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父母官养一方人(父母为女计深远)

利民镇是一个三面环水,钟灵毓秀的清秀小镇,利民镇的姑娘个个眉清目秀,身材窈窕,都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方父母官养一方人?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方父母官养一方人(父母为女计深远)

一方父母官养一方人

一,想救人,张婉儿谎说遇公子

利民镇是一个三面环水,钟灵毓秀的清秀小镇,利民镇的姑娘个个眉清目秀,身材窈窕,都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儿。

而这些美人中最美的姑娘是利民镇首富张员外的女儿,名叫张婉儿。张员外夫妻只有张婉儿一个女儿,那真是金尊玉贵,如珠如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掌上怕摔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张婉儿十五岁了,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张家的门槛差点被媒人踏破了,张员外也没有为张婉儿找到乘龙快婿。

张员外和张夫人很发愁,两个人商量如何给女儿找一个合适的女婿。张员外说:夫人,我们不能听婉儿的了,她年纪小,又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考虑问题很片面,总是看男家长得如何,却不考虑男孩儿的人品,学识,家底等,将来如果遇到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可怎么办呢。

张夫人也很发愁,她一边数着手腕上的檀木珠串,一边说:是啊。这婉儿就是小,不懂事,就想着找个神仙般的公子,她也不想想,这世上哪有长得像神仙一样的公子啊。

张员外夫妻正在发愁张婉儿的婚事,张婉儿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喘着气冲到张夫人的身边,摇着张夫人的胳膊说:娘,娘,你知道吗?刚才我在后花园玩耍,看到一个公子,长得可真是好,高鼻梁,大眼睛,白皮肤,正是我想的那样。娘,你快去看看,让个人去问问那个公子订亲了没有,要是没有,赶紧找个媒婆去向他家提亲去……

张员外和张夫人见女儿如此叽叽歪歪,全无城府,一点也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子,不由后悔当初对于女儿这样的娇惯,若是当初对女儿要求严格些,现在怎么会让人发愁呢!但是女儿是自己夫妻惯出来的,无论怎样也要顺着吧。

张员外夫妻二人跟着女儿匆匆忙忙地往外走,张婉儿仍然嫌慢,拉着张夫人的手加快了步伐,把张夫人拉的踉踉跄跄的向后花园走去。

三人来到后花园,张婉儿率先向一处短墙走去,张员外夫妻来到近前,发现墙上搭着一个简易梯子,应该是家人采摘东西时用的,不知怎么被张婉儿发现了,于是淘气的把梯子搭上墙,爬上去看见外面的人了。

张员外年纪大,又自重身份,当然不会爬上梯子,他正要让夫人随侍的老嬷嬷去找管家去要打开角门锁的钥匙,张婉儿的贴身丫头急匆匆地小步跑来,后面还跟着府里的管家。

张员外一看就知道这是丫头去向管家要钥匙,管家不放心,跟着过来了。果然,管家见到张员外,愣了一下,随即了然,知道小姐把老爷也请到了花园,于是他赶紧走向张员外,把事情说了一遍,张员外听后微微一笑,让管家把后院的角门打开,然后几个人走出花园之外。

张婉儿走出花园后,向四处瞧瞧,便领着张员外向花园对面的一棵大树边走去,那里,躺着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张员外皱皱眉,问张婉儿:你说的是这个乞儿?

张婉儿点点头,说:是呀,你看他是不是长得很漂亮,是不是很配得上我?想了想,又小声说:他不是个乞儿。

张员外听女儿越说越不像话,心沉下来了,但他是个有城府的,脸上并没显现出来,只是对管家说:你去叫几个人,把这个乞儿抬到医馆,看看得了什么病,病愈后再领到府中。管家听后转身走了。

张员外把管家派出去,又领着张夫人、张婉儿等人回到府中,然后打发掉下人,才问张婉儿:你是不是早就认识这个乞儿?

二,说往事,张婉儿出府遇无赖

张员外问张婉儿是不是早就认识刚才的那个乞儿,张婉儿跺了跺脚,再次小声纠正:他不是一个乞儿。然后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扭捏了一下,最终不敢任性,慢慢地对双亲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一个月前,张府的花匠因短暂出去而没锁角门,恰好张婉儿带着小丫头在花园游玩经过这里,她见角门只是虚掩,便领着丫头钻了出去。

