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

往期链接:《虞舜与九疑》专集

第七章:舜葬九疑与歌咏赞颂:一、先秦至唐:咏舜诗文的酝酿

第七章:舜葬九疑与歌咏赞颂:二、唐五代:咏舜诗文的籁响绝唱

第七章:舜葬九疑与歌咏赞颂:三、宋元:咏舜作品的发展及特色

第七章:舜葬九疑与歌咏赞颂:四、明清:涉舜诗文的洋洋大观


第八章: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一、上古时期的祭舜(尹华君)


尹氏源流考证专集

零陵岿山天水郡明德堂尹氏溯源: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明进士尹襄代祀九疑山舜帝陵碑刻为朝廷钦差祭舜最早不可移动文物

【尹氏源流】永州市尹氏支系(村落)概览:一、零陵、冷水滩支系

《永州尹氏概览》之道县(古道州)尹氏支系简介

​「尹氏源流」《永州市尹氏概览》之祁阳尹氏支系简介

「尹氏源流」永州市尹氏支系(村落)概览(第四修版)

「尹氏源流」江西安福诚门尹氏崇珂公世系源流考


二、古代社会的祭舜(尹华君)

(一)秦汉时期的祭舜

秦汉时期,天下归一,祭祀虞舜的活动在秦汉时期得以强化。从秦皇汉武望祭虞舜到王莽遣使亲临九疑山祭舜,从为加强舜陵管理汉武帝把泠道一分为二到王莽的改零陵郡为九疑郡,从帝王御祭虞舜到官宦文人蔡邕等颂祭祀虞舜,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祭舜活动无论是从祭舜的规格、祭舜的范围还是舜陵的管理都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1.秦始皇望祭虞舜

前210年,秦始皇出游,行到云梦,在九疑山(今湖南宁远县)望祭舜。《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

秦始皇姓赢,赢姓是舜帝后裔。秦始皇作为舜帝后裔,理所当然地非常崇拜自己的祖宗──舜帝,当然秦始皇忘不了祭祀自己的老祖宗。因此,他于三十七年(前210)南巡来到云梦时,就在云梦举行祭祀仪式,向着九疑山的方向祭祀舜帝。云梦即今天的洞庭湖一带。作为舜帝后裔的秦始皇,在这里望祀九疑山舜帝陵,表明秦朝时人们公认舜帝陵在九疑山。

2.汉武帝望祭虞舜

汉武帝南来巡狩时,曾望在盛唐这个地方望祭虞舜,有史为证:

五年冬(公元前106年),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疑。[1]盛唐,韦昭曰:“在南郡。”

汉武帝(前156-前87),即刘彻,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疆域的形成与拓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汉武帝在统治期间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即儒家学说、儒学。儒家是尊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由于汉武帝的推崇,“儒术”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

要尊崇孔子、孟子,理所当然地就要尊崇孔孟极力推崇的舜帝。正因为如此,汉武帝对舜帝非常地尊崇。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首次到雍邑,用郊祭的礼仪参见五帝。以后多则三年一次,少则两年一次,在位的最后几年,几乎年年都搞郊祭。

在推崇舜帝的同时,汉武帝时期加强了对九疑山舜帝陵的管理。元鼎六年(前111),将九疑山下的泠道县一分为二。泠道县当时的辖地较宽。为使泠道县能够更好地管理舜帝陵,于是将泠道县的西南部划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县──营道县。完全可以这样说,在汉武帝时期,把祭舜崇舜推向了高潮。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2)

3.王莽祭祀虞舜

王莽建立新政权后,追溯其族的世系,以舜后自居,在明堂祭祀虞帝:

帝王之道,相因而通;盛德之祚,百世享祀。予惟黄帝、帝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夏禹、皋陶、伊尹咸有圣德,假于皇天,功烈巍巍,光施于远。予甚嘉之,营求其后,将祚厥祀。”惟王氏,虞帝之后也,出自帝喾;刘氏,尧之后也,出自颛顼。于是封姚恂为初睦侯,奉黄帝后;梁护为脩远伯,奉少昊后;皇孙功隆公千,奉帝喾后;刘歆为祁烈伯,奉颛顼后;国师刘歆子叠为伊休侯,奉尧后;妫昌为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为褒谋子,奉皋陶后;伊玄为褒衡子,奉伊尹后。汉后定安公刘婴,位为宾。周后卫公姬党,更封为章平公,亦为宾。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移,更封为章昭侯,位为恪。夏后辽西姒丰,封为章功侯,亦为恪。四代古宗,宗祀于明堂,以配皇始祖考虞帝。周公后褒鲁子姬就、宣尼公后褒成子孔钧,已前定焉。[2]

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妫,在周曰陈,在齐曰田,在济南曰王。予伏念皇初祖考黄帝,皇始祖考虞帝,以宗祀于明堂,宜序于祖宗之亲庙。其立祖庙五,亲庙四,后夫人皆配食。郊祀黄帝以配天,黄后以配地。以新都侯东弟为大禖,岁时以祀。家之所尚,种祀天下。姚、妫、陈、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黄、虞苗裔,予之同族也。《书》不云乎?‘惇序九族’。其令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为宗室。世世复,无有所与。其元城王氏,勿令相嫁娶,以别族理亲焉。[3]

王莽并遣使去九疑山舜帝陵祭祀。

遣骑都尉嚣等分治黄帝园位于上都桥畤,虞帝于零陵九疑,胡王于淮阳陈,敬王于齐临淄,愍王于城阳莒,伯王于济南东平陵,孺王于魏郡元城,使者四时致祠。[4]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以舜裔自居,他认为,“凡王姓者,皆黄虞苗裔、予之同族也”。为了巩固手中的政权,十分重视祭舜。一是在都郊设立虞帝始祖昭庙。王莽尊黄帝为“皇初祖考”,称舜帝为“皇始祖考”。于是,“以宗祀于明堂,宜序于祖宗之亲庙”,即把舜帝尊祭于皇祖明堂。《汉书》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决定在长安都郊建黄帝太初祖庙、虞帝始祖昭庙,定期祭祀。二是在九疑山建虞帝园。《汉书·王莽传》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遣骑都尉嚣等分治黄帝园于上都桥畤,虞帝于零陵九疑”。为了突出舜帝崩葬之地九疑山这一地名,王莽还下令将零陵郡改为“九疑郡”,将泠道县改为“泠陵县”,将营道县改为“九疑亭”。王莽采取的这些措施,客观上把祭舜崇舜活动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4.蔡邕祭舜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东汉灵帝时为议郎,因上书议论朝政阙失获罪,被流放到朔方。遇赦后,由于害怕宦官陷害,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时,任为侍御使,官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邕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蔡邕是一位知识非常渊博的人。他通经史、音律、天文。散文长于碑记,工事典雅,多用偶句,旧时颇受推重。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3)

