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

时至今日,电子竞技行业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符号标志。

随着观赛人群持续壮大,观赛年龄不断增长,人们的目光已从游戏转移战队和选手身上,就像传统体育的球迷一样,孕育出庞大而错综复杂的粉丝群体,各自立场与观点的不一致也驱使着各方「征伐不断」。

理性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小,极端情绪裹挟着行业内的每一个人走向失控的边缘。

你觉得一个「合格」的粉丝应该是什么样子?

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1)

为此我们发起邀请人民电竞、玩加电竞、游久电竞、PentaQ 刺猬电竞社、超凡电竞、Score 赛高六家电子竞技领域专业机构共同在知乎发起「中国电竞青年图鉴丨文化篇」圆桌,畅谈中国电竞文化。

在问题:如何看待电竞圈出现的「饭圈文化」?中,各方声音不绝于耳。

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2)

站内电竞领域机构号「游久电竞」的观点更注重选手方向:

电竞粉丝令人厌恶的「喜欢」

对于如今的电竞圈来讲,愈发庞大的粉丝文化成为了职业选手们最为头疼与无奈的问题。

粉丝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在侵蚀着选手的内心,越是强大的职业选手越是被这种文化侵蚀的越深。

不论是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虽然舆论的评价都不足以成为你强大的理由,也不足以成为你倒下的借口。

但是这些不见血的刀光剑影,依然会让选手们心惊胆寒的面对即将上场的每一场比赛。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失利,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席卷所有社交圈的谩骂与唾弃。

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3)

早在电子竞技之前,另一个庞大的娱乐圈早已被粉丝文化所淹没。

盲目的粉丝文化带来的极差的社会影响。往往难以被控制,甚至被追捧的明星本人都无法平息粉丝们有些过激的做法。

舆论成为了所有明星谈之色变的话题,这就是真真意义上的文化消费过度。

在电竞圈粉丝文化更为盛行的《英雄联盟》赛事中,粉丝文化的消极影响尤为之甚。

职业选手 UZI 在 2018 年一年之内豪取四冠被高捧神坛,各大社交平台乃至自媒体将这名少年捧上了一个其他所有职业选手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随着 S8 全球总决赛的跌落神坛,全网铺天盖地的极端言论铺向了 UZI 及 RNG 电子竞技俱乐部。

与此同时,随着 IG 的夺冠,这支队伍开始成为全网追捧的焦点。

但讽刺的是,那些高喊着「IG 牛逼」的唇舌之下,有多少人曾经准备了「RNG 牛逼」的剧本。

又有多少人曾在过去的几年里,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这支久不得志的 IG。

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4)

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5)

站内电竞领域机构号「人民电竞」也对此问题做出回答:

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包容

过程肯定是冲突不断的

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6)

电竞粉丝是由游戏圈,爱国圈,饭圈共同组成,大家各取所需。电竞圈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

我们普遍认知的饭圈文化,是伴随着偶像经济发展起来的,包括了很多的活动形式。

直接购买商品的行为:唱片、电影票、官方周边,为了增加、保持偶像影响力与良好形象的行为,比如打榜、应援、做慈善,这中间也包括不同团体在公众舆论环境下的撕逼。

饭圈文化从娱乐圈偶像明星开始,逐渐影响了更多的文化圈层。

比如喜剧、话剧、音乐剧、体育,包括电子竞技,只要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吸引力,那么代表性的人物必然会出现粉丝,粉丝的集聚到一定的数量就是饭圈。

粉丝的产生还是基于吸引力原则,饭圈文化也还是一种自身情感的需求,所有行为的付出与得到反馈的过程,本身是完全合理的,「打榜」和「出征」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包括电竞在内的很多文化形态的爱好者在排斥「饭圈文化」更多的原因是不能接受一些行为本身。

比如带有恶意的相互攻击,比如一定程度上对于比赛输赢的结果不够重视的言论让享受竞技比赛观赏性的电竞爱好者感觉到了被冒犯,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对于「舶来品」的自卫式反抗。

可是同时,在各大投票榜上占据榜首又展现了饭圈文化对于扩大电竞影响力的正面作用,交流、融合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做好相互包容的准备。

