代气息,运用底层物语让导语更接地气……

新闻导语用最精彩的事实点亮读者眼睛,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并非要按套路写导语,新闻工作的思路告诉我们:任何新闻写作的套路都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创新才是通向成功的最佳捷径。导语创新,是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体现,也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职业追求有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