《九疑山铭》(宋代)

又善辞赋,其《述行赋》揭露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对人民疾若有所反映。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结构严谨,点画俯仰,体法多变,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之评。熹平四年(175),灵帝下诏,要蔡邕与堂溪典等人写定“六经”文字,其中一部分由蔡邕自己书丹于石,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现藏于西安碑林。又曾于鸿都门见工匠用扫帚写,得到启发,创“飞白”书。蔡邕又是一位画家。原有《蔡中郎集》,已经佚失,后人有辑本。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4)

蔡邕亡命江湖的十余年,走遍全国各地,其中在南方荆楚一带流亡多年。他流亡荆楚一带时,曾在当时的零陵郡(今永州)活动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从泉陵(包括今永州市冷水滩区、零陵区、东安县、双牌县、祁阳县及衡阳市的祁东县)到营浦(今道县及江永部分地),再到营道(今宁远、道县、江华部分地)、泠道(今宁远县地)。他在零陵郡活动期间,留下了大量活动遗迹,有些遗迹至今尚存。如他在营浦(今道县)活动时留下的遗迹有中郎岩,有他题的“水天一色”四字。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5)

汉代九疑(嶷)山位置图

蔡邕非常崇拜舜帝。他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他更希望帝王能够像舜帝一样,从谏如流,把国家治理好。但现实情况却很使他失望。因此,在他流亡南方期间,特意到零陵郡境内的九疑山拜祭舜帝,表达自己的心迹。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九疑山铭》,实际上是一篇祭舜帝文。全文如下:

岩岩九疑,峻极于天。触石肤合,兴播建云。时风嘉雨,浸润下民。芒芒南土,实赖厥勋。逮于虞舜,圣德光明。克谐顽傲,以孝烝烝。师锡帝世,尧而授徵。受终文祖,璇玑是承。太阶以平,人以有终。遂葬九疑,解体而升。登此崔嵬,托灵神仙。[5]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6)

《九疑山铭》碑刻(宋代)

蔡邕的《九疑山铭》,是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较早的铭文,又是一篇至今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祭舜帝文。这篇铭文,描写了九疑山的奇异风光,表现了九疑山的那种王者之气。特别是对舜帝的功德,做了详细的大篇幅的歌颂。后来,这篇铭文被收录在唐代欧阳询等人于武德七年(624)成书的《艺文类聚》中。宋淳祐六年(1246),永州零陵郡太守李袭之嘱郡人李挺祖将蔡邕的《九疑山铭》书刻于九疑山玉琯岩。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祭舜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政权更替,但祭舜依然频仍。祭舜目的也不断翻新:或如曹魏氏、司马氏以舜裔自居,把帝舜当作祖先来祭、当作圣帝来祭;或如北魏拓跋氏把舜帝当作促进民族团结、笼络汉族人心的汉族先帝来祭;或如夏侯湛、温子昇等官宦文人赞舜咏舜,以求天下安定。

1.三国曹氏祭舜

一是曹丕祭舜。曹氏建立魏政权后,将其世系追溯到有虞氏,在洛阳建立圜丘,在圜丘祭祀上帝时,以始祖帝舜配:

景初元年十月乙卯,始营洛阳南委粟山为圜丘。诏曰:“昔汉氏之初,承秦灭学之后,采摭残缺,以备郊祀。自甘泉后土,雍宫五□,神祇兆位,多不经见,并以兴废无常,一彼一此,四百余年,废无禘礼。古代之所更立者,遂有阙焉。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今祀圜丘以始祖帝舜配,号圜丘曰皇皇帝天。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配。地郊所祭曰皇地之 ,以武宣皇后配。宗祀皇考高祖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皇皇帝天于圜丘,以始祖有虞帝舜配。自正始以后,终魏世不复郊祀。[6]

魏在洛阳圜丘祭祀皇皇帝天,以舜帝配祭。曹丕祭舜,一是为“更立”之事,言刘衰曹兴,取而代之是顺乎天意;二为祭祖,言曹氏是虞舜的子孙。这时的舜拥有双重的身份,一是魏氏的祖先,一是道德情操高尚之人。

二是曹植赞舜。三国时,曹操之子曹植富于才学,早年曾为曹操所宠爱,并一度欲立为太子。后来,在王位争夺中失败,曹丕、曹叡相继为帝,曹植备受猜疑,郁郁而死。作为东汉末建安七子之一,面对当时军阀割据,百姓流离失所,曹植当然想要有所作为。但是,政治上的失败,给他以极大打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曹植写了一篇《帝舜赞》:

颛顼之族,重瞳神圣。克协顽瞽,应唐莅政。除凶举俊,以齐七政。应历受禅,显天之命。[7]

该文收录于唐人的《艺文类聚》,是对舜帝的赞颂,实际上也是一篇祭舜帝文。文中曹植肯定舜受禅继帝位是“显天之命”,理所当然。同时,又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应历受禅”的不满。

2.西晋司马氏祭舜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了达到篡权的目的,以虞舜后代自居,以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晋书·帝纪第三》载:

是时晋德既洽,四海宅心。于是天子知历数有在,乃使太保郑冲奉策曰:“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惟三后陟配于天,而咸用光敷圣德。自兹厥后,天又辑大命于汉。火德既衰,乃眷命我高祖。方轨虞夏四代之明显,我不敢知。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格尔上下神祇,罔不克顺,地平天成,万邦以乂。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于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体,无替我二皇之弘烈。”帝初以礼让,魏朝公卿何曾、王沉等固请,乃从之。

司马炎假大臣郑冲之口,历数以晋代魏之合法性:一是司马氏是舜裔,有“圣德”,可以继承大统;二是曹魏氏“火德既衰”,气数已尽,当仿唐尧禅舜而禅位于晋,此乃天意。司马炎在魏众臣的请求下,篡位建晋,于泰始元年(265年)祭祀上帝,为自己篡位找到合适理由:

泰始元年冬十二月景寅,设坛于南郊,百僚在位及匈奴南单于四夷会者数万人,柴燎告类于上帝曰:“皇帝臣炎敢用玄牡明告于皇皇后帝:魏帝稽协皇运,绍天明命以命炎。昔者唐尧,熙隆大道,禅位虞舜,舜又以禅禹,迈德垂训,多历年载。暨汉德既衰,太祖武皇帝拨乱济时,扶翼刘氏,又用受命于汉。粤在魏室,仍世多故,几于颠坠,实赖有晋匡拯之德,用获保厥肆祀,弘济于艰难,此则晋之有大造于魏也。[8]

