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1)

萨其马是北京常见的点心,又酥又甜,非常好吃,可以因为它有名,各种传说也非常多,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乾隆皇帝,特为此事正本清源,正说“萨其马”!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2)

萨其马在清代的文献中就常常能见到,比如《光绪顺天府志》、《燕京岁时记》等,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其实就是冰糖和奶油一起和面,经过烤制,再切成块的一种点心。因为有名,所以各类传说的版本非常多。

传说一 萨将军的误会

坐镇广州的萨将军,系满人,爱吃点心,又好打猎。每日猎戏后,都要进各种点心。某日,萨将军出游,临行前吩咐厨子“来点新鲜的”,要是吃着不满意,就卷铺盖卷走人!白案儿的师傅可找了慌,一天也想不出做点什么好,正在捉急之时,萨将军回府,催要点心,这位白案儿师傅一失神,把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沮丧之间,大骂“杀那个骑马的!”时间紧,任务重,又只得慌忙把这份点心端上去,没想到萨将军吃的非常顺口,还问这点心什么名字?白案儿师傅顺口一答“杀骑马”,结果将军听成了“萨骑马”,因此得名。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3)

(今绥远将军府)

点评:一,将军宅内规矩大,怎么可能让厨师自己端点心进上房;二,这么狠的将军,厨师敢骂吗?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4)

传说二 点心老师傅的心头恨

京城一白案儿老师傅,研制多年,别具匠心,创作了一款新点心,还没想出名字,就迫不及待地拿到街上去卖。谁曾想,一场瓢泼大雨,一个买的都没有,老师傅只好躲到一处宅门的门楼下避雨。恰逢宅门的大爷骑马回来,一时冲撞,把老师傅的一筐点心全弄散了。老师傅恨呐,第二天,做了一样的点心去卖,起名字就叫“杀骑马”,意思就是恨疯了那位骑马的主儿,结果大受欢迎,“杀骑马”也就被人们雅化成了“萨其马”。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5)

(门口的上马石)

点评:一、按北京的习惯,类似于萨其马这样的点心,不是街头小吃,都会在饽饽铺售卖,与历史背景不符;二、从明清以至于民国时期,骑马回家,都是在门口的上马石上下马,由下人迁入马号,老师傅在门楼下避雨,根本撞不着;三、无论如何,“萨其马”跟雅化都挨不着边,雅在何处啊?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6)

传说三 将军的名字,大汗的点心

清太祖努尔哈赤远征,行程紧张,无暇吃饭,有将军献上点心若干,大汗吃了龙颜大悦,一问此系何物?答曰尚未有名,大汗又问将军的名姓,回曰萨其马,那就叫萨其马吧!

点评:萨其马确系满语,某种意义上能够指代点心,老说“废物点心废物点心”的,这话可是北京的老旗人那兴起来的,家里大人再没文化,也不会给自己家孩子起名字叫点心,那不成废物了嘛!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7)

还是看看乾隆皇帝是怎么正说的吧,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武英殿出版了《御制增订清文鉴》,里面由皇帝亲笔为大清的各类风物进行了记载,其中就有萨其马,不过在当时不叫这个名字,而叫糖缠。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8)

糖缠系满语,英文转写标出来是“sacima”,读音“萨其马”,“saci-”是动词前缀,它的完整形式应该是“sacimbi”,是切、砍的意思,按北京满语口音读出来应该是“萨其咪”,按东北满语口音读出来就是“萨其逼”,“-ma”是名词化后缀,总体连起来的意思大概就是“切块的点心”。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9)

(这居然是萨其马的主材,汗!)

以我不太精熟的满文水平来翻译上面一段话,应为“白粉丝用芝麻香油炸,合麻糖、砂糖的糖稀,放入洗好的芝麻。我们可以看到,从乾隆到晚清,制作工艺还是有所变化的,当时的萨其马居然是粉丝,而且是用香油炸出来的。到晚清《燕京岁时记》里,就已经是以面为主体,而且是烤制出来的了。

萨其马与沙琪玛(皇阿玛给你说说什么叫)(10)

有了这样科学的解释,上述那些没溜儿的传说就可以不攻自破了。

红小豆馆主微信公众号(ID:yangyuanandre)关注此公众号,会看到更多精彩更多美味。

(全文系原创,禁止随意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留言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