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英语口音搞笑(广东人说话夹英语)
来源 | 上流UpFlow(ID:heyupflow)
作者 | 王晓丽
已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不知道喜欢看TVB的外地朋友,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盯着满屏幕的繁体,耳边是一连串粤语英文混合语,再配上演员放炮式的语速,难度等级堪比看生肉!
有人以为领略到了粤式散装英语的真谛:小学生英语词汇 粤语。时不时来上一两句,瞬间觉得自己level提升了不少。
粤语地区的人,真的很爱粤语夹着英语一起说,请问是在装逼吗?
当 然 不 !
Part.1 粤式散装英语,Chinglish的高级形态
《欢乐颂2》里,舒展刻意将凤尾鱼说成anchovies,将新鲜fresh,走音成flash。这种混合方式,即便是广东人,也会说一句“我接受唔到啰!”
追本溯源,粤式的散装英语算得上是Chinglish大家庭中的一支。但比起简单粗暴的“no zuo no die”,Cantonese english(粤式英文)的操作要复杂得多。
《自学英语不求人》出版年份:1902
日语里很多词汇都是由英语音译或者意译过来,这种现象在广东话里也非常普遍。“巴士”、“士多啤梨”、“飞”就分别音译自英文单词中的“bus”、“strawberry”、“fare”。
粤语:巴士 (bus) 普通话:公共汽车
粤语:波 (ball) 普通话:球
粤语:宾士 (benz)普通话:奔驰
粤语:卜 (book) 普通话:预定,定位/票
粤语:call (call) 普通话:叫,呼
粤语:cancel(cancel) 普通话:取消
粤语:K士 (case) 普通话:事件,情况
粤语:仙 (cent) 普通话:零钱,分
粤语:cheap(cheap) 普通话:便宜/下贱
粤语:check (check ) 普通话:比较/检查
粤语:cheers(cheers) 普通话:干杯
粤语:咕哩 (coolie) 普通话:苦力
粤语:朱古力(chocolate) 普通话:巧克力
粤语:菲林 (film) 普通话:胶卷
粤语:face (face) 普通话:脸/面孔
粤语:家士 (gas) 普通话:煤气
粤语:咪 (microphone ) 普通话:话筒
除此之外,广东人更喜欢直接用英语单词替代词汇。一句话里夹带几个英文单词并不稀奇。就像这个对话:
老细(老板):这个 project 的 full detail 一定要get 到,然后 mark 出来,touch一下。Anna,去沟通好。员工:ok!
日常对话,基本一句一个英文单词
从正宗English到粤式散装英语的过程难免会受到广东磁场的影响。举个例子,英语中的“friend”,在牛津词典里,它只有名词一种词性。但到了广东,情况就复杂了。
比如:friend这个词,在英语里本来是名词“朋友”的意思,但在粤语里,它就更厉害了!
“我同你friend唔friend啊?”这里的friend指的就是“感情好”,没错,是形容词。还有“我地已经friend翻啦!”,这里的friend指“和好了”,用作动词。
像“hi tea”、“ha唔happy”、“好Q啊”等常用语也是英语传到中国后,被广东人汉化的产物。
散装英语的发音也很广东,截图来自微博
经过广东人一番骚操作,改变了英语单词的形、音、义,就算母语是英语的人,也未必能猜到广东人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傲娇脸.jpg
Part. 2 粤式散装英语是怎么诞生的?
早期的粤式英语被称作“广东洋泾浜”,被用来当作交际的辅助性语言。它的前身是“广东葡语”,是明朝时期租占澳门葡萄牙人为了与当地人进行交往而创造的中西混合语言。
到1840 年,鸦片战争的失败,香港被割让,广州等口岸打开,广州人与外地人的商贸往来加深。
但是,因为早期的英语学习者缺乏系统的学习教材,朝廷又禁止外国人学中文,这就使得中外初学者只有通过洋泾浜语的形式,来减少学习中的障碍。
“爱老虎油”的意思,你学会了没
洋泾浜语句法基本模仿汉语,而英语单词就用当地方言音译过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广东英语”。
这种“广东英语”,无论是在发音上还是在意义上,都带有浓浓的“chinglish”色彩。
截图来自微博
在洋泾浜英语“词典”《红毛通用番话》上,汉字“一”标音为“温”(one)、汉字“廿一”标音为“敦地温”(twenty one)。
(大误)
简单直白,毫不做作,跟今天小学生记忆英文单词的读音似乎用的是同一个方法。
广州人喜欢中英夹杂的习惯也是从那时开始,当时的底层百姓,尤其喜欢说带着英语的粤语。比如:
这样做行不通的:甘做唔work咖
这次又没合格:今次又肥佬佐(肥佬=fail)
小意思啦:小case啦!
etc.
