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盛企业(山东华盛集团心怀)

不惧风雨,无惧坎坷,是一条轮胎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担当。

一条轮胎驰骋在前行的路上,是在走进诗和远方。

制造一条轮胎,就是写一首诗歌,我们都是诵读者。

山东华盛企业(山东华盛集团心怀)(1)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张玉亮董事长

与一条轮胎结伴前行,见证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将制作轮胎,当做字斟句酌的写诗一样。每一条轮胎融入匠心和创新,使得华盛橡胶在全世界轮胎面前树立起高端、优质、创新、高性价比的全新形象。其中,携路博、康佩森、海倍德等,面向全球差异化市场定位的多元化品牌,以10.0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2021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是山东东营及潍坊地区第一家上榜的轮胎企业。

这是对华盛第一代创始人张树林和“创二代”张玉亮坚守初心、勇于创新的回报。华盛人都不否认,只要路径正确,坚持走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辉煌。张树林经过三十多年打拼,从一家小作坊起步,将华盛橡胶集团带进全球轮胎50强!

  为将轮胎产业绿色高端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毕业,在政府部门工作了八年的张玉亮,于2017年毅然辞去公职,选择回到华盛集团。作为第二代接力者,这一接就是五年。

  企业在五年间果然变了模样,“高新”成为新面孔,华盛不仅有了全球业界顶尖的新产品,华盛成为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市场版图从80个国家和地区,拓展到160个!

  “做企业,就要专注品质,追求卓越!我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张玉亮如此定位和描绘出他的新创想。

山东华盛企业(山东华盛集团心怀)(2)

张玉亮董事长向国家和省市领导介绍华盛轮胎

有价值的创新比传承还要重要

  轮胎行业素有“世界轮胎看中国,中国轮胎看山东,山东轮胎看广饶”的说法。华盛轮胎应该是见证者,也是践行者。

 1983,是华盛集团前身可追溯的初创年份。当年,张树林在自家农村四合院里,用一台燃煤火板炉,手工生产农机密封圈、摩托车脚蹬;后来,做胶管;再后来,生产农用车轮胎……华盛集团研发中心楼门两侧的两台被装在特制的玻璃罩里老式橡胶炉,是企业的腾飞的见证者,第一代华盛人创业的艰辛可鉴。

  1983年,张玉亮出生。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1983年,东营市挂牌成立,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一座崭新的城市正式起航。

张玉亮说:“我从小目睹了父亲创业的艰辛,父亲身上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值得好好传承。不过,不懂得创新的企业,很难做强做优做大。”

或许正是这种耳濡目染,“有价值的创新比传承还要重要”才能成为融入其骨髓的一种基因。但现在与过去,已大不相同,张玉亮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把华盛橡胶打造成“富有创新创造精神的世界著名轮胎制造商”。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张玉亮先后考取了大学生村官和省委组织部选调生。2017年,他辞去公职,回到父亲身边。从政经历,让他的人生受益匪浅,而党政机关在管理上的规范性、制度上的严谨性,也是管理好企业必备的素质。

  张玉亮没有立即进入企业高管层,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深入车间、研发和市场一线,了解产品定位及市场布局。如此一来,发现了很多问题与不足,一一被他列为需要短期和长期攻克的山头。

  首先是响应政府号召,全力投身轮胎产业整合。他建议企业多方筹集资金8亿多元,参与了当地轮胎企业兼并重组,先后整合运营永泰集团轮胎项目公司、国风橡塑、恒宇科技卡客车轮胎工厂,让华盛橡胶的半钢轮胎、全钢轮胎产能,分别增加500万套、180万套。

  紧接着,他提出向技术、人才要效益。抓住“千企技改”机遇,组织实施总投资3.8亿元的三个高水平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淘汰老旧落后设备、引进新的国内外高端自动化生产装备,赋能工厂提高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投资2600多万元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MES与ERP系统、数据集成等数字化应用工具辅助工艺生产,打破轮胎生产各环节间壁垒,推动生产、经营、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实现精益智能制造。

  有了张玉亮的加入,华盛集团系列顶层设计,明显有了创新的氛围。近两年,企业投资1.2亿元(一期)建设了技术研发中心,新能源电动汽车轮胎、高端环保耐磨卡客车轮胎、缺气保用轮胎、超低滚阻轮胎等高端、高性价比产品越来越多;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华盛分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高性能绿色轮胎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相继落地;硕士博士、兼职特聘教授、研发人员的比重越来越大,一批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山东华盛企业(山东华盛集团心怀)(3)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国际轮胎展位

  打造全球赛道品牌,是创新之外的重中之重

  “三个梯队,高端系列、中档系列、经济型系列,共同构成华盛橡胶的品牌体系。”张玉亮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华盛橡胶的品牌影响力,已经实现市场全覆盖。

