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与acei的区别(一文读懂如何选用ACEI与ARB)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虽然均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但作用机制并不完全相同,这些机理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二者的临床应用、对患者心脑肾治疗终点有不同的影响。

arb与acei的区别(一文读懂如何选用ACEI与ARB)(1)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ACEI与ARB的比较

ACEIARB
常用药品培哚普利、雷米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缬沙坦、奥美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
作用机制1.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II合成。2.防止缓激肽分解:缓激肽有扩张血管和抗内皮细胞凋亡作用;可引起持续性干咳。1.选择性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亚型2.对AT2亚型无拮抗作用:AT2亚型受体对内皮细胞有促凋亡和抗生长的作用。
适应症[说明书]高血压、急性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
适应症[指南]1.高血压伴糖尿病:ACEI或ARB。2.高血压伴急性心肌梗塞:不耐受ACEI者可用ARB替代。3.高血压伴收缩性心衰:不耐受ACEI者可用ARB替代。4.高血压伴蛋白尿肾病:不耐受ACEI者可用ARB替代。5.高血压伴缺血性卒中:ACEI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治疗是优选的治疗方案。备注:目前的临床指南并不认为ARB能够完全取代ACEI。
适应症[文献]1.糖尿病视网病变:ACEI优于ARB,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还可能有助于逆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在降低心肌梗死、全因死亡等风险方面,ACEI可能具有ARB所没有的优势。备注1:ACEI和ARB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差异可能与缓激肽的作用相关。ACEI具有抑制缓激肽降解的作用,而ARB对缓激肽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缓激肽有扩张血管和抗内皮细胞凋亡作用。备注2:ACEI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是存在剂量依赖性的。对于能够耐受的患者,提倡尽量使用较高剂量的ACEI,以实现更多的心脑获益。
用法用量1.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宜早晨服用;2.非杓型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宜睡前一小时服用。
禁忌症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不良反应血管性水肿:罕见血管性水肿:罕见(比ACEI更少)
干咳:常见(约5%~6%),与阻滞缓激肽降解有关。培哚普利的咳嗽发生率相对较低。干咳:少见,不影响缓激肽酶。
血钾升高:在合用保钾利尿剂、口服补钾或慢性肾脏病中期时更容易发生。血钾升高:同ACEI
首剂低血压:常见。首剂低血压:同ACEI
相互作用1.利尿药:增加降压作用,可引起严重低血压。——同时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加用ACEI或ARB药物前暂停或减少利尿剂的应用。2.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合用可引起血钾过高。——注意监测血钾。3.降糖药:可增强降糖作用,出现低血糖风险。——注意监测血糖,防跌倒。4.非甾体抗炎药(尤其是吲哚美辛):可引起水钠潴留,减弱降压效果;对血钾升高有叠加的作用,可引起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5.别嘌醇:卡托普利与别嘌醇结合用,可引起超敏反应。——避免合用。6.锂剂:可升高锂的血药浓度。——不推荐合用。7.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可引起低血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