几十年过去,这种用法不仅没有衰退,还越来越流行,广受年轻精致boy和girl的欢迎!
Part. 3 散装英语范本:港剧
因为与外国人保持长时间接触,香港地区“洋泾浜”式的语言习惯被保留并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与香港的交流加深,广东又迎来了一波散装英语小高潮。其中,对广东人影响最深的要数tvb、亚视等播出的港剧。
截图来自微博
看《法证先锋》、《法网群英》,知道了叫警察要叫“阿sir”;看《溏心风暴》,知道了原来“好cheap”有时候是一句骂人的话;看《妙手仁心》,又知道做事情前最好都要先“check”一下……
类似lunch、project、case、feel等单词在港剧中出现的频率之高,分分钟让电视机前的你“洗脑”。
电影《秋天的童话》里,船头尺用“茶煲”(Trouble)形容女性,觉得女人口不对心、斤斤计较好麻烦。
就连古装电视剧《寻秦记》都有粤式英语的桥段:古天乐饰演的香港警察项少龙穿越到古代,不由自主地说出英文单词Massage(按摩),令乌家堡堡主摸不着头脑,引发了一场鸡同鸭讲的闹剧。
香港娱乐的潮流传入大陆,带着粤式散装英语也同样流行了起来。有了精英职业剧中角色光环的加持,粤式散装英语逐渐被贴上“潮流”“高级”的标签。
part. 4 讲广东英语真的是为了装X吗
港真,讲广东英语真的是为了装X吗?
李开复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
我不是很sure,也许有些term不好translate,或者要show off自己的外语level,再不然maybe是从刚从国外return,还没有used to中文。
或许真有人是本着炫耀心态在粤语中勾兑英文,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广东人来讲,讲广东英语,真的不是为了装X!
粤语交际中英语单词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中文没有恰当的对应词汇,或者对应词汇的语义与英语的语义存在偏差。
比方说,在企业中最常出现e-mail,放到口语中,可以直接做动词和名词,但如果用中文讲“发电子邮件”,多了几个音节不说,用法还更加复杂了。
还有一种情况,英语词汇与中文对应词的长度不,或英语的句法比对应的词组或从句结构相对简单,就很容易出现英语单词。
最常见的例子是英语形形色色的缩略词,比如:麦当劳在粤语区一般叫“M记”。不说广东,放眼其他省份,应该也没有人将DJ直接说成“唱片骑师”的。
另外,由于香港、广州等地与外国人接触较多,学习、工作中难免接触一些英语单词,一旦习惯了这些英文单词的用法,就很难纠正过来……
所以,下次听到哪个广东人又在粤语里加英文,就不要给他们打上“装X”的标志了。
part.5 广东话不只爱加英文
广东人的创造力不仅体现在对食材的挖掘上,更体现在对语言的创造上,在粤语中插播正式英语或者散装改良英语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
不过,单是英语似乎还不能完全满足广东人的日常需求,机智的广东人还将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的词汇融入粤语,使其更多姿多彩。
泡面在广东被称作“公仔面”,吃得最多的是“出前一叮”,这个“叮”字就是广东人结合微波炉完成加热后所发声音的拟声词,每次广东人要将食物放到微波炉里加热,总会先说一句:“我去叮一下”。
叮
如果你在公交车上,听到广东人说:“我去嘟一下”,请不要误会,他只是想拿个公交卡去付一下公交费。
无论是“嘟”还是“叮”、又或者是各式各样的外来词,都体现出广东人温和、包容的心态。
当然还有用得最广的“咩”这个神奇的词,用法可以数出十几种!
在广东这个神奇的省份,普通话、白话、香港话、福建话、闽南语、潮汕话、英语……各种语言交相荟萃,互相影响,虽然让广东看上去像三个省(点击可阅读),但每种语言都能在广东找到用武之地。
看完这篇,粤式散装英语,你学会了吗?留言里等你来秀!
参考资料
1.吴义雄. “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J].近代史研究, 2001(3):172-202.
2.朱思鸣. TVB电视剧在内地的文化传播现象研究[D]. 西北大学, 2009.
3.陈洁. 广州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顺应性研究[J]. 海外英语, 2017(8):187-188.
4.吴利琴, WuLiqin. 后殖民语境下粤语英化现象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 池州学院学报, 2010, 24(5):83-87.
5.龚璇. 浅谈英语中粤语译词现象[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13(3):34-34.
6.徐丹. 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 1998(3):3-6.
7.李瑶. 香港TVB职业剧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D].黑龙江大学, 2016.
8.陈启霞. 香港粤语与英语的混用现象及“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2):540-540.
9.李楚成. 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35(1):13-19.
10.周毅. 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J]. 中国文化研究, 2005(1):110-122.
11.张十巴仙,TVB剧《溏心风暴3》领衔,告诉你说话夹杂英文的适用环境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