司马氏篡权后,对既是祖宗又是先帝的虞舜的祭祀十分重视。措施有二:

第一个措施是仿曹魏,继续在洛阳圜丘郊祀虞舜:

(泰始二年)十一月乙卯……并圜丘、方丘于南北二郊,二至之祀合于二郊。[9]

所谓郊祀,就是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以达到帝王通天绝地之意。帝王郊外祭祀天地时,还以先帝配祀,即把帝王崇敬的古代帝王放在一起祭祀。祭祀的对象往往不止一个。司马氏郊祀虞舜,属于一种群祀。

第二个措施是加强了九疑山舜陵的管理:

(泰始二年)冬十月丙午朔,日有食之。丁未,诏曰“昔舜葬苍梧,农不易亩;禹葬成纪,市不改肆。上惟祖考清简之旨,所徙陵十里内居人,动为烦扰,一切停之。”[10]

是年,发生了日食,当视为灾异之兆。司马氏反思之所以发生日食这样的灾异,是因为烦扰了祖宗先帝虞舜。因为在此之前曾经生硬地要求把九疑山舜陵十里之内的居民迁走,可能既引起了民怨又与虞舜清简之旨相违背。所以下诏停止迁徙舜陵十里之内的居民,让其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

3.东晋零陵太守庾阐九疑山祭舜

庾阐,字仲初,颍川鄢陵人也。阐好学,九岁能属文。少随舅孙氏过江。母随兄肇为乐安长史,在项城。永嘉末,为石勒所陷,阐母亦没。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乡亲称之。州举秀才,元帝为晋王,辟之,皆不行。后为太宰、西阳王羕掾,累迁尚书郎。苏峻之难,阐出奔郗鉴,为司空参军。峻平,以功赐爵吉阳县男,拜彭城内史。鉴复请为从事中郎。寻召为散骑侍郎,领大著作。顷之,出补零陵太守,入湘川,吊贾谊。

庾阐任零陵太守时,曾到九疑山祭祀舜帝,并作《虞舜像赞并序》。其赞词曰:

夫至道玄妙,非器象所载,灵化潜融,非轨迹所传,故道资冲朴,则谓之三皇,德被群生,则号称舜禹,是以先王因其会通,制为准极,功格于天,则配于上帝,法施于民,则载在祀典,然后名教彰于至治,王道焕乎无穷,故兹堂之构也,有自来矣,然树寝所以栖神,而寝非神之所期,立像所以表德,而像非德之所存,若乃废其轨景,洞其玄真,虽冥照之鉴独朗,天下恶乎注其耳目哉,遂乃显图灵像,廓其庙坛,俾天光焜于宇宙,南风散乎五弦,岂谓神道之妙,可寄之于有涯哉,盖亦畅悠悠者之心也,其辞曰:玄像焜燿,万物含灵,飞龙在天,阳德文明,神道虽寂,务由机生,拥琴高咏,寄和五声,玄风既畅,妙尽无名,民鉴其朗,孰测窈冥。[11]

明人邝露的《游虞山记》记载了虞阐出补零陵太守时作《虞舜像赞太守时作《虞舜像赞并序》,刻石于桂林虞山,可惜这块石刻没有保存到今天。

5.北魏祭舜

建立北魏政权的是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北魏建国后,为了获得汉族的认可以巩固政权,北魏拓跋氏十分重视祭祀汉族的祖先和先帝虞舜,祭舜的活动十分频繁。史载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孝文帝频繁祭祀虞舜:

(道武帝天兴三年,400年)五月戊辰,诏谒者仆射张济使于姚兴。己巳,车驾东巡,遂幸涿鹿,遣使者以太牢祠帝尧、帝舜庙。西幸马邑,观源。[12]

(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年)六月戊午,幸去畿陂,观渔。辛酉,次于濡源,筑立台。射白熊于颓牛山,获之。……壬申,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至广宁,登历山,祭舜庙。[13]

(太武帝神元年,428年)八月,东幸广宁,临观温泉。以太牢祭黄帝、尧、舜庙。[14]

(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春正月戊午朔,朝飨群臣于太华殿。帝始为王公兴县而不乐。……甲午,车驾初朝日于东郊,遂以为常。丁酉,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15]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丙辰,车驾次平阳,遣使者以太牢祭唐尧。夏四月庚申,幸龙门,遣使者以太牢祭夏禹。癸亥,行幸蒲坂,遣使者以太牢祭虞舜。戊辰,诏修尧、舜、夏禹庙。[16]

不仅如此,北魏时期的官宦文人也备受当权者的崇敬虞舜的影响,文人咏舜和民间祭舜活动也十分活跃。史载北地三才子之一的温子昇曾经亲临湖南九疑山祭祀虞舜,并有《舜庙碑》留存于世。《艺文类聚》第十一卷《帝王部》中载有温子昇的《舜庙碑》:

怀山不已,龙门未辟。大道御世,天下为公。感梦长人,明敡仄陋。釐降二女,结友九男。执耜历山,耕夫所以谢畔;施罟雷泽,渔父于是让川。

亦既登庸,以之纳录。九官咸事,百揆时叙。有大功于当世,集历数而在躬。受文祖之命,致昭华之玉。班五瑞于群后,禋六宗于上玄。舞干戚而远夷宾,弃金璧而幽灵应。青云浮洛,荣光塞河。符瑞必臻,休祥咸萃。以君人之大德,为帝王之称首。

陟方之驾遂往,苍梧之窆不归。爰自先民,实存旧庙。既缉药房,遂镇瑶席。龙驾帝服,盖依俙于慕舜;交鼓亘瑟,实仿佛于闻韶。其辞曰:虹气降灵,姚墟诞圣。树阴未徙,帝图已定。乃宾四门,以齐七政。天眷功高,民归德盛。治既荡荡,化亦巍巍。南风在咏,西环有归。疑山永逝,湘水长违。灵宫肃肃,神馆微微。[17]

温子昇(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北魏后期到东魏前期著名文人,《魏书》、《北史》有传,他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汉化改革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文人。温子昇、邢邵与稍后的魏收被称作“北地三才”。温子昇是一个碑文大家,《朝野签载》中说其作“韩陵山寺碑,庾信读而写其本”,后人问庾信对北方文士的评价,庾信说:“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18]舜庙碑文作于何年,已不可知。

