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的孩子腺样体会肥大吗(家长学校笔记244期)
本文根据上海市儿童医院第244期家长学校——徐宏鸣副主任医师的讲座《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内容整理。
各位家长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家长学校课堂,一起学习关于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相关知识。
在正式内容开始前,先回应家长们常有的疑问:哪些疾病该去看小儿耳鼻喉头颈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顾名思义,主要诊治耳、鼻、咽喉、头颈部位相关的外科疾病,最常见并且大家最关注的疾病中,耳部我们最常遇到的是分泌性中耳炎,这与我们今天讨论的疾病相关;鼻部最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咽喉部有慢性扁桃体炎,还有小儿鼾症;小儿头颈外科是我们的特色,主要诊治各类头颈部肿瘤等。
下面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也是困扰许多家长的一个问题:孩子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到底且还是不切?。我们先从这个腺体肥大导致的主要问题——“小儿鼾症”说起。
什么是儿童鼾症?
儿童鼾症是一种通俗说法,实际上是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这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儿童鼾症与我们今天要讲的腺样体、扁桃体有何关系呢?看下面的图片就明白了。这两张图片是儿童OSAHS时,扁桃体和腺样体的状态。第一张图片正中的是悬雍垂(很多家长会误认为这是扁桃体或者腺样体,其实不是),两侧肥大的组织是扁桃体。腺样体在什么部位呢?是在悬雍垂的后面靠上、鼻子后腔。
悬雍垂和两侧的扁桃体
腺样体
腺样体和扁桃体都是淋巴组织,因为腺样体的位置特殊,如果腺样体发生肿大(伴或不伴有扁桃体肥大),鼻后孔就很容易被堵塞,导致呼吸道发不同程度阻塞。
我们一开始说了,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分泌性中耳炎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存在一定关系,什么关系呢?因为耳朵里有个充满气体的“房间”叫做鼓室,鼓室通过一根“下水道”——咽鼓管与鼻咽腔连通,并开口在鼻咽腔内的腺样体旁。咽鼓管不仅是连接鼓室与鼻咽腔的通道,还是中耳传音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腺样体肥大导致咽鼓管出口处阻塞时,鼓室这个“房间”的“下水道”排水不畅,就导致房间里产生积水,中耳腔积水时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听力。
儿童打鼾并不少见,正常儿童约9-27%存在打鼾的现象,但其中仅有1%存在OSAHS。小儿OSAHS的发病率尚不清楚,约为2-3%,好发于2-6岁的孩子,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门诊很多家长的疑惑是:孩子为何会患OSAHS?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与很多因素相关,如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长期过敏性鼻炎等,具体到个人,还与儿童体质(如过敏性体质)等相关。家长希望详细了解孩子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希望能更好的应对或控制这一疾病,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对或控制的目标是:孩子不因这一疾病而导致生活过度受限,如过多的限制食物摄入、限制生活方式等。
医生是如何诊断小儿鼾症的?
首先我们看看2007年相关诊断指南中列举的诊断标准:
① 打鼾:张口呼吸,憋气;遗尿、多汗、多动;腺样体面容;认知缺陷、记忆下降、学习困难。
② 睡眠时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
③ 低通气——口鼻气流信号峰值降低50%,并伴有3%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和(或)觉醒;
④ 多导睡眠监测(PSG):OAI>1次/小时,AHI>5次/小时;LSaO2低于92%(以上符合2条)睡眠检测检测仅做参考。
在诊断指南列举的条目中,家长最容易理解的是前两条,尤其是孩子睡觉时口鼻气息停止,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常常是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家长不应单个对号入座,明确的诊断必须由医生对孩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评估后作出。
小儿鼾症的手术指征
如果诊断明确,就要讨论治疗过程了。家长们现在对这一疾病的关注度非常高,且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孩子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小儿鼾症,要不要手术?
前面我们对这一疾病及其症状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再来听医生一步步分析,那些情况下小儿儿鼾症需要手术:
导致睡眠问题(这是基础性的问题)
− III度扁桃体肥大或伴腺样体肥大;
− 觉醒时张口呼吸伴鼾声;
导致生长发育的问题
− <3岁但睡眠监测(PSG)结果提示重度OSAHS且患儿生长发育停滞或减缓;
导致反复炎症发作
− 伴有慢性扁桃体炎、保守治疗无效的分泌性中耳炎(需同时进行中耳置管手术-存在听力损失)等需要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的疾病;
导致面容改变
− 出现腺样体面容;
保守治疗无效,同口腔科正畸专业医师共同评估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虽然睡眠不安、生长发育受限、学习障碍等是家长首先关注的腺样体肥大带来的副作用,但腺样体面容同样是临床医生比较关注的点。因为对儿童而言,当致病因素(腺样体肥大)去除后,睡眠、反复炎症、乃至生长发育等问题,一般都会逐步好转,但唯有面容的变化,很难好转或者说无法逆转,有时不得不寻求口腔科正畸专业的医生来矫正。在这个拼能力也要拼一下颜值的时代,医生也有责任在早期帮助家长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尤其是越往后越难解决的问题。
通过层层的分析我们也看到:不论睡眠、生长发育、炎症等情况如何,是否手术还要关注重要的一点——保守治疗(也就是药物治疗)无效。在门诊上,即使对于一个情况已经比较严重的孩子,医生也常常会先询问家长:孩子是否接受过正规药物治疗方案?如果是,家长是否严格按照医生的方案完成药物治疗?家长对此会有疑惑:医生为何不直接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呢?
因为即使孩子病情严重,但在确定手术前,医生还是希望收集孩子用过什么药、是否用到位、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信息,来综合评估孩子有无再次保守治疗的机会,并抓住这个机会。此外,孩子的情况通常是由轻到重逐步发展起来的,比起之前较长的发展阶段,2-4周的保守治疗还是比较短、可以接受的。如果严格遵循保守治疗方案后孩子症状仍无明显缓解,则考虑手术。
当然也有例外:上呼吸道阻塞明显导致严重缺氧、血氧饱和度显著下降甚至需要进监护室的孩子,保守治疗不适用。
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时机
前面说过了手术指征,我们再来谈谈一个重要的手术时机——慢性扁桃体炎。过去,当孩子反复发生慢性扁桃体炎时,家长往往会选择手术治疗,因为那时候抗生素的普及程度以及可选择的种类都有限,但现在单纯因为慢性扁桃体炎而手术的孩子,比例已经比较少了,往往是因为发生了小儿鼾症、出现了一系列症状,经过综合评估来选择手术。慢性扁桃体炎手术的指征,现在包括下面这些情况:
① 1年间至少发生了7次咽喉感染,或在过去2年和3年里,平均每年至少分别发生了5次和3次咽喉感染;
② 多种抗生素出现过敏或耐受,周期性发热、口疮性口腔炎、咽炎和淋巴腺炎、有扁桃体周脓肿史;
③ 患儿具有生长迟滞、学习成绩差、遗尿和行为问题等经扁桃体切除术可获得改善;
④ 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异常且扁桃体肥大;
⑤ 影响吞咽;
⑥ 影响发音;
⑦ 造成其他脏器问题(例如心脏疾病、免疫性肾病),尤其是免疫系统紊乱。
很多家长反映没法来现场听讲座,小编会挑每期的重点内容在公众号发布出来,不能来现场的家长也能学习到啦,但是现场会留有提问环节,专家面对面回答哦!
文:本文根据上海市儿童医院第244期家长学校讲课内容整理
编辑:April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图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