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写作经验3句话:碰出火花--刘润读书友共读盔甲骑士
书,自己读就行了,为什么要共读?
最近,我们刚刚共读完《盔甲骑士》这本书,共读就是联机学习,大家从各个维度来理解,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这种模式是学习的2.0模式。
那学习的1.0模式是什么呢?
我想起了高中时候,同桌写在本子上的那句话: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当时,笔记本没有合上,摆在桌面上,我无意中看到了,我心中万马奔腾。当时,我的成绩是比较好的,他成绩是比较差的,他是不是觉得我不够朋友,不帮助他吗?我鼓起勇气,和他聊这件事,他笑了:我只是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的,你想多了。风波平息了,但这句话却印在我的脑袋里了。如果自己闭门造车,或者重复发明轮子,虽然很勤奋,可能收效很低,甚至走入思维的死胡同,还是联机学习好。
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里就介绍了学习2.0模式,把自己的学到的知识,自己的理解,逢人就讲,不要怕讲错,如果能让自己思维的盲区暴露出来,是最好的效果。例如盲人摸象,自己摸到了大腿,觉得自己捡到宝了,好像世上只有我知道大象是根柱子,藏着掖着,不分享出来,别人也不知道你错在哪里,同时别人有摸到耳朵,也没有机会告诉你,其实大象是一个大簸箕。如果联机学习,把别人的理解和自己的全部加在一起,就可以拼图,全景的拼图会更接近真相。
这本书的发起人是婵姐,大家尊敬她为婵姐,其实是85后,是香港大学的研究生,是埃里克森国际教练学院的认证教练。在心理学方面读的书肯定比我多,如果没有她的发起,我估计不会接触到这本书,我平常地的阅读大多是商业书为主,五行缺金,恶补才行。
婵姐和我同在刘润读书会的45班,一个班接近两百人,现在这样的班级有一两百个,现在还在十倍速的成长中,到2022年年底,可能就有两千多个班了。我在45班是班班,用江湖话来说就是老大,老是学习,大做文章。婵姐的共读营开张,就带上我。共读营有好几个工作要做,有主持,领读,输出,守护,让我任选一个,我是偏内向的,选了一个不需要说话的工作:输出。输出就是把微信共读群的精彩分享汇编到飞书里,方便大家阅读,或者以后查询。
共读的微信群建立之后,我自发去宣传,把宣传的海报发到我能想到的所有地方。有吴晓波的读书会,有万维刚老师的学习群,还有一些心理学的学习群。看着共读群的成员在增长,心中也有一种满足感。共读团队在自习室的一次预演之后,自习室的同学看到方老师发的宣传海报,微信群人员迅速满两百。
共读的开营仪式是在腾讯会议上进行的,发起人把这本书的故事梗概向大家介绍了,在战场上,盔甲保护骑士不受伤,于是骑士爱上自己的盔甲,不愿意脱下来,回到生活中,就变得不合时宜,不能和心上人相处了。这时,我立马想起了另一个故事,是脱盔甲的方法。
古代猎人打完猎之后,不是马上回家,而是要找一个地方,把追杀猎物时产生的凶狠之气平息掉,让自己脸上扭曲的表情调整回来,带着微笑,哼着小曲才能回家。
开营仪式有一个环节是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有三五个人,这时主要是自我介绍,在开始讨论前,主持人会给大家布置任务,给出几个关键词,例如昵称,来自哪个城市,爱好及哪些方面可以帮到大家,这样小组内的几个人就比较快的熟悉起来。如果是共读的讨论内容当然就是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悟。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嘉宾分享。事先,运营组去邀请积极分享的书友,让他们出来讲上五分钟,有的书友可能不敢出来挑战,或者是时间和精力上应付不过来;如果承诺来分享的书友,就会为这五分钟写上一千字的逐字稿,还要预演上好几次,就是为了正式分享的五分钟流利地表达、精彩呈现。
书友平常有感悟也可以分享在微信群,每天值班的领读把爬楼密码设置好,忙碌的书友找到空闲时间,就可以爬楼来看。在没有腾讯会议共读的晚上,领读经理会发几段内容到微信群,然后抛出问题,大家来谈感受和启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生命有不同的感受,这样大家也就能快速的意识到自己的局限,自己像蜗牛一样也背负着盔甲。
意识到问题,到生活和工作中慢慢尝试去脱掉盔甲,这样自己的认知、格局和境界会进入更高的一层楼。在生活中,能让自己柔弱的一面坦露出来,能得到身边的人的呵护,拥有了被爱的能力,能灵敏地接收到爱的信号。在工作中,把曾经的辉煌放在一边,敢继续挑战更难的目标,不被原有的思路所困住。
通过刘润读书会的线上共读,不仅是让大家读书,还能让书友们联机学习,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也能让自己产生反思,用书中的方法给自己“治病”,最终有行为的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