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30放鞭炮过年的习俗(大年30民俗一要清一不踩)

除夕是每年的最后一天,过完这天就迎来新的一年了,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除夕的传统民俗文化。这几天在网上也看了不少,关于除夕的民俗文化讲究,但我发现这些习俗,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在除夕这一天,一些人不知道的习俗讲究:一要清,一不踩,二禁,二拜,三放爆竹,分别指什么意思。

大年30放鞭炮过年的习俗(大年30民俗一要清一不踩)(1)

01一要清、一不踩,分别指的意思

这里的一要清,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把自己家中打扫干净,做到整个房子的清洁。把家中做好清洁的工作,在腊月24除尘日这一天,就应该要做了。

这里的清是和钱有关,意思也就是讲,把欠别人的钱要还清,不要把陈年旧账带到新的一年。

以前的人觉得,欠账还钱天经地义,只有把自己欠的账还清了,才能清清白白、踏踏实实的过一个好年。

大年30放鞭炮过年的习俗(大年30民俗一要清一不踩)(2)

一不踩,指的是不要在别人家吃年夜年的时候,进入别人的家中。至于为何不能在别人吃年夜饭时,去他家串门,主要是这样做对别人家不是个好兆头。

年夜饭又叫团圆饭,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围炉吃饭,象征着团圆美满。

但要是吃到一半有外人进入,按我们那边的话叫踩年饭,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就等同打破人家的团圆日,人家会不高兴的。

大年30放鞭炮过年的习俗(大年30民俗一要清一不踩)(3)

02二要禁,二拜

二禁:作为一年当中的最后一天,出于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有些事情是要禁止去做的。

这里的第一要禁的,指的是禁止在除夕这一天,说一些不吉利的话。而这些不吉利的话,一般都是带有病、破、败这类文字的谐音,骂人的字句就更不能出现了。

大年30放鞭炮过年的习俗(大年30民俗一要清一不踩)(4)

第二禁,就是禁止在这一天把家中的锅、碗碟等东西打破。破这个字,很容易让以前的人联想到破财。如果在这一天把家中的东西打破,就不是个好的兆头。

不过事事难料,谁也不会无缘无故把东西摔烂。万一发生了,也不是没有化解的方式。

老祖宗利用文字的博大精深,教导后人,万一真的不小心打破东西,那就拿起来再摔一次,这叫岁岁平安(取碎与岁谐音来化解)。

大年30放鞭炮过年的习俗(大年30民俗一要清一不踩)(5)

二拜,这里的拜,是以前农村人持有的信仰、祭祀讲究。信仰代表着尊敬神明、祭祀代表着祭自己过世的先人,也就是祖先。

封建时代的人,普遍有这样的观念:之所以自己能过上好日子,与神明、祖先人庇护是分不开的。在除夕早上,会准备一些贡品放在贡桌上,焚香点烛进行拜神。

除了早上要拜一下,在吃年夜饭前,做好今晚要吃的菜,家人不能先吃,还是要先把这些菜端到家里摆放神明的地方,再拜一次。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民间传说故事里讲道,除夕这一天各路神仙,都会下凡去老百姓家巡视、送福,自然这些饭菜,要让他们先享用了。

大年30放鞭炮过年的习俗(大年30民俗一要清一不踩)(6)

03三放爆竹

过年放爆竹,不但代表着喜庆,也代表着辞旧迎新,驱逐传统民间文化的年兽。

但其实在除夕这一天,要放爆竹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可不是随便什么时候,自己能想放就能放的。

大年30放鞭炮过年的习俗(大年30民俗一要清一不踩)(7)

这第一要放爆竹的时间点,主要是按照着以前传统的民俗,在拜神明、拜祖先(也就是上述讲的第一拜,要放爆竹)。

第二次放爆竹是在吃完年饭后,这时放爆竹,主要是有感恩的意思。感谢神明、祖先的庇护,今年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度过。

第三次放爆竹,是在除夕守岁后,12点到来,这时也是大年初一了,农村对于放爆竹,有着新的一年,开门爆竹的说法。此时放爆竹,象征着在新的一年,自己生活如同爆竹一样,红红火火。

大年30放鞭炮过年的习俗(大年30民俗一要清一不踩)(8)

结论:

我国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但地域也辽阔,很多传统的除夕习俗文化,并不是在全部地方都有的。农村有句老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上述所介绍的,也只是我们当地对于除夕这一天的传统民俗讲究。可能在其他地方,这些习俗文化,早就已经没有了,或者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

在你家乡,除夕这一天有什么习俗呢?欢迎留言探讨,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