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金山四棵村(守护绿水青山颜值)

乡村振兴金山四棵村(守护绿水青山颜值)(1)

庄边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金山四棵村(守护绿水青山颜值)(2)

庄边镇探索“互联网 农业”,致力打造农特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平台。

  10月8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上榜。

  该镇依托中共闽中特委旧址,打造宁里革命遗址红色旅游景区;积极推进万亩经济林改造项目、千亩枇杷改良、枇杷设施栽培模式示范基地、世界枇杷农博园及良田数字化认领合作项目等。

  十月的庄边,远山近水和金黄稻浪层层叠叠,与蓝天白云相映,与微微秋风相融,与座座农舍相连,勾勒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地处涵江、仙游、永泰三地交界的庄边镇,森林覆盖率高,以农业生产为主。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走出特色?难题摆在庄边镇党委政府的案头。镇党委书记连敬慰说:“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才能事半功倍。”

  今年以来,庄边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乘势而上,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选准方向重点、全力打造精品、示范带动提升,做好“党建+乡村振兴”大文章,着力夯实产业之基、彰显生态之美、弘扬文明之风、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

  全面激活“红色引擎”

  组织兴,则百业旺。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激活党建“红色引擎”显得尤为重要。

  山溪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尚山公路是进村的主干道。一直以来,受地形条件等各方面影响,这条进村路通行能力差,行车安全隐患大,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影响。

  涵江区统计局驻山溪村第一书记张士聪在入户走访中得知群众的修路期盼后,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到专项资金45万元。资金虽有了着落,但工程施工难度大,无人承接,几近搁置。他多方奔走协调,终于找到了施工单位。目前,道路地基已基本铺设完毕,将进行硬化,预计年底前实现通车。通车后,这条进村主干道将由原来的单车道拓宽至双车道,陡坡路段变得较为平稳,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打通了放心路,更连通了民心。之后,张士聪和村民们无话不谈,得到了许多意见建议。在摸清山溪村发展现状及滞后原因的基础上,他结合村情认真研究分析,理清思路,与村“两委”一起围绕班子建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明确未来的发展规划,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凤际村是革命老区村,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中共闽中特委旧址就位于该村宁里自然村。多年来,村党支部通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劳动致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16878元提高到2021年1876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长至11.5万元。

  随着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凤际村党支部积极参与庄边镇关于宁里革命遗址红色旅游景区的规划,配合核心元素挖掘,实施宁里闽中特委旧址改造提升工程,重塑精神文化,发扬新时代红色精神。

  在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凤际村又辅以周边红色遗迹群,形成了一条脉络清晰,且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链条。目前,中共闽中特委旧址广场、红军湖、梯田景观改造及景区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民宿修缮改造项目也在积极洽谈,进一步加快整个旅游景区综合开发,为全镇乡村振兴工作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庄边镇成立了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重要要求,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发展优势,将基层党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探索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激发镇村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眼下,庄边镇立足镇情和现实需求,正以省道202为主轴的绿色经济带和以萩芦溪为主轴的生态景观带建设,打造以萍湖村为中心的绿色农业发展区、以凤际宁里闽中特委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发展区和以上院村望江山为中心的生态景观发展区,形成“两带三区”区域发展空间格局。

  产业强村拓富民路

  在任何一个地方,产业兴旺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新希望”孕育期。在庄边镇43.67公顷土地上钻出了绿色小苗,土地无缝衔接让村民很高兴。

  庄边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但由于各家分散种植,品种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久而久之,许多村民只能放弃耕地,年轻劳动力离乡进城打工,出现了不少撂荒地。今年中旬,庄边镇因地制宜、拓宽思路,在市流动党工委的引领下,签下多个项目,其中包括千亩水稻和中草药材轮作示范项目。镇党委组织委员刘锡磊介绍,该项目由景矅农业发展(莆田)有限公司开发,计划五年累计投资3500万元,分两批次完成。目前,第一批次流转了庄边、泮洋、百俊、吉云、徐洋五个村,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种上川芎中药材;第二批约33.67公顷已完成流转协议签订。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庄边镇成立了工作专班,通过逐块制定计划,流转11个村约77.34公顷土地。其中,撂荒地约6.67公顷,让撂荒地变成希望田。轮种模式也给村民们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庄边镇把统筹利用好撂荒耕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旧村复垦、县级土地开发、高标准农田等工程措施补充耕地,并在全镇积极推进万亩经济林改造项目、千亩枇杷改良、枇杷设施栽培模式示范基地、世界枇杷农博园及良田数字化认领合作项目,力促北部山区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和智慧农业大棚示范点建设,推动全产业跨越发展。

  实干干实、快干干好,不松劲、不懈怠、不停步,庄边镇突出“一村一品”,打造特色农业。山溪村开发种植约7.34公顷的油茶树;西音村积极开展生态园项目建设,投资30万元与夹漈生态园合作种植食用菌;上院村引进涵江区天林茶业农民合作社,开发建设面积约33.34公顷的无公害生态茶园及望江山油茶基地约173.34公顷;尚书桥等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吉云村等加快发展铁皮石斛、金线莲等药材种植。

  不仅如此,庄边镇的产业发展有人才助阵。省农科院郑少泉博士为千亩枇杷改良项目尽心尽力;莆田学院在萍湖村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提供智力资源;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注重农村实用人才和带头人“传帮带”,打造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庄边镇还创新销售模式,进一步探索“互联网 农业”,连续三年举办“云端枇杷节暨萍湖枇杷品牌网上行”直播活动。成立福建省广业里振兴发展有限公司和庄边镇联合运营合作社,采取“公司+分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打造以“望江萩水”为品牌的农特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平台,促进农民增收。

  “小积分”引领“大治理”

  10月8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庄边镇上榜。

  乡村治,则百姓安。近年来,庄边镇紧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课题,进一步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由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萍湖村率先在全市创新推行积分管理机制,通过积分兑奖的方式激活乡村善治的源头,推动形成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积分制设置了乡村治理、平安创建、文明新风等4类28项基础性积分项目,实行“一人一档”,将破除陈规陋习,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积分设置。村民不仅可以凭积分兑换相应物品,还可以将积分累计作为评定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的重要依据,比着干、争着干成为常态,促进和谐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带来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新面貌。

  今年,萍湖村与助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借助社工力量带动村民全面参与,再次创新乡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增产创收机制,实现乡村治理的良性运作。

在利民生、谋发展、促振兴的过程中,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是责任担当,更是初心使命。庄边镇将紧抓时代机遇,乘春风,绘蓝图,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在振兴路上争朝夕。

来源:湄洲日报 蔡玲 林亦霞 南湖 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