温子昇从舜帝之出生、德行、功劳等方面做了优美的歌颂。

《舜庙碑》先言“怀山不已,龙门未辟……受文祖之命,致昭华之玉”,展现舜登位前的勤苦躬耕。舜手执耒耜,耕于历山,亲自撒网,渔于雷泽。“班五瑞于群后,六宗于上玄,舞干戚而远夷宾,弃金璧而幽灵应。青云浮洛,荣光塞河,符瑞必臻,休祥咸萃,以君人之大德,为帝王之称首”,言舜成为帝王之后,任贤使能,不事征伐、关爱百姓,不爱淫奢,不贪钱财,修养德行,故而诸多祥瑞汇集,舜成为古代帝王的楷模。“陟方之驾遂往,苍梧之窆不归……交鼓亘瑟,实仿佛于闻韶。”言舜的不幸身亡,人们设庙以祭奠,庙内有舜帝塑像,身着冕服,乘驾龙车,表现了后人对他的仰慕。

祭奠仪式上钟鼓相鸣,节奏变换,仿佛可以听到优美的韶乐。最后一段“虹气降灵,姚墟诞圣……疑山永逝,湘水长违,灵宫肃肃,神馆微微。”虽是韵文,旨在歌颂,但也还原了部分史实——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疑山永逝,湘水长违”一句再次证明了北魏时大家公认舜陵在湖南的九疑山。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7)

湖南省宁远县九疑山铭刻(宋代)

6.北齐文宣帝祭舜

北齐时期,文宣帝曾下诏遣人祭祀舜庙。史载:

(文宣帝天保元年,550年)又诏封崇圣侯邑一百户,以奉孔子之祀,并下鲁郡以时修治庙宇,务尽褒崇之至。诏分遣使人致祭于五岳四渎,其尧祠舜庙,下及孔父、老君等载于祀典者,咸秩罔遗。[19]

7.南朝颜延之亲临九疑山祭舜

晋元熙二年(420年),宋王刘裕代晋自立,成为南朝宋代的开国皇帝,史称宋武帝。他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力量。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裁减州、郡、县,重新委任了一批地方官员。当时的太子舍人颜延之,即被委任为始安郡太守(治所在桂林)。

颜延之(384-456),南朝宋诗人,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为太子舍人,后任始安(今桂林市)、永嘉二郡太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少孤贫,好读书。入仕途,每犯权要。与谢灵运齐名,同为晋、宋之际名声最大的诗人,世称颜谢。

颜延之才华横溢,是一个“饮酒袒歌,自云狂不可及,远吊屈大夫,近友陶征士”[20]的风流之士。但因多犯权要,每每不得重用。因此,怀才不遇常嗜酒遣忧,自况刘伶,“文帝(刘义隆)尝诏延之,传诏频不见,常日但酒店裸袒挽歌,了不应对。他日醉醒乃见。”[21]但颜延之与永州素有渊源。其一,颜延之祖父颜约曾为零陵太守,《南史》载:“祖约,零陵太守”[22]。舜帝南巡葬于九疑和永州青山秀水很可能是颜延之所受家教的素材之一。因此,颜延之从小对永州就不陌生。其二,颜延之在元嘉年间出为始安太守,始安郡即桂林市,从中原去始安,一般都是逆湘江而上,因此,他多次途径永州。

《艺文类聚》第十一卷《帝王部》中载有颜延之的《为张湘州祭虞帝文》:

惟哲化神,继天作圣。藏器渔陶,致身爱敬。是以二妃嫔德,九子观命。在麓不迷,御衡以正。唐历继终,虞道乃光。咨尧授禹,素俎采堂。百龄厌世,万里陟方。敬询故老,钦咨圣君。职奉西湘,虔属南云。神之听之,匪酒伊荤。[23]

张湘州,即南朝刘宋时的张邵,字茂宗,会稽太守裕之弟也。[24]张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征战建国的得力干将,被刘裕誉之为“张邵可谓同人忧虑矣”[25]的心腹。因此,刘裕登大宝后,张邵得以重用,“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临沮伯。

分荆州,立湘州,以邵为刺史。”[26]张邵不但被封为临沮伯,还专门为他从荆州中分出湘州,封张邵为湘州刺史,可谓裂土而封了,所受待遇非常人所及。张邵虽接受了分封,但是没有来长沙到任。《南史》上说:“以邵为刺史,将署府,邵以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府妨人,乖为政要。”张邵认为,当时的长沙并非战略要地,所以没来长沙,仍然留随武帝左右。直到元嘉五年张邵的职务才有所变化,“元嘉五年(428年)转征虏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27],也就是说,永初元年到元嘉五年(420至428年)张邵一直官居湘州刺史。

由于祭舜原是帝王行为,后来衍化为政府行为。颜延之虽官居始安太守,但非零陵太守,非九疑山所在地的官员,因此,以他本人身份祭舜就名不正而言不顺。但是,颜延之与湘州刺史的张邵素善,因此,代好友作祭舜文,代好友祭舜就名正言顺了。在《和谢监灵运》诗中有“吊屈汀洲浦,谒帝苍山蹊”之说。明言赴任始安太守途中二事:一是在汨罗凭吊屈原,有《祭屈原文》留存;一是亲临九疑山,代张邵祭祀虞舜。据后人考证,颜延之在景平元年出为始安太守[28],年末到达浔阳, 与好友陶渊明相聚。景平二年五月五日前到湘州汨潭,祭祀屈原,撰《祭屈原文》,大约在六、七月间到零陵,在九疑山前祭祀舜帝。

(三)隋唐宋元时期的祭舜

1.隋朝祭舜

隋唐继承了北周的虞舜祭祀仪式,祭帝舜于河东舜庙,因为舜帝都城在蒲坂(时称河东),有史为证:

隋制,使祀先代王公:帝尧于平阳,以契配;帝舜于河东,咎繇配。[29]

2.唐朝祭舜

(1)舜庙祭舜

一是唐王李氏多次舜庙祭舜。唐承隋制,帝王每年祭帝舜于河东:

(唐代)仲春之月,享先代帝王。帝喾享于顿丘,帝尧享于平阳,帝舜享于河东。[30]

唐高祖曾亲祭舜庙,《旧唐书·本纪第一》载:“三年(620年)春正月辛巳,幸蒲州,命祀舜庙。”天宝六年(747年),玄宗派人建舜庙,进行祭祀,《文献通考》卷103载:

(天宝)六载, 三皇五帝,创物垂范,永言龟镜,宜有钦崇。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其择日及置庙地,量事营立,其乐器请用宫悬,祭请用少牢,仍以春秋二时致享,共置令、丞、太常寺检校。[31]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诏曰:“古圣帝明王、岳渎海镇,用牲牢,余并以酒脯充奠祀。”二十三年(735年)正月,诏:“自今已后,明衣绢布,并祀前五日预给。”丁酉,诏:“自今已后,有大祭,宜差丞相、特进、开府、少保、少傅、尚书、御史大夫摄行事。”天宝六载(747年)正月,诏:“三皇、五帝,于京城置令、丞。”[32]

二是吕温等文人舜庙咏舜祭舜。吕温(771—811),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与柳宗元、元稹等相厚。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一载吕温的《谒舜庙文》:

唐贞元十一年岁次乙亥十一月一日,东平吕温,敢盥沐斋洁,敬谒于舜帝之神。

恭惟至仁无方,大孝不匮,德馨升闻,允厘百揆,以圣授圣,犹言历试,择人之君,良不可易。圣功无全,相待而宣,雷驱四凶,灵起八元,太冶陶土,玑转天,垂衣岩庙,万物浩然。是称至理,是曰帝者,混成雍熙,永锡大嘏。乃眷南顾,苍梧之野,归尧鸿名,付禹天下,茫茫推迁,邈万斯年。三代之后,谁为圣贤,政如颓波,俗若坏山,《韶》乐犹在,薰风不还。于戏!道有通变,事有同异,官帝家王,随时之义。揖让而禅,固非力致,所以识者,存而不议。若辅相之宜,财成之规,焕乎文章,百代可知。九官惟旧,七政有彝,宏道在人,太平无时。如何后王,曾莫是思,甚易甚简,舍而弗为?历山岿然,河水东注,唐虞日远,杨墨谁拒?瞻彼历山,薄言往诉,庶几精诚,必我依据,假我以灵,俾飞曾云,行神之道,以致吾君,不然归来,鸟兽为群。敢竭微志,托于明神。[33]

《谒舜庙文》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当时吕温年仅24岁,也还未中进士,未入仕。“历山岿然,河水东注”点明当时吕温所拜谒的是山东舜庙,即山东历山舜王庙,而非九疑山舜帝陵。历山舜王庙是根据《史记》“舜耕历山”而建的舜庙之一,并非舜帝陵寝。舜庙可以有多处,而舜陵仅九疑山一处。吕温在历山舜庙祭祀虞舜,不能在舜陵祭舜,多少总有点未见真人之憾。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十三年后,吕温被贬道州刺史,得以亲见九疑山舜陵

(2)张九龄奉诏代唐玄宗李隆基亲临九疑山祭舜

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大臣、诗人。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长安进士。任左拾遗,迁右补阙,为唐代名相。

《张九龄集》有《祭舜庙文》:

惟神以大孝而崇德,以大圣而奋庸,以至公而有天下,以至均而一海内。枝不以荒服之外,不以黄屋之尊,巡狩而来,殂落于此。倦勤之造,永结于黎庶;惠怀之仁,长存于寿宫。戴祀之遥,灵威如在。今圣朝绍兴至道,憨兹远人,爰遣使臣,按理边俗。惟神幽鉴,愿表微诚。若私僻为谋,公忠有替,明鉴是殛,俾无远图。如悉心在公,惟力是视,当福而不福,为善者惧矣。今至止之日,辄诣陈诚。伏惟神道聪明,亮期钦到,愿俯垂真佑,俾输力明时。尚飨![34]

张九龄的《祭舜庙文》是代表唐玄宗而作的,他也是代表玄宗来九疑山祭舜的。之所以会代表玄宗祭舜,也许与张九龄历来重孝道重祭祀、曾力谏玄宗祭祀有关。《旧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四十九·张九龄传》言:“时帝未行亲郊之礼,九龄上疏曰:伏以天才者,百神之君,而王者之所由受命也。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配之义,盖以敬天命以报所受。故于郊之义,则不以德泽未洽,年谷不登,凡事之故,而阙其礼。”其意就是力促玄宗重视郊祀。后来玄宗东巡,泰山封禅,张九龄随行,可见玄宗还是接受了张九龄重视祭祀的疏请。

张九龄又是个至孝之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夏,张因事罢相后,玄宗欲置张九龄为在河北的冀州刺史,张九龄上疏固请,说要就近照顾家中九十多岁的老母亲,要求另任江南一州。玄宗准奏,改为洪州都督。不久又转为桂州都督。张九龄也就是在这次离开洪州都督到任桂州都督(从南昌到桂林)的途中,经过零陵。此时的张九龄虽被罢相,但其因政绩显赫声望极高,不失为有唐一代名相。玄宗暂放张九龄的外任,多有不舍之情。张九龄由赣赴桂,必经湘江过零陵。这位集声望、孝道、文才和重祭祀于一身的张九龄成了代玄宗亲临九疑山祭舜的不二人选。离京临行前,张九龄代玄宗作《祭舜庙文》,转呈玄宗御览,玄宗准奏,张九龄在九疑山舜庙前宣读祭文,代帝祭舜。

这是皇帝遣官祭舜第一次见诸记载,开皇帝遣官祭舜之先河。从此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效法唐玄宗,按照这一方式,派遣朝廷大臣到九疑山舜帝陵祭舜。

(3)柳宗元随永州刺史冯叙九疑山祭舜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山西永济),官牧柳州,因此有柳河东和柳柳州之谓。唐代古文运动的发起者,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失败后,即被贬为邵州(今邵阳市)刺史。在赴邵州途中再被贬为永州司马员外郎。这一年是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到达永州时已经是冬天。第二年,即元和元年(806),冯叙接任永州刺史。冯叙上任后,接连两次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头一年,遇上地震。第二年,又遇上水灾,久雨不晴。在这种情况下,冯叙动了祭舜的念头,想通过祭舜祈求收雨放晴。

这一点,可以从《光绪零陵县志·祥异》得到证实:“宪宗元和元年(806),春正月,地震,二年大水。”柳宗元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名人。冯叙对柳宗元是非常尊重的,平时关系也比较好。他要上九疑山祭舜,就必须写祭文。而要写祭文,借助柳宗元的名气和文墨,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柳宗元撰写了《祈晴文》,并随同冯叙到九疑山祭舜。《柳宗元集》中收录了这篇祭文《舜庙祈晴文》:

年月日,某官某,敢用牲牢之奠,昭祭于虞帝之神。帝入大麓,雷雨不迷,帝在璇玑,七政以齐。九泽既陂,锡禹玄圭,至德神化,后土与稽。勤事南巡,祀典以跻,此焉告终,宜福遗黎。庄貌如在,精诚不暌。今阴德僭候,有淹凄凄,降是水潦,混为涂泥。岸有善崩,流或断堤,泛滥畴陇,滂沱圃畦。恒雨获戾,狂咎增凄,忍兹嘉生,均彼蓬藜。敢望诛黑蜧,以扶阳霓,式乾后土,以廓天倪。粢盛不害,余粮可栖,或簸或溲,为酒为醯。跄跄生镛,坎坎鼓鼙,百代祀德,氓心不携。岂独蘋藻,徵诸涧溪。神其听之,无作神羞。[35]

《舜庙祈晴文》题下韩醇注曰:“(此文)公在永州代其州刺史作”。柳宗元代刺史作祭舜祝文,并随永州刺史冯叙到九疑山祭舜,是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期间唯一一次见诸记载的祭舜活动。也许就是巧合,柳宗元永州十年,虽然政治晦暗,但文学成就斐然。在柳宗元传世的600篇作品中,有三分之二在永州完成。然而,关于千古帝舜的作品,柳宗元仅留下这一篇《舜庙祈晴文》。如此文学奇才,一生撰文无数,但关于舜帝仅此一篇,是对帝舜不熟悉么?不是的,柳宗元祖籍永济河东,帝舜建都蒲坂(今山西永济),舜帝又在柳宗元的家乡永济活动多年,虞舜的贤明与孝道柳宗元早已烂熟于心。“勤事南巡”赞舜帝勤于政事,“此焉告终”言舜帝南巡而崩,舜帝陵就在九疑山。

(4)李商隐奉诏代唐文宗李昂亲临九疑山祭舜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开成四年(839年)天下大旱,唐文宗李昂心忧天下,遣使祭舜求雨。文才俱佳、“犹善诔奠之辞”的李商隐时为秘书省校书郎,受文宗之托撰写祭舜祭文。文成,由李商隐代表唐文宗亲临九疑山祭祀虞舜。《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一载李商隐的《赛舜庙文》:

年月日,昭赛虞舜之祠。伏以帝狩南荒,神留下土。翠华莫返,积怨慕于他年;大麓不迷,昭威灵于终古。比忧嘉种,少冒愆阳。抗简陈词,洁樽引咎。果蒙凭离掣电,跨巽扬风。布霑渥于九皋,起焦枯于一瞬。敢陈瑶席,辄事兰羞。帝其罢奏南琴,停吹西琯。使东皇太乙,兼预于灵游;俾山鬼江婓,无藏于沴气。庶将善政,以奉明辉。[36]

通过颂赞了舜帝的勤政与神勇,“狩南荒”而“莫返”,“大麓不迷”极具威灵,来表达求雨祈福的意愿。希望神勇而又恤民的虞舜能够有求必应,能“布霑渥于九皋,起焦枯于一瞬”,及时降甘霖以解旱情。

3.宋朝祭舜

(1)宋太祖定制祭舜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繁,舜陵舜庙年久失修。宋朝建立后,加强了对舜陵、舜庙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并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祭祀虞舜的活动。

(宋太祖)乾德初,诏:“历代帝王,国有常享,著于甲令,可举而行。自五代乱离,百司废坠,匮神乏祀,阙孰甚焉。按《祠令》,先代帝王,每三年一享,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祀官以本州长官,有故则上佐行事。官造祭器,送诸陵庙。”又诏:“先代帝王,载在祀典,或庙貌犹在,久废牲牢,或陵墓虽存,不禁樵采。其太昊、炎帝、黄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成汤、周文王、武王、汉高帝光武、唐高祖太宗、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商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周成王康王……隋高祖、各置三户,岁一享以太牢;秦始皇帝、……后唐庄宗明宗、晋高祖、各置守陵两户,三年一祭以太牢;……”[37]

史料表明,宋太祖敕令九疑山舜庙每三年一祭。在宋代,朝廷对九疑山舜帝陵庙的保护与管理是非常重视的,而且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宋代九疑山舜帝陵庙,是在唐代舜帝陵庙的基础上重修,保持了唐代舜帝陵庙的规格与规模,地址仍在玉琯岩前。

(2)理学大家朱熹作《虞庙乐歌》以表对虞舜的崇敬与祭祀

祭舜活动历代相传,时至有宋,庙堂歌祭已经比较成熟。庙堂歌祭,就是在祭舜时增加歌咏仪程,在“读祝”之外,由祭祀队伍歌咏舜帝功德。在祭舜中使用歌词始于何时尚无定论,但至迟不会晚于中唐元结任道州刺史之时。因当时元结还亲自作《补乐歌·大韶》,以为歌祭之用。宋代在祭舜问题上作了特别规定,歌祭时,有统一的乐曲,歌词统一使用朱熹所作的《虞庙乐歌》。其歌词如下:

皇无为兮山之幽,翳长薄兮俯清流。渺冀州兮何有?眷兹土兮淹留。皇之仁兮如在,子我民兮不穷。以爱沛皇泽兮横流,畅灵威兮之无外。洁樽兮肥俎,九歌兮韶舞。嗟莫报兮皇之祐,皇欲下兮俨相羊,烈风雷兮暮雨。

从此以后,朱熹所作的《虞庙乐歌》成为祭舜时的通用歌词。

4.金朝祭舜

金规定三年一祭舜于河中府舜庙(今山西永济市):

(诸前代帝王)三年一祭,于仲春之月祭伏 于陈州,神农于亳州,轩辕于坊州,少昊于兖州,颛顼于开州,高辛于归德府,陶唐于平阳府,虞舜、夏禹、成汤于河中府,周文王、武王于京兆府。[38]

金王朝雄踞北方,与南宋对峙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统治者源于少数民族,金王朝就通过祭祀虞舜来拉近民族距离,来团结汉族等其他民族以巩固政权。由于舜陵远在南方的九疑山,所以金王朝祭祀虞舜就只能就近选择北方的河中府舜庙祭祀。

5.元朝祭舜

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洪洞(今山西洪洞县)建立舜庙:

十二年二月,立伏羲、女娲、舜、汤等庙于河中解州、洪洞、赵城。[39]

元世祖规定:“春秋二仲月上丙日,祀尧帝祠。”[40]关于对舜庙的祭祀,泰定帝规定:“诏舜、禹庙依尧祠故事。”[41]

关于对舜庙的祭祀,元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规定舜庙依尧祠故事,每岁春秋仲月上旬卜日,有司蠲洁致祭,官给祭物。[42]

