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电信网络反诈宣传语(撑起校园安全伞)

撑起校园安全伞电信诈骗“防”为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校园电信网络反诈宣传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校园电信网络反诈宣传语(撑起校园安全伞)

校园电信网络反诈宣传语

撑起校园安全伞

电信诈骗“防”为先

临泽县平川镇中心小学 四(3)班 张 轩

近期我校结合“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要求,召开了“小手拉大手”反电信诈骗教育普及活动。此次活动警察叔叔和老师们为我们普及了许多电信反诈的知识,同时也展现出我县许许多多典型的诈骗案例。一幕幕诈骗惨案,触目惊心。通过他们的教育,不仅让我们明白电信诈骗的套路和反诈的方法,而且道出了广大居民被诈骗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提高电信诈骗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反诈观念。

什么叫作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电信诈骗的危害是什么?

随着信息科技和网上支付的发展,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微信,支付宝更成为人们购物的支付途径。手机和支付软件的开发,一方面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手机上错综复杂的信息让人们眼花缭乱。

我认为广大居民被骗的原因,一则是诈骗分子的手段和套路五花八门,让居民们难以辨别。二则是居民的防范意识不高。诈骗分子擅长利用居民爱占小便宜的心理,以打电话或发短信的形式告知广大市民中奖或获得礼品等消息,待受骗者回复后,便索要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信息一旦给诈骗分子,银行财产受到损失,从而造成“获奖不成财产失”的局面。诈骗分子也会利用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冒充亲人、长辈、领导等借钱,广大人民群众因亲属关系未能进行多种方式的确认,就将大量的款项汇入骗子的账户中。更有甚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索要“罚款”,利用威胁、勒令、恐吓等手段骗取钱款。广大市民为此受了不少苦恼。

怎样防范电信诈骗?

学校要高度重视电信诈骗防范工作,定期积极向学生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要点,邀请公安机关人员将身边事,身边人,身边的典型案例作为宣讲的重点依据。学生及家长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96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核实。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公安机关发现一例,严惩一例,通过法律的巨大效力,减少电信诈骗的发生率。

电信诈骗关系到每个人的财产安全。通过学校举行的此次活动,我们要不断提高电信防诈意识。电信诈骗猛如虎,个人时刻要警醒。

指导教师:魏莉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