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73岁奶奶写天书(以地为纸水为墨)

湖南73岁奶奶写天书(以地为纸水为墨)(1)

不用一张纸,不费一滴墨,既能修身养性,又能陶冶情操。近年来,在西峰城区各大公园、广场,活跃着一些善写“地书”的老人。每天早晨,公园平整的地砖上总能看到一些颇具文化气息的“水字”,楷书、隶书……各类字体云集,成为公园一道特殊的文化风景。

  5月17日早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和谐广场上,66岁的退休老人夏立庆拿出自制的竹竿大笔,蘸取池水在平整的地砖上悠然地写着“地书”。“主要是养性,在这里写写字,心就会越来越静。天气好的时候,就出来透透气、晒晒太阳、写写字,有益身心健康。”夏立庆说。

湖南73岁奶奶写天书(以地为纸水为墨)(2)

  谈起写字的初衷,夏立庆告诉记者,最近几年,身体每况愈下,于是“发明”了这种“写字疗法”。每当身体不舒服或遇上什么不开心的事时,就拿起毛笔在地上狂舞,自己身上的郁闷之气也就烟消云散了。“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在广场写水字是我给自己开的‘药方’。”

湖南73岁奶奶写天书(以地为纸水为墨)(3)

  竹竿大笔是夏立庆自己动手制作的,竹竿做笔杆,半截矿泉水瓶做笔斗,海绵做笔头,池水为墨。夏立庆写的“水字”内容多为古诗词、格言、还有毛主席语录等。有繁体字,也有行书、隶书、楷书等,颇具文化气息。这些“水字”大概在六七分钟后就自行蒸发,仿青石地砖还是像原来一样干净。“我在这里写‘水字’,不花钱,不碍事,我自己消遣,又能让别人欣赏,我还要继续写下去!”

湖南73岁奶奶写天书(以地为纸水为墨)(4)

  当记者问及老人能不能在笔杆内储水,把笔做成自来水毛笔。老人回答“不行”,因为增加了其重量,“书写起来不方便”。

  记者了解到,许多地书爱好者多数在60岁以上,他们每天练习一个多小时。“写地书,落笔行笔时要自然屏气,起笔时呼吸自然加深加长,会感觉到全身放松,心情舒畅。”夏立庆告诉记者,有时一边练习,一边和书法爱好者交流、切磋,既有益身心,又增长了书法技艺,给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湖南73岁奶奶写天书(以地为纸水为墨)(5)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晨练的群众对夏立庆“水字”颇感兴趣,有的停下来询问诗词,有的则请教写法,还有市民向老先生提出试写。

(作者:李馨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