这些记载表明,尽管元王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他们在对华夏文化的认同上不及北魏王朝和后来的清王朝,但在他们统治期间对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祭祀并未中断。

(四)明清时期的祭舜

1.明朝祭舜

(1)明太祖朱元璋定制祭舜

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了不起的封建君主。他建立政权后,加强了历代帝王特别是上古帝王的祭祀。明太祖曾遣使访先代陵寝,修祀礼,制祝文,进行祭祀,《明史·志第二十六》载:

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凡七十有九。礼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唐尧,虞舜,夏禹,……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孝宗、理宗,凡三十有六。各制衮冕,函香币。遣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礼,亲制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具祭物。陵寝发者掩之,坏者完之。庙敝者葺之。无庙者设坛以祭。仍令有司禁樵采。岁时祭祀,牲用太牢。

此后,洪武四年(1371)、十年(1377)、二十年(1387),太祖都遣使祭历代帝王庙:

四年,礼部定议,合祀帝王三十五。在河南者十:……在山东者二:东平祀唐尧,曲阜祀少昊。……在湖广者二:酃祀神农,宁远祀虞舜。……岁祭用仲春、仲秋朔。于是遣使诣各陵致祭。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数,俾所在有司守之。[43]

洪武十年遣官祀历代帝王,凡十七位,为五室,共设酒尊三,于殿之、东、南、西向,用祝一,设于神之右,初献毕,读祝,余礼仪仍旧,祝文曰:皇帝谨遣具官某致祭于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帝金天氏、帝高阳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皇帝、汉光武皇帝、隋文祖皇帝、唐太宗皇帝、宋太祖皇帝、元世祖皇帝。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报,特祀以春秋,惟帝英灵来歆,来格,尚享。”[44]

洪武二十年,遣官祀历代帝王庙,五室祀伏羲至元世祖凡十七帝,至是去隋文帝,凡十六帝为五室,中三室居三皇五帝三王如旧……[45]

尤其在祭祀虞舜方面,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三项重大举措。

一是将舜帝陵庙由玉琯岩前迁至舜源峰下。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不久,就派专人前往九疑山,走访查看舜帝陵庙,绘制舜帝陵庙图和整个九疑山的地形图,从而为迁建舜帝陵庙做准备。按照民间的传说,朱元璋的军师、明朝开国元勋、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伯温),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大师、预言家和阴阳先生。相传刘伯温在认真审视九疑山舜帝陵庙图和九疑山地形图以后,认为根据时代和天道的变化,九疑山玉琯岩这个地方,已经不再适应做舜帝陵庙,而最合适的地方应当在舜源峰下。朱元璋最后决定,将舜帝陵庙从玉琯岩迁至舜源峰下。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8)

二是把祭舜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秦汉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祭舜制度。大体上是每年春秋二祭。如遇国家大事,则不定时向舜帝陵致祭。同时,为了加强对舜帝陵庙的保护与管理,自新莽王朝起,设守陵户守护舜帝陵,多则五人,少则三人。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历代祭舜活动并非一成不变地进行。宋元以前,有记载的帝王或朝廷祭舜活动并不多见。朱元璋登基后,即采取有力措施,将祭舜制度化、规范化。《宁远县志》载:明代洪武四年(1371)敕。以春秋仲月上甲,县令具牲帛致祭。凡遇国家庆典,撰祭文赍香遣官致祭,牲用太牢。其祭品祭仪俱与文庙同。惟有正献不用,分献乐章亦缺如也。朱子(熹)有《虞庙乐歌词》,最渊雅,可以被诸管弦,据为典要矣。

按《宁远县志》这一记载,朱元璋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每年春季第二个月和秋季第二个月的上甲日,由县令奉上祭品致祭。凡是遇到有国家庆典,就由朝廷撰写祭文带香火蜡烛派官员到九疑山祭祀舜帝陵。朱元璋还规定,朝廷祭舜,“牲用太牢”。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亦作“大牢”。其他祭品和祭祀礼仪均与文庙相同。由于祭舜乐章缺失,就将朱熹所作《虞庙乐歌词》谱上曲调,在祭舜时作为演奏的乐章。

三是亲自撰写御祭文,派翰林院编修雷燧到九疑山祭舜。与其他帝王祭舜不同,朱元璋的祭舜文是他自己亲自撰写的。万历《九疑山志》卷一载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皇明御制祭舜文》:

维洪武四年,岁次辛亥,二月乙卯朔。越日己未,皇帝御名,遣翰林院国史编修官臣雷燧敢昭告于皇舜之陵,曰: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

君生前世,作蒸民主,大德无穷,垂法至今。后人不忘者,以其量同天地故也。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三千余年,观于帝典,大哉圣德,非天者何?虽窃慕于心,奈禀性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谟,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尚其鉴纳焉。尚飨![46]

这篇《祭陵祝文》,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却充分体现了作为布衣天子的朱元璋的特色,说的是实在话,有着非同一般的朴实情感与人格魅力。祭文中,朱元璋高度颂扬了虞舜的德行与治国伟功,并以虞舜为楷模治国治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政爱民和法古虞舜能重建尧天舜日。

(2)明朝其他皇帝的祭舜

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视,明代形成了自新莽王朝以来的第二个祭舜高潮。嘉靖时期,明朝新修历代帝王庙,明世宗亲自祭祀历代帝王:

嘉靖十一年(1532年)七月,礼部以新作历代帝王庙成,请上亲祀,许之,仍诏,以祀之前一日预告皇祖即太庙,后寝行礼,礼部上亲祭历代帝王,仪注上览之曰正五坛,中案朕亲奠献,左右四案命郭勋李 代之成国公朱 、尚书王宪、夏言、汪 分献两庑,余俱如拟。[47]

此后,凡遇国家大典、大事,朝廷都要派遣大臣到九疑山祭舜。从《宁远县志》和《永州府志》的记载看,明代一共御祭舜帝陵十五次,其中可考者十三次。明代在舜源峰下修建的舜帝陵庙,其规模比汉代要小,约占地2.1万平方米,仅为汉代三分之二。到正德十六年(1521),永州推官王端之重修舜庙正殿,增设香亭三间、仪门三间、左右斋廊各三间。但是,到了明末,随着明王朝的衰落,舜庙也已呈现破败之势。

2.清朝祭舜

有清一代是祭祀虞舜最为频繁、次数最多的一朝。每逢新主登基、皇帝大婚甚至皇帝大寿、开拓疆土、收复失地等喜庆之事都要亲临或遣使来九疑山祭祀虞舜,以告慰圣帝。

(1)顺治帝祭舜

清顺治初,在都城西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在正殿景德崇圣殿祭祀唐尧、虞舜,祀以太牢,如史料所记:

届日,大臣一人祭正殿,殿祀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光武,唐太宗,宋、辽、金太祖、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凡廿一帝,祀以太牢。[48]

顺治还制定了帝王陵寝祀典,规定祭祀东平唐尧、宁远虞舜,或在当地飨殿举行,或因陵寝筑坛祭祀。[49]

顺治还遣官到湖南九疑山祭舜。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派遣侍读学士白谦允亲临九疑山祭舜。祭文全文为:

顺治八年,遣侍读学士白谦允致祭,告亲政: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功德载籍,炳如日星。朕诞膺天眷,绍缵丕基。景慕前徽,图追芳躅。明裎大典,亟宜肇隆。敬遣专官,代将牲帛,爰修殷荐之诚,用展仪型之志。伏惟格歆,尚其鉴飨!