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7)

站内电竞领域机构号「玩加电竞」也对此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电竞「饭圈化」有利有弊

电竞和饭圈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性,再加上电竞行业的助推,以及饭圈本身的渗透力,这让他们的融合显得理所当然。

第一,两者的受众都是「Z世代」,即出生在 1995 年至 2010 年这个时间段的青少年,这是完完全全成长于互联网的一代,思想开放、追求个性。

第二,两者都属于亚文化,最初都具有圈层性和独立性。

从目前情况来看,电竞的饭圈化趋势是好还是不好,是存在争议的。

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8)

「成神」与「造神」的冲突

如果说电竞是选手自我突破「成神」,那么饭圈可能一贯行事是「造神」。

电竞原生粉丝们表达喜爱的方式很直接:厉害了秀了就夸,失误了上头了就骂,还会做成表情包和集锦视频来调侃,而这并不属于饭圈的行事方式。

然而,电子竞技中,电子游戏是载体,竞技是本质,对于电竞来说最重要的一定是成绩,这一点上电竞和娱乐圈有本质的不同。

演唱会、杂志、票房可能需要粉丝消费增加销量,电竞比赛并不是来的粉丝多就能拿到好成绩。

电竞选手的傍身之技,正是这让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职业的、有别于普通人的操作技术和反应能力。

在被问及喜欢某电竞选手的原因时,粉丝的回答不是比赛中有什么精彩操作,而是「长得可爱」或是「性格很好」,这正是忽略选手价值的表现。

相信这样的评价对于职业选手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夸奖。

去污名化,共同进步

饭圈粉丝的渗透给了原本饱和的电竞受众注入了新的活力。

「饭圈」自身也在去污名化的道路上前进,有学者研究认为网络粉丝「谦逊、礼貌、谨言慎行、自律」等形象正在逐渐取代对传统粉丝「疯狂、攻击性、缺乏理性」的负面形象。

2019 年 8 月,「饭圈女孩」和「帝吧网友」联合「出征」,通过发表爱国言论、刷国旗、发表情包等方式,声援爱国艺人。

在诸如此类事件中,饭圈文化打破大众偏见,以正面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在 2018 年雅加达亚运会的电子竞技表演赛中,正是这些粉丝们努力找渠道观看比赛直播、发自内心地为国家代表队加油呐喊、不遗余力地第一时间宣传比赛胜利的战果,为电竞的正名贡献出不容小觑的力量。

电子竞技丧失乐趣(电子竞技菜是原罪)(9)

今年爆发疫情后,最早出现的一股极其高效透明的援助力量,正是来自饭圈。

以偶像的名义做公益是饭圈粉丝日常应援的一部分,这样的正能量应援也同样被带进了电竞。例如 QGhappy 的流浪猫救助活动、RNG 的跑步捐书活动等。

有些粉丝追星追成了「十项全能」,为爱发电学会了拍照摄影修图、剪辑视频等技能。

粉圈有个著名的词叫「饭随爱豆」,是说粉丝行为是受偶像影响的。

作为电竞运动员的坚韧执着、力争上游,或许对于陷入困境的粉丝来说,是一种精神的鼓舞。

对于电竞选手来说,成为拥有众多粉丝的「爱豆」无形中提高了对自身约束和要求,这样的高标准和严格的自律也反过来会影响粉丝,形成一种互相成就的良性循环。

「不在巅峰时慕名而来,也不在低谷时离你而去」是饭圈粉丝常用的一句话。对于电竞选手来说,这样一如既往的支持非常重要。

即便是顶尖的明星选手也都难免会有低谷期。

而在那些难捱的夜里,他们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和质疑声时,辗转反侧在迷茫着要不要继续做职业选手时,支撑他们坚定走下去的,一定是这些粉丝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励。

玩加君相信,多数粉丝之所以喜欢上某个选手、某个战队,一定是被他们在赛场上意气风发的时刻所吸引,那么不如将这份炽热全部留给赛场。

当理性战胜偏执,当进步打破偏见,相信电竞和饭圈都能实现各自的去污名化,真正做到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他们的融合也将会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