  作为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持久稳定互需关系的符号,品牌的作用无可替代。张玉亮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对企业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附加在产品上的理念、文化等的体验和认知。他力推品牌体系建设和品牌管理能力提升,不断增进国内外用户对华盛橡胶旗下轮胎品牌的情感认同、理念认同和价值认同。

  2019年,华盛橡胶与橡艺轮胎签约合作,象征着高端赛事产品——全热熔轮胎进入量产阶段,在省内开了先河。之前赛车竞技轮胎供应只有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企业,如今,华盛赛车胎经过赛车场实测对比,轮胎平均单圈用时与国际一流品牌相比减少0.72秒,具备极强的干地抓地力,赛道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每小时,可以让法拉利、宝马等赛车配套使用中国轮胎,打破了国际大品牌对赛车胎项目的垄断,得到了赛车手充分认可。

山东华盛企业(山东华盛集团心怀)(4)

华盛集团先进的轮胎生产线

山东华盛企业(山东华盛集团心怀)(5)

华盛橡胶轮胎绿色轮胎生产线

  而在之前,华盛橡胶在轮胎产业圈属于“名不见经传”者。如今,全(半)热熔赛车轮胎、低油耗高耐磨卡客车轮胎等各类产品品牌越来越响亮,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为陕西重汽、北汽福田、等汽车厂家提供产品配套。2020年11月,福田时代汽车与华盛橡胶战略合作签约暨首批交车仪式举行。福田汽车集团时代事业部总裁王术海对媒体表示:“福田时代汽车突出业绩的取得,离不开像华盛橡胶集团这样的优质供应商的全力支持。”

  福田汽车被业界称为“中国汽车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就在刚刚过年的2022年8月,华盛橡胶又荣获福田汽车“优秀供应商”称号。由于他们在高端化、前沿性产品,以及新材料研发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被认为“助力福田汽车向智能化、高端化、轻量化、绿色化发展。”

  “品牌创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企业发展方向和内涵的规划,品牌影响力就是企业长久力。”张玉亮说,“有些产品已超越了其他品牌,为什么影响力却不大?对标传承下来的百年企业就知道原因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品牌运营,不能让企业断了生命力。”

  橡胶轮胎产业是山东省“十强”产业之一,东营轮胎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实现自主创新,走向海外,正逐步成为新时代“中国名片”之一。华盛橡胶用品牌引领企业发展,也擦亮了民族品牌,已连续四年被授予“全国橡胶轮胎制造行业质量领先品牌”称号。

山东华盛企业(山东华盛集团心怀)(6)

山东华盛集团展厅高端轮胎产品

山东华盛企业(山东华盛集团心怀)(7)

山东华盛集团无污染绿色轮胎生产厂区

  最好的守业是创业,正如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在华盛集团接待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幅山水画,题目叫《源远流长》。盯着画作,已出任集团副董事长的张玉亮畅想着未来:“心怀‘国之大者’,打造‘国货精品’,包括华盛橡胶在内的中国轮胎产业,必将迎来更高质量发展!”

  从党政机关“人民的勤务员”到民营企业“新兵”,作为一名企业主要负责人,面对父辈创下的华盛集团的辉煌,张玉亮倍感压力巨大。在创新发展,打造品牌的同时,他推动事业更上层楼的创业逻辑是心无旁骛攻主业:“没有谁能在观望中保持领先,哪怕已经鳌头独占,创业精神都是须臾不可懈怠的精神气质,我坚定地走‘心无旁骛攻主业’之路。”

  作为一家轮胎制造企业,华盛的专心致志,从近几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可见一斑,因为“所有大动作,无不聚焦主业”。对内做强轮胎产业,对外积极整合重组,目标都是把产品做专、把质量做优、把品牌做亮。

  橡胶轮胎产业属传统产业,但传统不代表落后。“没有落后的产业属性,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张玉亮说,只要技术、设备先进,传统产业里照样能成长起高新技术企业、明星企业。

  有目共睹,华盛橡胶聚焦产业战略需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橡胶轮胎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行业内基础研究“策源地”和产品创新“引领者”。

  在企业成长的同时,张玉亮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于2021年被表彰为全市“新锐企业家”。

  这更加坚定了他做强做优主业,并以此反哺社会的初心和使命。“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是一名合格的企业家。”张玉亮说,父辈们提出了“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把公司经营好”的理念,自己在创业路上,除了让6000多名员工有稳定持续的收入,更有安全感、幸福感之外,未来还会继续支持教育、救灾、养老等慈善公益事业,华盛的前路山高水长,自己的责任和事业任重道远。

山东华盛企业(山东华盛集团心怀)(8)

山东华盛集团高端轮胎研发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