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怎样吃不寒不伤脾胃呢(讲一味马齿苋上可清肝明目)

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一聊马齿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马齿苋怎样吃不寒不伤脾胃呢?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齿苋怎样吃不寒不伤脾胃呢(讲一味马齿苋上可清肝明目)

马齿苋怎样吃不寒不伤脾胃呢

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一聊马齿苋。

马齿苋

马齿苋常生于田埂间、山路边、或是庭院里,但凡是向着阳光的地方,马齿苋都可以肆意地生长。

然而,这随处可见的马齿苋,真正了解其价值的人,其实并不多。

马齿苋,又名五行草。你去看它的叶色青,梗色赤,花色黄,根色白,子色黑。五行俱占,功效自然不可小觑,那么,马齿笕到底有哪些功效呢?不卖关子了,不妨花个三五分钟,听远志一一细数。

清肝明目

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学习压力是越来越大了,生活节奏也随之愈加加快,

996、007的工作模式早就成了常态,你去面试,好多企业的第一个问题就问你,愿不愿意加班?其实,你根本没得选,是不是?

远志身边有好多小伙伴动辄通宵达旦的加班。

须知,熬夜最易伤阴啊!

中医讲,肝主藏血。我们的肝脏就像是一个血库一样。晚上本应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可这个时候若是非要吊足了精神起来工作,势必要调动身体内的精血以维持头脑的清醒,四肢的麻利,若是难得一两天熬夜倒也没什么,可长此以往下去,身体内的精血就容易遭到损耗,而“精血”在中医范畴中均属于“阴”。因此,也就有了熬夜伤阴的说法。

然,肝开窍于目,肝阴得损,阴不制阳,所以熬完夜,眼睛就容易干干的,那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失去了肝血的濡养,同时啊,有些人眼睛还会又红又肿,那是因为肝火上攻于目啊!

这个时候用一些马齿苋吧!

马齿苋性寒,入肝经,功善清肝泻火而消肿,肝火即除,浮阳得泄,眼睛红肿的问题自然可以得到缓解和改善。

《唐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

《开宝本草》:"主目盲白霄。"

《日用本草》:"凉肝退翳。"

马齿苋

清肝凉血

刚刚说的是成年人的焦虑,

现在回头再来聊聊学生族的焦虑。

教育不停地在改革,远志还记得自己高考那会儿,高考才考四门,语数外加一门选修,如今的孩子啊,门门需要精通,没有一门是可以落下的。

所以你去看,现在少年白头,早生华发的学生族真的还不少。

这个时候,有一些中医常识的人就会说,肾在华为发,发又为血之余,肝主藏血,所以,少年白头就是肝肾不足所致。

其实不然,小孩子就像是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肾为先天之本,试想,小孩子又有多少会是先天损耗而致虚衰的呢?并不多见吧!因此,年纪轻轻就长了白头发,首先不要怀疑自己肝肾亏虚,或是未老先衰。

那是什么原因所致呢?很简单,血热。

小孩子本就生性好动,阳气正旺,加上学业压力重,动不动就在书桌前坐上几个小时,久坐容易生热生痰啊。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发为血之余,是说血液就像是娟娟的细流,可以濡养滋生我们的毛发,若是体内阳气过甚,或是热结于内而致血热,头发自然会先生为白。和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家给花花草草浇水,没人会用沸腾的开水浇灌吧!就是这么回事。

因此,病因既然在血热,用药也应当以凉血为主,而非一个劲儿的补肝肾。

有些年纪轻轻就长白头发的人,不要怀疑自己肾虚或是未老先衰,这种白发是血热,是由于你的肝火太盛,上冲头顶引起的。对付少白头,你吃补肾药的疗效还不如多吃马齿苋来得直接。

马齿苋性寒而入肝经血分,尤善凉血,凡是血热所致的须发早白均可选用。

马齿苋

除湿消疮

马齿苋入大肠经,而功兼散肺热、泻肺火。

可能有人要问了,是不是写错了?既入大肠经,何来泻肺火?

须知,大肠与肺互为表里啊!何解?

众所周知,大肠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向下排泄我们人体的糟粕,而肺本就主肃降,肺气往下降,自然而然地就能使我们人体排便通畅无阻,反之,若是肺气不降,大肠内就缺少了推动糟粕前行的那股气,中医称之为气虚便秘。

好了,言归正传,

中医讲,肺主皮毛。因此,我们身体上的各种痈肿、溃疡、湿癣,都和肺热有一定的关联。

马齿苋既善散肺热,走皮肤,又功兼解毒之效而走肝经血分,因此啊,皮肤上的那些痈肿疔疮,湿疹,丹毒等皆可选用马齿苋,内服外敷皆效。

《滇南本草》:"疗疮红肿疼痛。"

《生草药性备要》:"清热毒,洗痔疮疳疔。"

马齿苋

凉血止痢

何为“痢”?简单讲,就是外因所致的肠道传染病。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性痢疾,症见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

马齿苋性寒而入大肠经,就像是肠道的清洁剂一般,是各种肠道病的首选良药。

马齿笕功具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肠道病证属热证之要药,单用即效。

那什么是热证呢?

简单讲,诸如痔疮出血、细菌性痢疾、肠道息肉、实热便秘这些都是。

然而,马齿苋虽为药食两用之佳品,但其味偏酸,口感并不算太好,因此,在服用的时候可以加些许白糖,一来啊,可以矫味;二来啊,马齿苋味酸,白糖味甜,中医讲,酸甘化阴啊,既补充了腹泻所损耗的津液,又兼具清热之功,实在是一举多得。

那能不能用红糖呢?

并不建议,因为红糖性温,并无改善血热之证啊!

《纲目》:"散血消肿,解毒通淋。"

《生草药性备要》:"治红痢症。"

马齿苋

此外啊,尿血、便血、崩漏同样都是血热所致,马齿苋也可选用。


然而,马齿苋虽功效良多,但终属寒药,是故脾胃虚寒而致腹泻者还需慎用;

此外,马齿苋性偏滑利,易致胎滑,因此孕妇不宜服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