张婉儿带着小丫头走在大街上,东瞧瞧,西望望,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但是,张婉儿虽然聪慧,小丫头虽然机灵,但两人都是在张府里娇养着的,并没有经历过外边的人情世故,世态炎凉,不一会儿便惹了麻烦。原来,张婉儿看到一个小摊子上摆了一只玉钗,顺手拿了起来,发现玉钗的材质下乘,做工也粗糙,便放了下来,谁知不小心玉钗掉落在地,玉钗也摔断了,那小摊主要张婉儿主仆赔偿,并且开口就是五两银子,按说张婉儿是不缺银子的,别说五两,就是十两,百两,张碗儿也不会看在眼里。但这次外出,张婉儿主仆是临时起意,并没有带多少银子,因而,当小摊主狮子大开口,张婉儿主仆便与小摊主争执,小丫头摸着荷包里的仅有的一两银子,便说这支玉钗根本不值钱,别说五两,就是一两也没人会要。但小摊主却坚持要五两,不然就还自己一支同样的玉钗。

小摊主的说法一看就是耍赖,可是这种无赖你还拿他没办法。正在双方争执不休,张婉儿主仆无法脱身时,一个衣着寒素的公子走了过来,他听了一阵子,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从自己的荷包里拿了两三个碎银子,合计当有五两左右,递给了小摊主,说:这钗我买了,你让两位姑娘走吧。

小摊主也只是想趁机多赚几两银子而已,并不在意是谁出的银子,他点点头,表示自己不会阻止张婉儿主仆离开。

张婉儿主仆向公子道了谢,就离开了,连公子的名姓都没有想起来问。本来事情到此就该桥归桥,路归路了,谁知今日张婉儿见天高云淡风轻,便有些好奇花园外的风景,于是与小丫头一起,把花匠的梯子抬到墙边,爬上了梯子。

也是事有凑巧,当张婉儿站上梯子,东张西望时,忽然看到花园外的路上走来一个人,那个人越走越慢,越走越慢,走到一棵树旁,忽然软了身子,躺了下去。张婉儿开始只觉得那人有些眼熟,用心想一想,忽然想起来,那人正是当初帮自己付钱的公子。

张婉儿当即下了梯子,向父母居住的院子,路上忽然想起如果说了真话,就要引出自己偷跑出去的事情,又正好想起最近想自己提媒的正多,便决定以这个为借口,说是自己看中了外边的公子,谁知道父亲经历的事多,又心思缜密,一眼便发现了自己的秘密,无奈,张婉儿只好说明真相。

张婉儿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张员外沉思了一阵子,对张婉儿说:这个公子既然为婉儿解了围,我们也不是不知感恩的。我会让管家把那位公子治病,治好后也会送他百两白银。婉儿就不要再参与此事了。不然,与你的名声有碍。

张婉儿不太情愿,仍然点点头,她知道,父亲虽然宠自己,但父亲决定的事,自己从来不能改变。但她心里还是很别扭。张员外夫妻当然也看得出张婉儿的不愿意,张夫人用手拍了拍张婉儿的手,笑着说:婉儿,你已经不小了,该知道名声对女孩是多么重要吧。你是我们唯一的孩子,我和你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你知道吗……

张婉儿一看母亲又要和尚念经般地说教了,她马上做出一幅温和典雅的贤淑样,对母亲施礼:母亲,女儿受教了,女儿这就回去了。然后急匆匆地走了。看着女儿匆匆忙忙,避之不及的背影,张员外夫妻不厚道的笑了。张员外对张夫人挑了挑大拇指,说:夫人这一招真是厉害,为夫佩服。

张婉儿离开后,张夫人叹了口气,对张员外说:如果仅仅是帮忙赔钱的事,这倒还好,就怕婉儿有些动心了。张员外也有同感,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沉吟了一下说:如果那公子真的孤苦无依,我们倒可以将他招赘过来,我就怕他是个贪图富贵,心思深沉的。你忘了上前村的刘地主了吗?张夫人也叹了口气,感慨道:刘地主家那入赘婿可是真正的乞儿,被招赘后才过上了人过的日子,刘地主看他机灵才收留了他,本以为给女儿找了个忠心的女婿,谁知那是一只白眼狼呢。唉,我可不想咱们婉儿也会遇到这样的人。不行,咱们赶紧为婉儿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把她嫁了吧。

张夫人的想法很好,但张婉儿却是把一颗心落在了那个不知姓名的公子身上了。张婉儿长在深宅大院,很少见到外男,猛然见那公子为自己解围,已心生感激,又见公子虽然衣衫寒素,举止言谈却是不俗,长相更是出众,更是心生好感。这一次再次接近,为了救公子又说谎自己看上了公子,却也点破了自己刻意的掩藏的心意。

自从张婉儿明了自己的心意,便常找张夫人软磨硬泡,希望母亲能够帮自己达成心愿。张夫人宠张婉儿,看到女儿水露露孺慕的神情,很想答应女儿,可是,一想到刘地主家招人入赘的结局,便歇了心思。