由于但是永州未靖,祭舜特使白谦允率团只能在衡州江东岸祖师殿望祭虞舜。

(2)清朝其他皇帝的祭舜

顺治以后,康熙、雍正、乾隆诸帝继续祭祀虞舜陵寝,这些事实文献中多有记载。《万寿盛典初集》卷13《典礼二·祭告》有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派官祭帝舜有虞氏陵于永州府道州宁远县的记录,祭品有牛一只、猪一口、羊一羫、大羮、和羮、鹿醢、兎醢、鱼醢、醓醢、豚胉、脾析、芹葅、笋葅、菁葅、韭葅、鹿脯、鰝鱼、铏盐、榛、菱、芡、枣、栗、白饼、黑饼、黍稷、稻粱、酒、烛。《万寿盛典初集》卷54记载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派官员祭拜尧舜等帝王的事迹,“内阁学士图敏往祭山东、江南、浙江等处,东岳泰山之神、东镇沂山之神、东海之神、南镇会稽山之神、少昊金天氏陵、帝尧陶唐氏陵……内阁学士傅森往祭河南湖广等处,中岳嵩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济渎之神、淮渎之神、太昊伏羲氏陵、颛顼高阳氏陵、帝喾高辛氏陵、炎帝神农氏陵、帝舜有虞氏陵”。

乾隆还亲自祭拜舜庙: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己丑,上躬谒帝舜有虞氏庙,前一日戊子,谕朕诣阙里释奠礼毕,因以祀少皥,谒元圣素怀良慰,今至厯下,闻有虞氏之庙近在城中,缅想重华之盛,实惟元徳之区,景仰匪遥仪型甚迩其令所司洁祠宇,以竢拜瞻。[50]

可以说,清王朝从入主中原的那一天开始,就十分注重尊崇舜帝等先哲先贤。顺治是清王朝第一位遣官到九疑山祭舜的皇帝。康熙六年(1667),遣宗人府丞高珩到九疑山致祭,告亲政。成为清王朝第二位遣官致祭的皇帝。此后,康熙皇帝还多次遣官致祭。如康熙十一年(1672),遣督理事官魏双凤致祭,告平定三藩;康熙二十七年,遣詹事府少詹事舒书致祭,告祔庙礼成。康熙四十二年(1703),遣通政司左通政张格致祭,告万寿。如此等等地,不一而足。

凡是朝廷遇到什么大事,都会遣官九疑山致祭。仅康熙朝,遣官致祭达九次之多。从康熙到宣统等十一位皇帝,无一例外都遣官致祭九疑山舜帝陵。据记载,清王朝十二位皇帝一共遣官祭舜达45次之多。在清王朝中,遣官致祭次数最多的是乾隆,达12次。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也于宣统元年(1909),派遣永州镇总兵张庆云到九疑山祭舜,报告宣统皇帝即位事。

(作者:尹华君)


文来源:九疑山舜文化研究会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9)

湖南省“公祭中华道德始祖舜帝”场面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0)

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公祭“中华道德始祖舜帝”场面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1)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2)

九嶷山传说、水系、山系分布图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3)

九嶷山玉琯岩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4)

洞天福地九嶷山紫霞岩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5)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6)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7)

湖南省蓝山县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8)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古城风貌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19)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20)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21)

尧和舜传说(舜葬九疑与历代祭舜)(22)


注解:


[1]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6页。

[2]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5页。

[3]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6页。

[4]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6页。

[5] (明)蒋鐄:《九嶷山志》.万历四十八年版,卷之五。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志第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83页。

[7]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7页。

[8](唐)房玄龄等:《晋书·帝纪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0—51页。

[9](唐)房玄龄等:《晋书·帝纪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5页。

[10](唐)房玄龄等:《晋书·帝纪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

[11](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7页。

[12] (北齐)魏收:《魏书·太祖纪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6页。

[13] (北齐)魏收:《魏书·太宗纪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5页。

[14] (北齐)魏收:《魏书·世祖纪第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4页。

[15] (唐)李延寿:《北史·魏本纪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108页。

[16] (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第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页。

[17]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7页。

[18]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5月,第356页。

[19] (唐)李百药:《北齐书·帝纪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1页。

[20]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5月,第223页。

[21]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79页。

[22]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77页。

[23]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7页。

[24]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23页。

[25]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24页。

[26]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25页。

[27]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25页。

[28] 杨晓斌:《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始末考》.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3)。

[29] (唐)杜佑:《通典·礼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477页。

[30] (唐)杜佑:《通典·礼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770页。

[31]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宗庙考十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938页。

[32]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志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15页。

[33]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七部,卷六百三十一。

[34] (唐)张九龄撰;熊飞校注:《张九龄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928页。

[35] (唐)柳宗元撰;吴文治校注:《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85页。

[36]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八部,卷七百八十一。

[37] (元)脱脱等:《宋史·志第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58—2259页。

[38] (元)脱脱等:《金史·志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18页。

[39] (明)宋濂等:《元史·志第二十七上》,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03页。

[40]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六》,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5122页。

[41]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群庙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549页。

[42] (明)宋濂等:《元史·志第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03页。

[43] (清)张廷玉等:《明史·志第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92页。

[44]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定帝王庙祀及名臣从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45]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定帝王庙祀及名臣从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46] (明)蒋鐄:《九嶷山志》.万历庚申版,卷之一。

[47]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特设历代帝王陵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48] 赵尔巽:《清史稿·志第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526页。

[49] 赵尔巽:《清史稿·志第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529页。

[50] 《清朝文献通考·群庙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924页。


欢迎阅读,如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编辑:尹珺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