约有半个多月,那公子身体康复,管家也打听清楚了那男子的底细。那公子姓王,名叫王砚,字墨白。原也是大家公子,只是家中遭了天火,父母兄第都身陷火海,只有王公子当时到同学家探访,逃过一劫。从此之后,王公子便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每天靠着为人挑水打柴渡日,那次替张婉儿解围的银子怕是王公子多年的积蓄了。

张员外得知王公子的底细后,心里对王公子的人品已有些认同,但还是怕自己识人不清,一个不慎,害了自己女儿一生。继续无视张婉儿对王公子的心意,让人为张婉儿寻找合适的人家。

三,愿入赘,张婉儿任性被逐出家门

张婉儿得知父亲又找了媒人为自己找婆家,心里非常难受,明明王公子是个好人,父母怎么就那样不解人意呢?

张婉儿是独生女,从小被张员外夫妻娇惯着的,有些任性,她对王公子已动了心思,自然想与王公子共渡余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不惜以绝食来与父母相抗。天下父母最难抵抗的就是来自儿女的威胁,无奈之下,张员外夫妻屈服了,但也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成婚之事要征求王公子的意思。二是成婚之后,张婉儿和王公子要搬到张家的一个小庄院里自生自灭。张婉儿答应了。

一个春光四溢的早晨,王公子被张府的下人领进了一座酒楼,在酒楼的一个雅间里,他见到张员外。张员外看到他,也不客气,直接问他愿不愿意入赘张家,如果入赘张家,不但没有婚礼,也没有聘礼,只能得到一座乡下的院子,如果不入赘,他可以得到千两黄金。王公子看了看雅间的屏风,犹豫了一下,说他愿意入赘。

张员外深深地看了王公子一眼,点点头,说一句“希望王公子不要后悔”,便打发王公子走了。

不久,张员外便让人抬了一乘小轿,把王公子接进了家门。与张婉儿拜过天地之后的第二天,便让王公子和张婉儿搬出了张府。

四,结同心,张婉儿夫妻苦中有乐

张婉儿与王公子搬离张府,来到了乡下庄子上,张婉儿虽然难过,但能与心爱的王公子在一起,心里还是很甜蜜的。她拉着王公子叽叽喳喳,像一只快乐的小麻雀。她看到王公子虽满面笑容,却掩不了满腹的心事。于是,她对王公子说:公子,你不要愁。我是我们张家唯一的孩子,我的父母虽然把我赶了出来,等他们气消了,一定还会把我们接过去。今天我们搬出来时,我还把我的私房带出来了,有五百多银子呢。待我们花完了,我再回去,把我的那些首饰衣服拿出来,一转手就可以换来不少钱呢。

王公子看着身边不知人间愁苦的张婉儿,心里暗叹,到底是温室里的花朵,不知道人世艰难。他笑了笑,点了点头,不忍打破张婉儿的美梦。以后,还是自己仔细筹谋吧。

王公子也曾是胸无城府大家公子,可在经过了众人的冷眼,外家的抛弃之后,他已从多年的艰苦生活里悟出人世间的炎凉冷暖,他确实是喜欢张婉儿的,不然,他也不会去帮张婉儿解围,他也没想过挟恩求报,但机会来了,他也不会拘泥身份,因为畏惧别人的言论而放弃自己所喜欢的女孩。他会用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证明他不是吃软饭的,也会用自己的努力给自己所喜欢的女孩儿一个安稳详和的生活。

张婉儿因为信任父母的爱而浑然不惧以后的生活。但王公子却很清醒,他对张婉儿说:我们不知道以后爹娘是不是还会给自己银子,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节约简朴,你的私房暂时不能动,以防将来有什么意外。但我保证,早晚有一日让你过以前那样过奢侈的日子。

在王公子的坚持下,张婉儿开始过起了粗茶淡饭的日子,好在张婉儿是乐观的,又有王公子的温柔体贴,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每天仍然快快乐乐的。

王公子入赘之后,不再卖水卖柴了,既有了安定的住处,他开始用心抄书,过去,因为居无定所,连个存放纸墨的地方都没有,才只能卖财卖水,现在好了,仅抄书,每月就有十多两的日子。就这样,王公子还有时间去读些书籍。

五,显才华,入赘婿头抄书写话本

王公子是个聪明的,过去一直生活艰难,他才华不显,入赘之后,生活安定,日子渐好,他的聪明才智便逐渐显现出来了,半年过去,他不但依靠抄书,让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而且还试着写了一本小话本,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的,书店老板还很看好,说会为自己推荐出去。

有了书店老板的鼓励,王公子的干劲更大,常常夜半还在构思话本,通过写书,他的思路似乎也更加宽广开阔,常常写着这一本,下一本的内容就有了。用他自己对张婉儿的话说,他的灵感就像泉水一样,日夜不停地往外涌,如果不能及时写下来,自己就像欠了别人很多钱似的。

张婉儿得知王公子写了小话本,并且被书店老板看好,当即雇了牛车去了张府。张婉儿搬出张府之后,仍然与张府来往得很密。在张婉儿心里,根本没有把搬出张府看成是多大的事。自己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搬出不搬出都是那么一回事,孝顺爹娘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王公子也不过问,总是说只要婉儿高兴就好。但是也多次告诉张婉儿,如果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不要接受张府的馈赠。

张婉儿见了父亲母亲后,很是趾高气扬地对他们说:你们不是觉得王砚没有前途,不能生活舒心吗,你们看看,我是不是活得很快活。

张员外夫妻对看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放心和欢喜。

六,翁婿谈,和家团圆谱新篇

王公子抄书养家,对张员外来说,这本身就不是秘密,一是张婉儿常来常往,二是张员外也让人暗中关注着王公子,但是,王公子写话本这件事还真是惊住了张员外。

张员外原是京中贵人家中的庶子,因生母被人陷害身死,张员外也被逐出家门,后来走投无路,欲投缳自尽,被张夫人的父亲救了,并娶了张夫人,张员外有了家人协助,他本身又有些见识,做事严谨,慢慢地就白手起家,直到现在成了利民镇的首富。

过去,他听到王公子的遭遇后,便对王公子有惺惺相惜之感,但他见的事多,也知人性本恶,担心王公子是白眼狼,便提了条件让王公子选择。更是在王公子搬出去后密一切关注王公子的言行,经过多时的观察,终于认可了王公子的为人。

更让张员外惊喜的是王公子的才华,张员外从来没有想过借助女婿的力量去积累荣华富贵,只要女儿张婉儿平平安安的,他便心满意足了。现在王公子又有了这样一种特殊本事,他当然不能让他的才华埋没。他对张婉儿说:闺女,你是个有福的,你快去把王砚叫来,我有话要对他说。张婉儿问什么事,张员外笑而不语。张婉儿跺了跺脚,扭头走了。

张婉儿回到家,见王公子正在抄书,便那父亲的话对王公子说了,王公子说张员外找他,立刻放下手中的笔,收拾一下,坐上刚才张婉儿雇的那辆牛车去张府了。

张员外看到王公子很快就过来了,知道王公子并没有拿架儿,知道王公子是一个通透的。不由得暗暗的点了点头,把女儿嫁给王公子,看来自己没有做错。

张员外看到王公子来,把他引到书房里,也不与他绕弯子,直接对王公子:砚儿,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们搬出去吗?

王公子点了点头说:我知道的。您是怕我也像上前村刘地主家的那个赘婿一样是个白眼狼。当时我要说自己不是,您也未必相信。我只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张员外笑了,对王公子说:我就知道你是一个通透的,也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不相信自己。我只有婉儿一个姑娘,又被养的天真烂漫,不知世事,我就怕一个行差踏错,误了孩子一生。孩子,你既然知道了为父的用意,我就不多说了。现在我就问你,你将来有什么样的打算?

王公子说:父亲,既然你这样问我,那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原先我想用心去考科举的,以我抄书的时候也多以四书五经为主,但是后来我抄了一本话本,竟然发现自己对话本非常感兴趣,似乎自己也可以写出来。我就试着写了一本,交给了书店,书店的老板对那话本很认可。就想以后专心写话本。

张员外又点点头,沉吟一下,说:如果只是谋生糊口,那只写话本也没有什么,如果想让自己以及孩子过的更舒适一些,不受人欺侮,还是把事业做大一些为好。然任何人都可能在你身上踏一脚。这样吧,你如果对科举有兴趣,最好考个功名。如果没有兴趣就专心写话本,然后开一个书店,最好再办一个印刷书籍的作坊,做成一条龙,这样做强做大,才能独占一方天地。

王公子听了张员外的话,眼睛亮了亮,接着又暗了下来。张员外是生意场上的一个老狐狸,察言观色的本事自是不弱。他看到王公子的脸色,笑了笑,接着说,你也不必为难,书店和作坊的事情,我会负责,就算是婉儿的嫁妆吧。只要你对婉儿好,那也就是你的资产了。

王公子本身就是一个格局大的,虽然不贪图妻子的财产,但夫妻一体,他也不介意暂时用一用妻子的资产,况且,如果将来自己成功了,钱财什么的可没想过要与妻子分开的。因此,他很快与张员外商议以后的发展规划了。

许多年后,利民镇的人们还不断地说起张婉儿与王公子的故事,最后都不忘加一句:咱们朝最大的书肆可是张婉儿的,最流行,最热门,最受欢迎的话本都是王公子写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